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和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化学造福人类的重要研究课题.硫、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雾霾等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采用合适的措施消除其污染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Ⅰ.研究发现利用NH3可消除硝酸工业尾气中的NO污染.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1:3、3:l、4:1时,NO脱除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1)①曲线a中,NO的起始浓度为6×10-4mg/m3,从A点到B点经过0.8s,该时间段内NO的脱除速率为1.5×10-4mg/(m3•s).
②曲线b对应的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其理由是NH3与NO的物质的量比值越大,NO的脱除率越大
(2)已知在25℃,101kPa时:
N2(g)+3H2(g)═2NH3(g)△H=-Q1/mol
2H2(g)+O2(g)═2H2O(1)△H=-Q2kJ/mo1
N2(g)+O2(g)═2NO(g)△H=+Q3kJ/mo1;
请写出用NH3脱除NO的热化学方程式4NH3(g)+6NO(g)═5N2(g)+6H2O(1)△H=-(3Q2-2Q1+3Q3)KJ/mol.
Ⅱ.工业上还可以变“废”为“宝”,将雾霾里含有的SO2、NO等污染物转化为Na2S2O4(保险粉)和NH4NO3等化工用品,其生产流程如图1:
(3)装置Ⅱ中NO转变为NO3-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e4++NO+2H2O═3Ce3++NO3-+4H+
(4)装置Ⅲ制得Na2S2O4的同时还能让Ce4+再生,原理如图3所示.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SO3-+2e-+2H+═S2O42-+2H2O.
(5)按上述流程处理含有amolSO2、bmolNO的雾霾(b>a),并制取Na2S2O4和NH4NO3.装置Ⅰ中SO2、装置Ⅱ中NO、装置Ⅲ中HSO3-和Ce3+、装置Ⅳ中NO2-全部转化,处理完毕后装置Ⅱ中Ce4+的剩余量与加入量相比没有变化,则至少需向装置Ⅳ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O25.6(3b-a)L(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分析 Ⅰ.(1)①曲线a中,NO的起始浓度为6×10-4mg/m3,A点的脱除率为55%,B点的脱除率为75%,从A点到B点经过0.8 s,该时间段内NO的脱除速率=$\frac{一氧化氮脱硫的变化}{变化时间}$×100%;
②NH3与NO的物质的量的比值越大,NO脱除率越大;
(2)已知在25℃,101kPa时:
①N2(g)+3H2(g)═2NH3(g)△H=-Q1/mol
②2H2(g)+O2(g)═2H2O(1)△H=-Q2kJ/mo1
③N2(g)+O2(g)═2NO(g)△H=+Q3kJ/mo1,用NH3脱除NO的化学方程式为4 NH3(g)+6 NO(g)═5 N2(g)+6 H2O(1),可根据该寺定律,将3×②-2×①-3×③可得热化学方程式;
Ⅱ.SO2、NO是大气污染物,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得到亚硫酸氢钠,一氧化氮不反应,通过装置Ⅱ加入Ce4+氧化还原反应得到Ce3+、NO2-、NO3-等,和亚硫酸氢钠混合,在电解池中通电电解得到Ce4+循环使用,获得Na2S2O4,NO2-、NO3-等加入氨气和氧气在装置Ⅳ中发生反应得到NH4NO3产品,以此解答.

