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8 g冰的晶体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2 NA
B.11.2 L丙烷(标准状况)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5NA
C.2.0 L 0.5 mol/L NaAlO2溶液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2NA
D.1 mol C1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

分析 A.依据n=$\frac{m}{M}$计算物质的量,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
B.气体体积转化为物质的量,1个丙烷分子中含有8个C-H键,2个C-C键;
C.NaAlO2溶液中偏铝酸根,水中都含有氧原子;
D.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解答 解:A.依据n=$\frac{m}{M}$计算物质的量=$\frac{18g}{18g/mol}$=1mol,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每个水分子形成两个氢键,18g冰中含有的氢键数目为2NA,故A正确;
B.11.2 L丙烷(标准状况)物质的量为$\frac{11.2L}{22.4L/mol}$=0.5mol,含有σ键的数目为0.5mol×10×NA=5NA,故B正确;
C.2.0 L 0.5 mol/L NaAlO2溶液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大于2NA,故C错误;
D.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和水,氯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1 mol C1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注意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中氯气表现性质,选项D为易错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2.38g化合物甲,在空气中充分煅烧后,得固体残留物乙1.82g和标准状况下896mL气体A,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品红溶液恢复至原色.所得固体残留物乙能全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B,能部分溶于NaOH溶液中得溶液C和0.8g残留物D.取少量溶液B,滴加KSCN溶液,发现溶液变为血红色.
请推测并回答:
(1)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解释溶液变为血红色的原因:Fe3++3SCN-=Fe(SCN)3
(2)写出形成溶液C的化学方程式:Al2O3+2NaOH=2NaAlO2+H2O.
(3)写出气体A通入溶液B中,发生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H2O+2Fe3++SO2=2Fe2++SO42-+4H+
(4)写出化合物甲的化学式FeAlS4
(5)有人认为:化合物甲中部分元素所形成的合金,在气体A中可逐渐形成化合物甲,试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该说法的合理性:金属铁和铝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硫中的S是+4价,具有氧化性,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低价态的硫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碲及其化合物具有许多优良性能,被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医药卫生等工业领域.铜阳极泥(主要成分除含Cu、Te外,还有少量Ag和Au)经如下工艺流程如图1得到粗碲.

(1)“加压硫酸浸出”过程中会发生以下化学反应:
Cu2Te+2O2=2CuO+TeO2;TeO2+H2SO4=TeOSO4+H2O
①Ag2Te也能与O2发生类似Cu2Te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g2Te+3O2=2Ag2O+2TeO2
②工业上给原料气加压的方法是用压缩机加压.
(2)操作Ⅰ是过滤.
(3)“含碲浸出液”的溶质成分除了TeOSO4外,主要是CuSO4(填化学式).
(4)“电解沉积除铜”时,将“含碲浸出液”置于电解槽中,铜、碲沉淀的关系如图2.电解初始阶段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u2++2e-=Cu.
(5)向“含碲硫酸铜母液”通入SO2并加入NaCl反应一段时间后,Te(IV)浓度从6.72g•L-1下降到0.10g•L-1,Cu2+浓度从7.78g•L-1下降到1.10g•L-1
①TeOSO4生成Te的化学方程式为TeOSO4+2SO2+3H2O=Te+3H2SO4
②研究表明,KI可与NaCl起相同作用,从工业生产的角度出发选择NaCl最主要的原因是NaCl比KI价格便宜.
③计算可得Cu2+的还原率为85.9%,Te(IV)的还原率为98.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铝箔和有机物导电剂等,现利用如图1流程回收正极材料中的某些资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硫酸和过氧化氢酸浸时,一般在90℃下进行,写出该步骤中发生的主要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LiCoO2+3H2SO4+H2O2=Li2SO4+2CoSO4+O2↑+4H2O、
2Al+3H2SO4=Al2(SO43+3H2↑、2H2O$\frac{\underline{\;80℃\;}}{\;}$O2↑+2H2O.当有1mol LiCoO2参加反应时,得到氧化产物的质量为16g.
(2)常温条件下调pH时,若使Al3+完全沉淀所需最小的pH为5(保留整数).(已知:离子浓度等于或小于1.×10-6时,认为其完全沉淀;Al(OH)3的Ksp=1.13×10-33
(3)操作1的名称是萃取、分液.
(4)从平衡角度进行解释生成CoCO3固体的原因HCO3-?H++CO32- 溶液中Co2+浓度与CO32- 浓度积即为浓度积大于CoCO3的Ksp 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
(5)钴元素与铁元素都属于第 VIII族,它们的化合物有相似的性质,Co(OH)2在空气中加热时,钴元素在固体残留物中的百分含量有如图2所示的变化.已知钴的氢氧化物加热至290℃时已完全脱水,则A点时,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o2O3(填化学式);在550-600℃范围内,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oO、Co3O4(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卤族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很多,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去认识和理解它们.
(1)卤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p区;溴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5
(2)在不太稀的溶液中,氢氟酸是以二分子缔合(HF)2形式存在的.使氢氟酸分子缔合的作用力是氢键.
(3)请根据下表提供的第一电离能数据判断:最有可能生成较稳定的单核阳离子的卤素原子是I.
第一电离能
(kJ/mol)
1681125111401008
(4)已知高碘酸有两种形式,化学式分别为H5IO6)和HIO4,前者为五元酸,后者为一元酸.请比较二者酸性强弱:H5IO6<HIO4.(填“>”、“<”或“=”)
(5)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虽然小,但在碘化钾溶液中溶解度却明显增大这是由于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I-+I2=I3-.I3-离子的中心原子周围σ键电子对对数为2,孤电子对对数为3,I3-离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与KI3类似的,还有CsICl2等.已知CsICl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倾向于生成晶格能更大的物质,
则它按下列A式发生.   
 A.CsICl2=CsCl+ICl        B.CsICl2=CsI+Cl2
(6)已知ClO2-为角型,中心氯原子周围有四对价层电子.ClO2-中心氯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写出一个ClO2-的等电子体Cl2O或OF2
(7)如图1为碘晶体晶胞结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碘分子的排列有2种不同的取向,2种取向不同的碘分子以4配位数交替配位形成层结构
B.用均摊法可知平均每个晶胞中有4个碘原子
C.碘晶体为无限延伸的空间结构,是原子晶体
D.碘晶体中的碘原子间存在非极性键和范德华力
(8)已知CaF2晶体(见图2)的密度为ρ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相邻的两个Ca2+的核间距为a cm,则CaF2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frac{\sqrt{2}{a}^{3}ρ{N}_{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明矾[KAl(SO42•12H2O]溶液的叙述正确昀是(  )
A.明矾净水原理为:Al3++3H2O=Al(OH)3↓+3H+
B.该溶液中AlO2-、F-、K+、Na+能大量共存
C.加入过量NH3•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NH3•H2O=AlO2-+4NH4++2H2O
D.加入过量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2SO42-+4OH-+2Ba2+=AlO2-十2Ba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高分子化合物聚碳酸酯H的透光率良好,可制作车、船、飞机的挡风玻璃,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产物略去):

