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氖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B. 铁粉与盐酸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C. 标准状况下,和混合体系中含有的硫原子数目为
D. 常温常压下的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答案】D
【解析】
A.氖分子为单原子分子,10g氖气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其原子的物质的量也为0.5mol,即原子的数目为0.5NA,A项错误;
B.5.6g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1mol,50mL 2mol·L-1中n(HCl)=0.1mol,二者发生反应:Fe+2HCl=FeCl2+H2↑,简单判断可知铁过量,所以盐酸完全反应,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B项错误;
C.在标准状况SO3不是气体,所以该混合体系中硫原子数目不是0.1NA,C项错误;
D.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相当有CH2 1mol,含有的原子数目为3NA,D项正确;
所以答案选择D项。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还原性的是( )
A. 用葡萄糖制镜子或保温瓶胆
B. 用硫粉覆盖洒落在桌上的Hg
C. 用溶液制备木材防火剂
D. 用作为高效水处理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粗硅中含有铁和锡(Sn)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可生成SiCl4,SiCl4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实验室用下列装置模拟制备SiCl4。已知:SiCl4的熔点是-70℃,沸点是57.6℃,易与水反应;Sn Cl4的熔点是-33℃,沸点是114℃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装置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管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E的烧杯中盛放冰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F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E烧瓶中得到的SiCl4中溶有少量的杂质FeCl3和SiCl4,可以通过___________方法提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FeCl3、AlCl3的混合溶液100mL,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请计算出FeCl3、AlCl3的物质的量浓度各为_____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是吸热反应,是因为反应物的能量低于生成物的能量
B. 科学家从植物的光合作用得到启发,用二氧化碳与水来合成乙酸,反应原理为:,这是一个放热反应
C. 二氧化硫气体与氧气充分发应生成三氧化硫气体,放出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D. 放热反应可能很难发生,吸热反应可能很容易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Cu,在常温下虽然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但可以与稀硝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在3.84gCu中加入100mL稀HNO3溶液,如恰好完全反应,计算生成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和反应前稀HNO3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种埋在地下的矿物X(仅含四种元素),挖出后在空气中容易发黄,现探究其组成和性质,设计完成如图实验:
请回答:
(1)X的化学式____。
(2)X隔绝空气加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空气中变黄的原因____。
(4)写出检验溶液A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法: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低成本的储能电池,电池结构如图所示,工作原理为:Fe3++Cr2+Fe2++Cr3+。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电池充电时,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r3++e-=Cr2+
B. 电池放电时,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3+
C. 电池放电时,Cl-从b极穿过选择性透过膜移向a极
D. 电池放电时,电路中每通过0.1 mol电子,Fe3+浓度降低0.1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