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A,同时生成3a molB
③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④A、B、C的总质量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  ⑧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A.②④B.②③④C.②⑥D.③⑧

分析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物理量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说明C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②无论是否达到平衡,总存在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A、同时生成3a molB,所以不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故错误;
③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与反应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所以不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故错误;   
④任何化学反应中都存在质量守恒,所以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A、B、C的总质量不变,所以不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故错误;
⑤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导致压强减小,当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和不变,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当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时,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同时生成amolA,则A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⑧A、B、C的浓度不再变化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判断方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只有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才能作为化学平衡状态判断依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
反应原理: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分子量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分液,操作Ⅱ为蒸馏.
(2)无色液体A是甲苯,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酸性KMnO4溶液,现象是紫色溶液褪色.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在完成表中内容.
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果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滤液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滤液含Cl-
干燥白色晶体,取适量加热,测定熔点白色晶体在122.4℃熔化为液体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4)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苯甲酸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 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结果为96%(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  )
A.2LCO和2LCO2B.9g H2O和标准状况下11.2LCO2
C.标准状况下1molO2和22.4LH2OD.0.2molH2和22.4LHCl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做焰色反应实验用的铂丝,每试验一种样品后都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A.用水洗涤2~3次后再使用
B.用滤纸擦干后才可使用
C.用盐酸洗涤后,再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到没有颜色,才可使用
D.用盐酸洗涤后,经蒸馏水冲洗,方可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选择下列合适的实验方法分离物质.
A、加热分解  B、结晶法  C、分液法  D、蒸馏法  E、过滤法
①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C;②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摄入含铁的化合物可补充铁.“速力菲”是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如图1是它的说明书:

该药品中Fe2+会缓慢氧化,国家规定该药物中Fe2+的氧化率超过10%即不能再服用.
(1)为了检验某药店出售的“速力菲”是否被氧化,实验室可选用的最常用且最灵敏的检验试剂为硫氰化钾溶液(填试剂的名称).
(2)实验室采用H2SO4酸化的KMnO4溶液对“速力菲”中的Fe2+进行滴定(假设药品中其他成分不与KMnO4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H++MnO4-+5Fe2+=5Fe3++Mn2++4H2O.
(3)称量上述含铁元素质量分数为20.00%的“速力菲”19.00g,将其全部溶于稀硫酸中,配制成1000.00mL溶液.取出20.00mL,用0.01300mol/L的KMnO4溶液滴定,消耗KMnO4溶液体积如图2所示.
①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0.01300mol/L 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250ml容量瓶.
②某同学的滴定方式(夹持部分略去)如图,最合理的是b.

③由图可知消耗KMnO4溶液体积为19.00 mL;
④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溶液由浅绿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改变滴定达到终点;
⑤以标准KMnO4溶液滴定样品溶液的浓度,判断以下操作所引起实验结果偏小的是AD.
A.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液滴溅出
B.未用标准KMnO4溶液润洗滴定管
C.滴定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
D.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标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2016年第31届奥运会在巴西里约举行.奥运会上发令枪所用“火药”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撞击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5KC1O3+6P=3P2O5+5KC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氯酸钾是还原剂
B.KCl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反应中消耗3mol 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D.发令时产生的白烟只是KCl固体颗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B.玻璃C.空气D.漂白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为了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某研究小组通过如图简化流程,将工业制硫酸的硫铁矿烧渣(含Fe2O3.SiO2.Al2O3等)转变成重要的工业原料FeSO4(反应条件略)

活化硫铁矿还原Fe3+的主要反应为:FeS2+7Fe2(SO43+8H2O═15FeSO4+8H2SO4,不考虑其它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步H2SO4与Fe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O3+6H+=2Fe3++3H2O.
(2)检验第II步中Fe3+是否完全还原,应选择B(填字母编号).
A.KMnO4溶液      B.KSCN溶液     C.KCl溶液          D. KOH
(3)第III步加FeCO3调溶液pH=6时,利用相关数据计算,(已知Ksp Al(OH)3=1.9×10-33,当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时,可认为沉淀完全)判断Al3+是(填“是”或“否”)能沉淀完全.
(4)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可制得铁系氧化物材料.
已知25℃,101kPa时:4Fe(s)+3O2(g)═2Fe2O3(s)△H=-1648kJ/mol
C(s)+O2(g)═CO2(g)△H=-393kJ/mol
2Fe(s)+2C(s)+3O2(g)═2FeCO3(s)△H=-1480kJ/mol
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生成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4FeCO3(s)+O2(g)=2Fe2O3(s)+4CO2(g)△H=-260kJ/mol.
(5)FeSO4溶液在加热浓缩结晶时要注意避免接触到空气防止其被氧化,FeSO4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得FeS2(二硫化亚铁)纳米材料,该材料可用于制造高容量锂电池,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4Li+FeS2═Fe+2Li2S,正极反应式是FeS2+4e-=Fe+2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