A. | 拆开2molH2(g)和1 molO2(g)中的化学键,共放出1368 kJ能量 | |
B. | 1 molH2和0.5molO2的能量之和比1 molH2O(1)的能量大242 kJ | |
C. | 2H2O(g)=2H2(g)+O2(g)△H=+484KJ/mol | |
D. | 2H2(g)+O2(g)=2H2O(1)△H=572KJ/mol |
分析 A.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
B.由图可知,1 molH2和0.5molO2的能量之和比1 molH2O(g)的能量大242 kJ;
C.由图可知,2H2(g)+O2(g)=2H2O(g)△H=-484kJ/mol,互为逆反应时,焓变数值相同、符号相反;
D.燃烧为放热反应,由图可知生成2molH2O(1)放热为484kJ+88kJ=572kJ.
解答 解:A.拆开2molH2(g)和1 molO2(g)中的化学键,共吸收1368 kJ能量,故A错误;
B.由图可知,1 molH2和0.5molO2的能量之和比1 molH2O(g)的能量大242 kJ,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更多,故B错误;
C.由图可知,2H2(g)+O2(g)=2H2O(g)△H=-484kJ/mol,则2H2O(g)=2H2(g)+O2(g)△H=+484KJ/mol,故C正确;
D.燃烧为放热反应,由图可知生成2molH2O(1)放热为484kJ+88kJ=572kJ,则2H2(g)+O2(g)=2H2O(1)△H=-572KJ/mol,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图中能量变化与反应的关系、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焓变的正负,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 | |
B. |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AlO2-+2H2O | |
C. |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Cl2+2Fe2+═2Fe3++2Cl- | |
D. | 往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SO42-恰好沉淀完全:2Ba2++2SO42-+Al3++4OH-═2BaSO4↓+AlO2-+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a}{m+A}$(A-N+m)mol | B. | a/N(A-N)mol | C. | a/A(A-N+m)mol | D. | a/A(A-N-m)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 |
B. | 外电路中电子由Cu流向Zn | |
C. |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 |
D. |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42-)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石油、煤等矿物燃料的燃烧 | |
B. |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 | |
C. | 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 |
D. | 在铜、锌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 ![]() | ![]() | ![]() |
实验设计 | 探究SO2的氧化性和漂白性 | 实验室制氨气并收集干燥的氨气 | 验证苯中是否有碳碳双键 | 用乙醇提取溴水中的Br2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