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2Mg+CO2═2MgO+C△H<0从熵变角度看,可自发进行
B.在密闭容器发生可逆反应:2NO(g)+2CO(g)?N2(g)+2CO2(g)△H=-113.0kJ/mol,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后,△H变小
C.已知:Ksp(AgCl)=1.8×10-10,Ksp(Ag2CrO4)=2.0×10-12,将等体积的浓度为1.0×10-4mol/L的AgNO3溶液滴入到浓度为1.0×10-4mol/L的KCl和K2CrO4的混合溶液中产生两种不同沉淀,且Ag2CrO4沉淀先产生
D.根据HClO的Ka=3.0×10-8mol/L,H2CO3的Ka1=4.3×10-7mol/L,Ka2=5.6×10-11mol/L,可推测相同状况下,等浓度的NaClO与Na2CO3溶液中,pH前者小于后者

分析 A.判断反应自发进行需要根据焓变和熵变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B.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放出的热量增大,焓变是和反应物生成物能量有关,与变化过程无关;
C.依据溶度积规则,计算生成AgCl、Ag2CrO4沉淀时银离子的浓度,据此判断;
D.依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碳酸酸性大于次氯酸大于碳酸氢根离子,对应盐水解程度碳酸氢钠水解程度小于次氯酸钠小于碳酸钠.

解答 解:A.判断反应自发进行需要根据焓变和熵变两个因素,缺一不可,所以只看熵变不能确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故A错误;
B.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放出的热量增大,焓变是和反应物生成物能量有关,与变化过程无关,△H不变,故B错误;
C.AgCl饱和所需Ag+浓度c(Ag+)=$\frac{Ksp(AgCl)}{c(C{l}^{-})}$=1.8×10-6mol/L;Ag2CrO4饱和所需Ag+浓度c(Ag+)=$\sqrt{\frac{Ksp}{c(Cr{{O}_{4}}^{2-})}}$=$\frac{2×1{0}^{-12}}{1×1{0}^{-4}}$=1.4×10-4mol/L,则1.8×10-6mol/L<1.4×10-4mol/L),所以Cl-先沉淀.故C错误;
D.电离平衡常数可知碳酸酸性大于次氯酸大于碳酸氢根离子,对应盐水解程度碳酸氢钠水解程度小于次氯酸钠小于碳酸钠,相同状况下,等浓度的NaClO与Na2CO3溶液中,pH前者小于后者,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分析判断,沉淀溶解平衡的计算应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的分析应用,题目综合性较强,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讨Fe3+和SO32-之间发生怎样的反应,请你一起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实验.
(1)提出猜想:
甲同学认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32-+H2O=2Fe2++SO42-+2H+
乙同学认为发生双水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2Fe3++3SO32-+6H2O═2Fe(OH)3(胶体)+3H2SO3
(2)实验验证:
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来探究反应的可能性.
①为了检验所用Na2SO3是否变质,应选用的试剂是BaCl2溶液、稀盐酸;
②取5mLFeCl3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O3溶液至过量,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褐色(无气泡产生,也无沉淀生成);
③将②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再加入BaCl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
(3)得出结论:
1.根据上述丙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Fe3+与SO32-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双水解反应;
2.上述丙同学的实验③中溶液变成血红色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胶体)+3SCN-=Fe(SCN)3+3OH-
(4)拓展探究:
①丁同学在FeCl3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并且产生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3CO32-+3H2O=2Fe(OH)3↓+3CO2↑;
②从形式上看,Na2CO3和Na2SO3相似,但是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到,二者的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现象差别很大,其可能的原因除SO32-水解能力较CO32-小(填“大”或“小”)外,还有SO32-有较强的还原性,而CO32-没有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现有270克质量分数为10%的CuCl2溶液,计算:
(1)溶液中CuCl2质量;
(2)溶液中CuCl2的物质的量;
(3)溶液中Cu2+和Cl-的物质的量;
(4)如果溶液体积为250ml,CuCl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已知有如图所示物质的相互转化:

试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B的化学式:FeCl2,D的化学式:KCl.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D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Ag++Cl-═AgCl↓;向G溶液中加入A:2Fe3++Fe═3Fe2+
(3)A与稀盐酸反应生成0.1mol气体,转移电子数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W、X、Y、Z为短周期内除稀有气体元素外的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为金属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和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Y、Z两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W、X两元素的质子数之和的3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WH;XO;YNa;ZS.
(2)上述元素中任意三种组成的,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的化学式:NaOH、Na2SO3、Na2SO4
(3)四种元素中两两组合,能生成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H2O、H2S、SO2、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原子序数表示的原子间能以共价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
A.10与19B.6与14C.11与17D.12与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某海水浓缩液中含有大量的Na、Cl、Br、I(其他离子可以忽略不计),还原性:I->Br->Cl-.取1L该浓缩液,向其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溶液中三种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与通人Cl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表,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Cl2的体积(标准状况)2.8L5.6L11.2L
n(Cl-1.25mol1.5mol2mol
n(Br-1.5mol1.4mol0.9mol
n(I-amol00
A.当通入Cl2的体积为2.8L时,只有I-与Cl2发生反应
B.当通入Cl2的体积为2.8-5.6L时,只有Br-与Cl2发生反应
C.a=0.15
D.原溶液中c(Cl-):c(Br-):c(I-)=10:15: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将H2S、SO2、SO3各0.01mol,依次溶于1L水中,则最后得到的溶液有(  )
A.中性、漂白性B.酸性、漂白性C.只有酸性D.只有漂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A、B、C、D、E代表五种常见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元素E的基态3d轨道上有2个电子,A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D与C可形成CD型离子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24s2
(2)AB2分子中,A的杂化类型为sp.
(3)AB2形成的晶体的熔点低于(填“大于”、“小于”或“无法判断”)CD形成的晶体的熔点,原因是CO2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NaCl属于离子晶体.
(4)E与B形成的一种橙红色晶体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其化学式为TiO2(用元素符号表示).
(5)由C、D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组成的晶体中,阴、阳离子都具有或近似具有球型对称结构,它们都可以看做刚性圆球,并彼此“相切”.如图2所示为C、D形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图以及如图3的晶胞的剖面图:

若a=5.6×10-8 c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2.2g•cm-3(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