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CO还原Fe2O3所得到的一种黑色粉末的成分(固定装置略去)。(已知:Fe2+遇到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请回答问題:
(1)按气流方向,各仪器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
i→→→g→h→→→j → k→ →。(填字母编号)
(2)证明Fe2O3己被还原的现象是。
(3)研究小组对黑色粉末的成分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黑色粉末的成分可能是Fe。
【猜想二】黑色粉末的成分可能是FeO。
【猜想三】黑色粉末的成分可能是。
设计并完成实验如下: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Ⅰ | 加入稀盐酸 | 溶解,无气泡 |
Ⅱ |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 | 蓝色沉淀 |
Ⅲ | 变红 |
①根据实验现象,则猜想成立。
②研究小组又向步骤3的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发现溶液红色褪去。可能的原因及验证方法为。
(4)上述装置还有不妥之处,改进措施为。
【答案】
(1)c;d;a;b;f;e
(2)F中的固体由红棕色变黑色,C中溶液变浑浊。
(3)Fe3O4;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三;假设SCN-被Cl2氧化,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若出现红色,则假设成立(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4)在整套装置的尾气出口处,放置一燃着的酒精灯(或用导管将尾气引至C处酒精灯点燃)(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解析】(1) 用CO还原Fe2O3 , 根据题干装置,可以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通过浓硫酸干燥后与碳反应生成CO,再通过碱石灰除去未反应的二氧化碳,最后与样品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用出去的澄清的石灰石检验。按气流方向,各仪器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i→c→d→g→h→a→b→j → k→f→e,所以答案是:c;d ;a;b;f ;e;
(2)证明Fe2O3已被还原的现象是F中的固体由红棕色变黑色,C中溶液变浑浊,所以答案是:F中的固体由红棕色变黑色,C中溶液变浑浊;(3)根据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的颜色,黑色粉末的成分可能是Fe、FeO、Fe3O4 , 所以答案是:Fe3O4;
(3)根据实验目的,需要检验盐酸溶解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铁离子和亚铁离子,因此步骤3为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所以答案是: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①根据实验现象,步骤1中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含有亚铁离子,溶液变红,证明含有铁离子,说明猜想三成立,所以答案是:三;②研究小组又向步骤3的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发现溶液红色褪去。可能的原因是SCN-被Cl2氧化,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若出现红色,则假设成立,所以答案是:假设SCN-被Cl2氧化,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若出现红色,则假设成立;
(4)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CO,会污染空气,改进措施为在整套装置的尾气出口处,放置一燃着的酒精灯,所以答案是:在整套装置的尾气出口处,放置一燃着的酒精灯。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的相关知识,掌握化学实验顺序遵循:“从下往上”原则;“从左到右”原则;先“塞”后“定”原则;“固体先放”原则;“液体后加”原则;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品前进行)原则;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完毕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①利用VSEPR模型推断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CS2;
AlBr3(共价分子)。
②有两种活性反应中间体微粒,它们的微粒中均含有1个碳原子和3个氢原子。请依据下面给出的这两种微粒的球棍模型,写出相应的化学式:
;
。
③按要求写出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构成的中性分子的化学式。
平面形分子,三角锥形分子,四面体形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烟
B.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
C.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在集气瓶口形成白色烟雾
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见光易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混合动力汽车(HEV)中使用了镍氢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其中M为储氢合金,MH为吸附了氢原子的储氢合金,KOH溶液作电解液.关于镍氢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充电时,阴极附近pH降低
B.电动机工作时溶液中OH﹣向甲移动
C.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
D.电极总反应式为:MH+NiOOH M+Ni(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饮用水中含有砷会导致砷中毒,水体中溶解的砷主要以As(Ⅲ)亚砷酸盐和As(Ⅴ)砷酸盐形式存在.
(1)砷与磷为同一主族元素,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性:H2SO4>H3PO4>H3AsO4
b.原子半径:S>P>As
c.非金属性:S>P>As
(3)关于地下水中砷的来源有多种假设,其中一种认为是富含砷的黄铁矿(FeS2)被氧化为Fe(OH)3 , 同时生成SO42﹣ , 导致砷脱离矿体进入地下水.FeS2被O2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去除水体中的砷,可先将As(Ⅲ)转化为As(Ⅴ),选用NaClO可实现该转化.研究NaClO投加量对As(Ⅲ)氧化率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
已知:投料前水样pH=5.81,0.1mol/LNaClO溶液pH=10.5,溶液中起氧化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 .
(5)强阴离子交换柱可以吸附以阴离子形态存在的As(Ⅴ)达到去除As的目的. 已知:一定条件下,As(Ⅴ)的存在形式如表所示:
pH | <2 | 2~7 | 7~11 | 11~14 |
存在形式 | H3AsO4 | H2AsO3﹣ | HAsO42﹣ | HAsO42﹣、AsO43﹣ |
pH=6时,NaClO氧化亚砷酸(H3AsO3)的离子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反应CH3OH(l)+NH3(g)CH3NH2(g)+H2O(g)在高温度时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过程的△H,△S判断正确的是( )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