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反应2Mg+CO2═2MgO+C△H<0从熵变角度看,可自发进行 | |
B. | 在密闭容器发生可逆反应:2NO(g)+2CO(g)?N2(g)+2CO2(g)△H=-113.0kJ/mol,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后,△H变小 | |
C. | 已知:Ksp(AgCl)=1.8×10-10,Ksp(Ag2CrO4)=2.0×10-12,将等体积的浓度为1.0×10-4mol/L的AgNO3溶液滴入到浓度为1.0×10-4mol/L的KCl和K2CrO4的混合溶液中产生两种不同沉淀,且Ag2CrO4沉淀先产生 | |
D. | 根据HClO的Ka=3.0×10-8mol/L,H2CO3的Ka1=4.3×10-7mol/L,Ka2=5.6×10-11mol/L,可推测相同状况下,等浓度的NaClO与Na2CO3溶液中,pH前者小于后者 |
分析 A.判断反应自发进行需要根据焓变和熵变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B.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放出的热量增大,焓变是和反应物生成物能量有关,与变化过程无关;
C.依据溶度积规则,计算生成AgCl、Ag2CrO4沉淀时银离子的浓度,据此判断;
D.依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碳酸酸性大于次氯酸大于碳酸氢根离子,对应盐水解程度碳酸氢钠水解程度小于次氯酸钠小于碳酸钠.
解答 解:A.判断反应自发进行需要根据焓变和熵变两个因素,缺一不可,所以只看熵变不能确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故A错误;
B.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放出的热量增大,焓变是和反应物生成物能量有关,与变化过程无关,△H不变,故B错误;
C.AgCl饱和所需Ag+浓度c(Ag+)=$\frac{Ksp(AgCl)}{c(C{l}^{-})}$=1.8×10-6mol/L;Ag2CrO4饱和所需Ag+浓度c(Ag+)=$\sqrt{\frac{Ksp}{c(Cr{{O}_{4}}^{2-})}}$=$\frac{2×1{0}^{-12}}{1×1{0}^{-4}}$=1.4×10-4mol/L,则1.8×10-6mol/L<1.4×10-4mol/L),所以Cl-先沉淀.故C错误;
D.电离平衡常数可知碳酸酸性大于次氯酸大于碳酸氢根离子,对应盐水解程度碳酸氢钠水解程度小于次氯酸钠小于碳酸钠,相同状况下,等浓度的NaClO与Na2CO3溶液中,pH前者小于后者,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分析判断,沉淀溶解平衡的计算应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的分析应用,题目综合性较强,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Cl2的体积(标准状况) | 2.8L | 5.6L | 11.2L |
n(Cl-) | 1.25mol | 1.5mol | 2mol |
n(Br-) | 1.5mol | 1.4mol | 0.9mol |
n(I-) | amol | 0 | 0 |
A. | 当通入Cl2的体积为2.8L时,只有I-与Cl2发生反应 | |
B. | 当通入Cl2的体积为2.8-5.6L时,只有Br-与Cl2发生反应 | |
C. | a=0.15 | |
D. | 原溶液中c(Cl-):c(Br-):c(I-)=10:15: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中性、漂白性 | B. | 酸性、漂白性 | C. | 只有酸性 | D. | 只有漂白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