解答 解:Ⅰ.(1)①曲线a中,NO的起始浓度为6×10-4mg/m3,A点的脱除率为55%,B点的脱除率为75%,从A点到B点经过0.8 s,该时间段内NO的脱除速率=$\frac{(75%-55%)×6×1{0}^{-4}}{0.8s}$=1.5×10-4mg/(m3•s),
故答案为:1.5×10-4
②NH3与NO的物质的量的比值越大,NO脱除率越大,故其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1:3、3:1、4:1时,对应的曲线为c、b、a,故曲线b 对应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
故答案为:3:1;NH3与NO的物质的量比值越大,NO的脱除率越大;
(2)已知在25℃,101kPa时:
①N2(g)+3H2(g)═2NH3(g)△H=-Q1/mol
②2H2(g)+O2(g)═2H2O(1)△H=-Q2kJ/mo1
③N2(g)+O2(g)═2NO(g)△H=+Q3kJ/mo1,用NH3脱除NO的化学方程式为4 NH3(g)+6 NO(g)═5 N2(g)+6 H2O(1),可根据该寺定律,将3×②-2×①-3×③可得热化学方程式4 NH3(g)+6 NO(g)═5 N2(g)+6 H2O(1)△H=-(3Q2-2Q1+3Q3)KJ/mol,
故答案为:4 NH3(g)+6 NO(g)═5 N2(g)+6 H2O(1)△H=-(3Q2-2Q1+3Q3)KJ/mol;
Ⅱ.SO2、NO是大气污染物,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得到亚硫酸氢钠,一氧化氮不反应,通过装置Ⅱ加入Ce4+氧化还原反应得到Ce3+、NO2-、NO3-等,和亚硫酸氢钠混合,在电解池中通电电解得到Ce4+循环使用,获得Na2S2O4,NO2-、NO3-等加入氨气和氧气在装置Ⅳ中发生反应得到NH4NO3产品,
(3)装置Ⅱ中NO转变为NO3-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e4++NO+2H2O═3Ce3++NO3-+4H+,故答案为:3Ce4++NO+2H2O═3Ce3++NO3-+4H+
(4)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2HSO3-+2e-+2H+═S2O42-+2H2O,故答案为:2HSO3-+2e-+2H+═S2O42-+2H2O;
(5)amolSO2、bmolNO反应后分别生成Na2S2O4、NH4NO3,S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3价,N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5价,设通入xmol氧气,
由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可知4x+a=3b,x=$\frac{3b-a}{4}$,则氧气的体积为$\frac{3b-a}{4}$mol×22.4L/mol=5.6(3b-a)L,
故答案为:5.6(3b-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无机化工生产流程图,为高频考点,涉及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电化学等知识,综合性强,侧重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种只含Al、Fe、Cu的合金,称取a g样品,设计下列实验流程分析该合金的组成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向溶液F中加入K4[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F中含有Fe2+
B.溶液N为深蓝色,说明溶液N中含大量Cu2+
C.合金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为$\frac{a-b-c}{a}$×100%
D.合金样品中Al的质量分数为$\frac{9c}{17a}$×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为回收利用废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NiO,另含Fe2O3、CaO、CuO、BaO等),科研人员研制了一种回收镍的新工艺.工艺流程如图:
氢氧化物Fe(OH)3Fe(OH)2Ni(OH)2
开始沉淀的pH1.56.57.7
沉淀完全的pH3.79.79.2
已知常温下:①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
的pH如右表     ②Cu2O+2H+=Cu+Cu2++H2O
③常温时,Ksp(CaF2)=2.7×10-11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酸浸时Fe2O3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3H2SO4=Fe2(SO43+3H2O.
(2)浸出渣主要成分为CaSO4•2H2O和BaSO4两种物质.
(3)操作B是除去滤液中的铁元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向操作A所得的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pH在3.7~7.7范围内,静置,过滤.请对该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方案错误,在调节pH前,应先在滤液中加入H2O2,使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若原方案正确,请说明理由;若原方案错误,请加以改正).
(4)流程中的“副产品”为CuSO4•5H2O(填化学式).在空气中灼烧CuS可以得到铜的氧化物,向Cu、Cu2O、CuO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L 0.6mol•L-1HNO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溶解,同时收集到2240mLNO气体(标准状况),若该混合物中含0.1molCu,与稀硫酸充分反应至少消耗0.1mol H2SO4
(5)操作C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Ca2+,若控制溶液中F-浓度为3×10-3mol•L-1,则溶液中$\frac{c(C{a}^{2+})}{c({F}^{-})}$=1.0×10-3
(6)电解产生2NiOOH•H2O的原理分两步:
①碱性条件下,Cl-在阳极被氧化为ClO-,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2OH--2e-=ClO-+H2O;
②Ni2+被ClO-氧化产生2NiOOH•H2O沉淀.则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Ni2++4OH-=2NiOOH•H2O↓+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草酸钴可用于指示剂和催化剂的制备.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12O3、MnO、MgO、CaO、SiO2等)制取COC2O4•2H2O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Ca2+、Mg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Fe(OH)3 Al(OH)3 co(OH)2 Fe(OH)2 Mn(OH)2
 完全沉淀的pH 3.7 5.2 9.2 9.6 9.8
(1)浸出过程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还原Fe3+、Co3+为Fe2+、Co2+
(2)NaClO3在反应中氯元素被还原为最低价,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6Fe2++6H+=6Fe3++Cl-+3H2O
(3)加Na2CO3能使浸出液中某些金属离子转化成氢氧化物沉淀.试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简述其原理:加入的碳酸钠(或CO32-)与H+反应,c(H+)降低,使Fe3+和Al3+(用R3+代替)的水解平衡R3++3H2O?R(OH)3+3H+,向右移动,而产生氢氧化物沉淀
(4)滤液I“除钙、镁”是将其转化为MgF2、CaF2沉淀.已知Ksp(MgF2)=7.35×10-11、Ksp(CaF2)=1.05×10-10,当加入过量NaF后,所得滤液$\frac{c(M{g}^{2+})}{c(C{a}^{2+})}$=0.7.