已知:+2ROH$\stackrel{催化剂}{→}$+2CH3CHOH(R为烃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l)E的化学名称是2-丙醇,G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羟基,A→B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2)D→E的化学方程式是
(3)C+F→G的化学方程式是
(4)聚碳酸酯H的结构简式是
(5)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2种.
①只含有一个苯环;②苯环上连有3条侧链,其中有2个为-CH=CHCH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水质优劣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贫困山区,为了寻找合适的饮用水,对山上的泉水进行了分析化验,结果显示,水中主要含Ca2+、Mg2+、Cl-和SO42-.则该硬水属于永久(填“暂时”或“永久”)硬度,若要除去Ca2+、Mg2+,可以往水中加入石灰和纯碱,试剂加入时先加石灰后加纯碱.
(2)我国规定饮用水的硬度不能超过25度.硬度的表示方法是:将水中的Ca2+和Mg2+都看作Ca2+,并将其折算成CaO的质量,通常把1升水中含有10mgCaO称为1度.某化学实验小组对本地区地下水的硬度进行检测.实验涉及的部分反应
M2+(金属离子)+EBT-(铬黑T)═MEBT+
                   蓝色   酒红色
M2+(金属离子)+Y4-(EDTA)═MY2-
MEBT++Y4-(EDTA)═MY2-+EBT-(铬黑T)
实验过程:
①取地下水样品25.00mL进行预处理.写出由Mg2+引起的暂时硬度的水用加热方法处理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HCO32=Mg(OH)2↓+2CO2↑.
②预处理的方法是向水样中加入浓盐酸,煮沸几分钟,煮沸的目的是除去溶解的CO2
③将处理后的水样转移到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调
节pH为10,滴加几滴铬黑T溶液,用0.010mol/L的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终点时共消耗EDTA溶液15.00mL,则该地下水的硬度为33.6度.
(3)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N-和Cr2O72-等离子,需经污水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污水处理厂拟用下列流程进行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①流程②中,反应后无气体放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N-+ClO-═CNO-+Cl-
②含Cr3+废水需进一步处理,请你设计一个处理方案:调节废水pH,使其转化成Cr(OH)3沉淀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将镁、铜组成的合金1.28g投入过量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还原产物只有NO气体0.672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则形成沉淀的质量为2.8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