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氯气与铁反应生成三氯化铁,冷却得到三氯化铁固体,尾气中含有氯气,用氯化亚铁溶液吸收得到氯化铁溶液,把氯化铁固体溶于吸收液得到浓氯化铁溶液,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Na2FeO4,然后向该溶液中加饱和的KOH溶液,析出固体K2FeO4,
(1)氯化铁做净水剂是因为Fe3+水解为Fe(OH)3胶体的缘故;
(2)吸收剂X的与Cl2反应的产物是FeCl3,X是FeCl2;Cl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ClO和NaCl,其中NaClO能做氧化剂;
(3)碱性条件下根据反应物和产物可知,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Fe3++10OH-=2FeO42-+3Cl-+5H2O;
(4)根据溶解度大小分析可知,在反应中溶解度小的物质先析出,会促进反应的进行;
(5)K2FeO4 在水溶液中易发生反应:4FeO42-+10H2O═4Fe(OH)3+8OH-+3O2↑,所以用碱液来洗涤,抑制水解,不引入新的杂质所以用稀KOH溶液;异丙醇易挥发;
(6)依据原电池原理分析判断,负极上是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是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高铁酸根离子被二氧化硫还原为铁离子,结合电解质溶液书写电极反应.
解答 解:(1)氯化铁做净水剂是因为Fe3+水解为Fe(OH)3胶体的缘故,原理为Fe3++3H2O?Fe(OH)3(胶体)+3H+,Fe(OH)3胶体能够吸附杂质;
故答案为:Fe3++3H2O?Fe(OH)3+3H+,水解产生的Fe(OH)3胶体能够吸附杂质;
(2)吸收剂X的与Cl2反应的产物是FeCl3,X是FeCl2;Cl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ClO和NaCl,其中NaClO能做氧化剂,所以Y为NaClO,
故答案为:FeCl2;NaClO;
(3)碱性条件下根据反应物和产物可知,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Fe3++10OH-=2FeO42-+3Cl-+5H2O;
故答案为:3ClO-+2Fe3++10OH-=2FeO42-+3Cl-+5H2O;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Na2FeO4 =K2FeO4+2NaOH,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K2FeO4溶解度小,析出晶体,促进反应进行;
答案为:K2FeO4溶解度小于NaFeO4,析出晶体,促进反应进行;
(5)K2FeO4 在水溶液中易发生反应:4FeO42-+10H2O═4Fe(OH)3+8OH-+3O2↑,所以用碱液来洗涤,抑制水解,不引入新的杂质所以用稀KOH溶液,高铁酸钾在异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用异丙醇洗涤有利于提高产品回收率;
故答案为:B;高铁酸钾在异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用异丙醇洗涤有利于提高产品回收率;
(6)以高铁酸钾、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原料,以硫酸酸钾为电解质,用惰性电极设计成高温下使用的电池,高铁酸根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铁离子,用传导离子硫酸根离子配平电极反应,该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式:FeO42-3e-+4SO3═Fe3++4SO42-;
故答案为:FeO42-3e-+4SO3═Fe3++4SO4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流程的理解应用、实验基本操作、物质性质的分析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等,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熟练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转化过程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只有Cu和Cl | |
B. | 反应II中每生成1.25molS需要2.5molFeCl3 | |
C. | 在转化过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有FeCl2和CuCl2 | |
D. | 反应Ⅲ中消耗1molO2时,可转化4mol的FeCl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BaO•CuO•2SiO2 | |
B. | 性质稳定,不易脱色 | |
C. | 易溶解于强酸和强碱 | |
D. | x等于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1mol氯化氢气体,反应吸收248kJ的能量 | |
B. | 436kJ/mol是指断开1molH2 中的H-H键需要放出436kJ的能量 | |
C. | 431kJ/mol是指生成2molHCl中的H-Cl键需要放出431kJ的能量 | |
D. | 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放出183kJ的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a | b | c | 试管②中现象 | ![]() |
A | NaOH溶液 | Al | 肥皂水 | 肥皂泡可点燃 | |
B | 稀盐酸 | 碳酸钙 | NaAlO2溶液 | 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 |
C | 稀硫酸 | NaHCO3 | BaCl2溶液 | 溶液变浑浊 | |
D | 水 | Na2O2 | 酸化的FeSO4溶液 | 溶液变黄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Ka1 | Ka2 | |
H2S | 9.1×10-8 | 1×10-15 |
H2CO3 | 4.3×10-7 | 5.6×10-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