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碳酸氢钠溶液中:K+、NO3-、Cl-、H+
B.使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Mg2+、Cu2+、SO42-、K+
C.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Mg2+、SO42-、Cl--
D.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Na+、Cl-、K+、CH3COO-

分析 A.氢离子与碳酸氢钠发生反应;
B.使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为碱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镁离子、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C.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为澄清透明溶液;
D.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醋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

解答 解:A.H+与碳酸氢钠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使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Mg2+、Cu2+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Cu2+、Mg2+、SO42-、Cl-之间不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
D.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CH3COO-与氢离子结合生成醋酸,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如: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
B.用BaCl2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4
C.将O2和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2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CaCl2和NaCl固体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为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研究人员发明海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负极反应式:Ag+Cl-e-=AgCl
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
C.Na2Mn5O10是还原产物
D.Cl-不断向电池的正极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焰色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洁净的铁丝代替铂丝进行焰色反应
B.焰色反应是金属单质的特性
C.连续做两个样品时,应将铂丝用硫酸洗净并灼烧到无特殊焰色
D.氯化钠在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配制500mL 0.1mol/L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干燥的NaCl固体2.925 g
B.准确称量2.9 g NaCl固体溶于500 mL蒸馏水
C.在500 mL 容量瓶中溶解氯化钠固体,然后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正确称量2.9 g混有KCl的NaCl固体,其他操作均正确,配好后的溶液中c(Cl-)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侯氏制碱、肥皂的制取工艺过程中均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使用可再生资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有机溶剂、注重原子的经济性、采用低能耗生产工艺等都是绿色化学的内容
C.石油分馏、煤的气化、海水晒盐、碱去油污、花生中提取花生油等过程都是物理变化
D.合金超导材料是指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并形成具有超导电性的超导材料,如铌一钛(Nb-Ti)合金,它的熔点一般比纯钛要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随着各地“限牌”政策的推出,电动汽车成为汽车届的“新宠”.特斯拉全电动汽车使用的是钴酸锂(LiCoO2)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A 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隔膜只允许特定的离子通过,电池反应式LixC6+Li1-xCoO$?_{充电}^{放电}$C6+LiCo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据题意分析可知该隔膜只允许Li+通过,放电时 Li+从左边流向右边
B.充电时,A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C.放电时,B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Li1-x CoO2+xLi++xe-=LiCoO2
D.废旧钴酸锂(LiCoO2)电池进行“放电处理”让Li+进入石墨中而有利于回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试以食盐为原料,制备(1)过氧化钠;(2)烧碱;(3)纯碱.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浅绿色的硫酸亚铁铵晶体[又名莫尔盐(NH42SO4•FeSO4•6H2O]比绿矾(FeSO4•7H2O)更稳定,常用于定量分析.莫尔盐的一种实验室制法如下:
废铁屑$\stackrel{清洗}{→}$$\stackrel{稀硫酸}{→}$溶液A$→_{适量水}^{(NH_{4})_{2}SO_{4}晶体}$$\stackrel{操作1}{→}$$\stackrel{乙醇淋洗}{→}$莫尔盐
(1)向废铁屑中加入稀硫酸后,并不等铁屑完全溶解而是剩余少量时就进行过滤,其目的是防止Fe2+被氧化成Fe3+
证明溶液A不含Fe3+离子的最佳试剂是b(填序号字母).
a.酚酞溶液      b.KSCN溶液     c.烧碱溶液     d.KMnO4溶液
操作I的步骤是: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2)将莫尔盐晶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进行称量时,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说明砝码重,样品轻.
(3)为了测定所得莫尔盐中Fe2+的含量,称取4.0g莫尔盐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并加入稀硫酸,用0.2mol/L的KMnO4溶液进行滴定,到滴定终点时,消耗了KMnO4溶液10.00mL.则样品中Fe2+的质量分数为14% (已知反应中MnO4-变为Mn2+).
(4)从下列装置中选取必要的装置制取(NH42SO4溶液,连接的顺序(用接口序号字母表示)是:a接d;e接f.将装置C中两种液体分离开的操作名称是分液.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氨气,防止污染空气,并防止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