(5)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1图所示,在滤液Ⅱ中适宜萃取的pH为3.0~3.5左右.

(6)已知:
NH3•H2O?NH4++OH-  Kb=1.8×10-5
H2C2O4?H++H2CO4- K${\;}_{{a}_{1}}$=5.4×10-2
H2CO4-?H+C2O42- K${\;}_{{a}_{2}}$=5.4×10-5
a.1    b.2    c.3    d.4
则该流程中所用(NH42C2O4溶液的pH<7(填“>”或“<”或“=”)
(7)CoC2O4•2H2O热分解质量变化过程如图2所示(其中600℃以前是隔绝空气加热,600℃以后是在空气中加热);A、B、C均为纯净物;C点所示产物的化学式是Co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图I表示t℃时容器中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II表示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的关系.结合图象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可表示为:2A(g)+B(g)?C(g)△H<0
B.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25
C.当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t℃,在第6 min时再向体系中充入0.4 mol C,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大于0.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25℃时,已知:
H2CO3?H++HCO3-  K1=4.3×10-7
HCO3-?H++CO32- K2=5.6×10-11
H2O?H++OH- KW=1.0×10-14
现取10.6g Na2CO3 与盐酸混合所得的一组体积为1L 的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在25℃时,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W 点所示的溶液中:c(Na+)+c(H+)=2c(CO32-)+c(OH-)+c(HCO3-
B.pH=4 的溶液中:c(H2CO3)+c(HCO3-)+c(CO32-)=0.1 mol•L-1
C.pH=8 的溶液中:c(H+)+c(H2CO3)+c(HCO3-)=c(OH-)+c(Cl-
D.pH=11 的溶液中:CO32-+H2O HCO3-+OH- K≈1.8×l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的一种原子没有中子,Y、Z易形成质量比为3:4和3:8的两种常见化合物,W所在的周期数和族序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强碱
B.原子半径:Y<Z<W
C.X、Y可以形成既有极性键也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W>Z>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课题组拟采用苯酚和化合物B为主要物质合成有机中同体M(C16H14O4

已知:I.R-COOH $→_{②H+H_{20}}^{①Li-甲胺}$R-CHO;
Ⅱ.经红外光谱检测研究确认,有机物M含有2个“C-O-C”结构.且lmolM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能生成4molAg.
(1)有机物B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溴原子
(2)有机物B在X溶液作用下可生成乙二醇,则X为NaOH(填化学式).
(3)有机物C分子苯环上有两个对位的取代基,写出有机物C的结构简式
(4)①有机物D中不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b(选填序号,下同)
A.取代反应    b.消去反应    c加成反应    d氧化反应
②有机物Y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Y的结构简式
i.含有苯环,苯环上的一卤代物有3种同分异构体
ⅱ.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ⅲ.1molY最多能与2moINaOH溶液反应
(5)写出由有机物B与有机物D合成M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无机化工中,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是制取其它铁系化合物的原料,如制取氧化伯系颜料、磁性材料和黄血盐等.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探究(NH42Fe(SO42完全分解的产物.
已知:①隔绝空气受热完全分解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98%浓硫酸能顺利吸收SO3
Ⅰ.甲同学根据以下流程探究分解的部分产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预期的现象是变蓝;C装置的作用可能是吸收NH3或SO3,D装置可以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含有SO2
(2)加热前先通一会儿N2,再关闭气阀,其目的是排出装置内的空气.
Ⅱ.乙同学猜想(NH42Fe(SO42分解时可能生成了SO3,为了验证他的猜想,小组同学又提供了如图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3)不能选择E和F装置的原因是都能吸收SO3和SO2
(4)加热装置A与G、H连接并进行实验,请你提出需要改进的方案A、G之间增加防倒吸的装置.
(5)已知饱和SO2水溶液中c(SO32-)=6.0×10-8 mol•L-1,Ksp(BaSO3)=5.4×10-7.通过计算判断在1.0mol•L-1的BaCl2溶液中,通入足量纯净的SO2能否生成BaSO3沉淀?
(6)当G中出现大量白色沉淀时,并不能说明A中生成了SO3,理由是NH3和SO2同时通入BaCl2溶液中,能生成BaSO3白色沉淀;为了进一步证明是否有SO3生成,请你补充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具体的操作过程)取白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若白色沉淀不溶解或部分溶解,则有SO3生成,若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则没有SO3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