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由K的加聚产物可知K为CH3COOCH=CH2,K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D与I,I反应生成乙酸,乙酸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D,故D为CH3COONa,I为CH3CHO(CH2=CHOH不稳定),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9H10O2,不饱和度为$\frac{2×9+2-10}{2}$=5,芳香化合物A分子式为C9H10O2,B的分子量比A大79,则A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溴代物B,B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与D,C可以连续发生氧化反应,则C中存在-CH2OH,C与氯化铁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C的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两种,说明苯环上有2个不同的取代基且处于对位,可推知A为,B为
,C为
,E为
,F为
,F酸化得G为
,据此解答.
解答 解:由K的加聚产物可知K为CH3COOCH=CH2,K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D与I,I反应生成乙酸,乙酸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D,故D为CH3COONa,I为CH3CHO(CH2=CHOH不稳定),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9H10O2,不饱和度为$\frac{2×9+2-10}{2}$=5,芳香化合物A分子式为C9H10O2,B的分子量比A大79,则A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溴代物B,B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与D,C可以连续发生氧化反应,则C中存在-CH2OH,C与氯化铁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C的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两种,说明苯环上有2个不同的取代基且处于对位,可推知A为,B为
,C为
,E为
,F为
,F酸化得G为
.
(1)由上述分析可知,K为CH3COOCH=CH2,I为CH3CHO,I中官能团的名称为醛基,
故答案为:CH3COOCH=CH2;醛基;
(2)反应①④⑤⑥中属于水解的是①⑥,由C→G操作顺序为②③④,而不采取④②③,原因是保护酚羟基,防止被氧化,
故答案为:①⑥;保护酚羟基,防止被氧化;
(3)G为,G中的羧基与NaHCO3溶液反应,所以1molC与NaHCO3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 1mol NaHCO3,
故答案为:1;
(4)B→C+D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5)A为,其同分异构体符合:I含有苯环,Ⅱ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说明为甲酸某酯,苯环有1个侧链为:HCOOCH2CH2-,或HCOOCH(CH3)-,有个侧链为HCOO-和CH3CH2-,或者HCOOCH2-和CH3-,各有邻、间、对三种,有3个侧链为-OOCH、-CH3、-CH3,2个甲基有邻、间、对3种位置,对应的-OOCH分别有2种、3种、1种位置,所以共有14种,其中符合条件:①核磁共振氢谱有5个吸收峰;②1mol该同分异构体只能与1mol NaOH反应,该同分异构体为
,
故答案为:14;.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结合有机物A的分子式、转化中有机物的结构与反应条件利用正推法与逆推法结合进行推断,是对有机物知识的综合运用,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5)中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与限制条件同分异构体书写为易错点、难点.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五氯化磷(PCl5) | B. | 次氯酸(HClO) | C. | 二氧化碳(CO2) | D. | 三氟化硼(BF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用溴水可鉴别苯、乙醇、苯乙烯 | |
B. | 加浓溴水,然后过滤可除去苯中的少量乙烯 | |
C. | 用酸性KMnO4溶液可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 |
D. | 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鉴别乙醇、乙醛、乙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硝酸银溶液慢慢滴加到稀氨水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 |
B. | 鉴别苯和乙酸乙酯:分别加入NaOH溶液加热振荡,观察油层是否消失或变薄 | |
C.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仰视定容会导致浓度偏高 | |
D.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再加入新制银氨溶液,未出现银镜,说明淀粉尚未水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液态氟化氢中存在氢键,所以其分子比氯化氢更稳定 | |
B. | 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2S,可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S | |
C. | 邻羟基苯甲醛沸点高于对羟基苯甲醛是因为形成了分子内氢键 | |
D. | 若X+和Y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Y<X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