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装置中烧瓶内为二氧化锰,仪器A为分液漏斗,是吧浓盐酸滴入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加热反应生成氯气,生成的氯气中含杂质氯化氢和水蒸气,通过装置B中的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通过装置C中的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干燥的氯气进入装置D和铁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铁,剩余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1)分析装置中A的形状和作用可知为分液漏斗,是用来向烧瓶中加入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
(2)发生装置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气体,通过浓硫酸溶液吸收水蒸气;
(3)装置D中是干燥的氯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铁;
(4)装置E是氢氧化钠溶液,用来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5)生成的氯化铁①受热易升华,冷却后易凝华;②遇H2O(g)剧烈反应,需要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D;
解答 解:(1)装置中A为分液漏斗,用来向烧瓶中加入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Cl(浓)+MnO2$\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4HCl(浓)+MnO2$\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反应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杂质气体,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性减弱,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气体,通过浓硫酸溶液吸收水蒸气,装置B中盛放液体是饱和食盐水,气体通过装置B的目的是吸收氯气中混有的杂质HCl,装置C中盛放的液体是浓硫酸,气体通过装置C的目的是吸收水蒸气,干燥氯气,
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吸收氯气中混有的杂质HCl,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干燥氯气;
(3)干燥的氯气通过装置D是氯气和铁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frac{\underline{\;\;△\;\;}}{\;}$2FeCl3,
故答案为:2Fe+3Cl2$\frac{\underline{\;\;△\;\;}}{\;}$2FeCl3 ;
(4)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装置E是氢氧化钠溶液,用来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Cl2=Cl-+ClO-+H2O,
故答案为:NaOH溶液,2OH-+Cl2=Cl-+ClO-+H2O;
(5)生成的氯化铁①受热易升华,冷却后易凝华;②遇H2O(g)剧烈反应,需要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D,为收集D中产物,在D与E之间,除增加收集装置外,还需要增加干燥装置,防止装置E中水蒸气进入,
故答案为:干燥.
点评 本题考查氯气实验室制备、除杂、氯化铁的制备和物质性质的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实验装置的作用、实验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mol/L | B. | 2mol/L | C. | 4mol/L | D. | 5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③④⑦⑧ | B. | ②③⑤⑦ | C. | ①②⑦⑧ | D. | ①④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材料是为人类社会所需要并能用于制造有用器物的物质 | |
B. | 人类使用和制造材料有悠久的历史,制造出的第一种材料是陶 | |
C. | 体型结构的酚醛树脂制成的塑料,加工成型后,受热熔化后还可以制成其它形状的器物 | |
D. | 高分子分离膜是具有传统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又具有特殊分离功能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石油裂解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把重油分解成相对分子量较小的烃 | |
B. | 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 | |
C. | 石油分馏能得到不同沸点范围的产物 | |
D. | 石油裂化是物理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1 | B. | 1:5 | C. | 1:9 | D. | 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阴极 | |
B. |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 | |
C. | 化学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浓度、体系的压强无关 | |
D. | 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