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如图为有关制备CuSO4的途径及性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NO3-+8H+=Cu2++2NO↑+4H2O;
(2)三种途径能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的是②(填序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u+O2+4H+=Cu2++2H2O;
(3)若混合气体X有两种气体,X可能是SO2和SO3吗?否(填是或否),为什么:生成物就只有Cu2O、SO2和SO3三种物质,铜和硫元素化合价都降低,得到电子,而没有元素失去电子不可能.
(4)实验测得X有三种物质组成,而且温度不同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同,写出一种可能的化学方程2CuSO4$\frac{\underline{\;加热\;}}{\;}$Cu2O+SO2↑+SO3↑+O2↑;1mol CuSO4在1100℃分解所得混合气体X中O2可能为0.75mol吗:不可能(填可能或不可能),为什么:若1mol CuSO4分解生成0.75molO2,则失电子为3mol,而1molCu得到1mol电子,1molS得到2mol电子都转化为SO2没有SO3生成.
(5)Y可能为一类常见的有机物,以含碳原子最少的物质为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HO+4Cu(OH)2+2NaOH$\stackrel{△}{→}$Na2CO3+2Cu2O+6H2O.

分析 途径①Cu与混酸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离子反应为:3Cu+8H++2NO3-=3Cu2++2NO↑+4H2O;
途径②Cu与氧气、硫酸反应,2H2SO4+O2+2Cu$\frac{\underline{\;\;△\;\;}}{\;}$2CuSO4+2H2O,其离子方程式为:2Cu+O2+4H+=Cu2++2H2O;
途径③2H2SO4(浓)+Cu$\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硫酸铜高温分解生成Cu2O和混合气体,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氢氧化铜与含有醛基的物质反应生成Cu2O,
(1)根据离子方程式中氢离子与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关系分析;
(2)根据以上分析没有污染性气体生成的符合绿色化学思想;
(3)硫酸铜分解生成Cu2O与氧气、SO2、SO3,依据电子守恒分析;
(4)X有三种物质组成,根据元素守恒可知X为O2、SO2、SO3,结合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书写方程式;由得失电子守恒分析;
(5)Y为含醛基的物质,含碳原子最少的是甲醛,碱性条件下甲醛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碳酸钠、氧化亚铜和水.

解答 解:途径①Cu与混酸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离子反应为:3Cu+8H++2NO3-=3Cu2++2NO↑+4H2O;
途径②Cu与氧气、硫酸反应,2H2SO4+O2+2Cu$\frac{\underline{\;\;△\;\;}}{\;}$2CuSO4+2H2O,其离子方程式为:2Cu+O2+4H+=Cu2++2H2O;
途径③2H2SO4(浓)+Cu$\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硫酸铜高温分解生成Cu2O和混合气体,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氢氧化铜与含有醛基的物质反应生成Cu2O,
(1)Cu与混酸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离子反应为:3Cu+8H++2NO3-=3Cu2++2NO↑+4H2O,从方程式知,硝酸根离子由硝酸提供,氢离子由硝酸和硫酸提供,所以硝酸为2mol时,硫酸为3mol,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
故答案为:3:2;Cu+2NO3-+8H+=Cu2++2NO↑+4H2O;
(2)途径②的优点:制取等质量胆矾需要的硫酸少、没有污染性气体产生,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故答案为:②;
(3)硫酸铜分解生成Cu2O与氧气、SO3、SO2,根据2CuSO4═Cu2O+SO2↑+SO3↑+O2↑知,X可能是O2、SO2和SO3的混合气体,若只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铜元素、氧元素化合价都降低,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高;
故答案为:否;生成物就只有Cu2O、SO2和SO3三种物质,铜和硫元素化合价都降低,得到电子,而没有元素失去电子不可能;
(4)X有三种物质组成,根据元素守恒可知X为O2、SO2、SO3,则化学方程式:2CuSO4$\frac{\underline{\;加热\;}}{\;}$Cu2O+SO2↑+SO3↑+O2↑;若1mol CuSO4分解生成0.75molO2,则失去的电子为3mol,那么1molCu得到1mol电子,1molS得到2mol电子都转化为SO2就不可能有SO3生成了;
故答案为:2CuSO4$\frac{\underline{\;加热\;}}{\;}$Cu2O+SO2↑+SO3↑+O2↑;不可能;若1mol CuSO4分解生成0.75molO2,则失电子为3mol,而1molCu得到1mol电子,1molS得到2mol电子都转化为SO2没有SO3生成;
(5)Y为含醛基的物质,含碳原子最少的是甲醛,碱性条件下甲醛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碳酸钠、氧化亚铜和水,其反应的方程式为HCHO+4Cu(OH)2+2NaOH$\stackrel{△}{→}$Na2CO3+2Cu2O+6H2O;
故答案为:HCHO+4Cu(OH)2+2NaOH$\stackrel{△}{→}$Na2CO3+2Cu2O+6H2O.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依据题干提供信息,结合相关知识细心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物质里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
A.1 mol H2B.0.5molNH3
C.6.02×1023个的CH4分子D.29.4gH3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CH3CH2CH2CH2OH$→_{H_{2}SO_{4}△}^{Na_{2}Cr_{2}O_{7}}$CH3CH2CH2CH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117.20.8109微溶
正丁醛75.70.8017微溶
实验步骤如下:
将Na2Cr2O7溶液与浓硫酸混合液放置在B中.在A中加入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上的馏分.
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除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不能,容易发生迸溅.
(2)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D仪器的名称是直形冷凝管.
(3)温度计的作用分别是C1C1控制反应温度;C2C2测定蒸馏出来气体的温度.
(4)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水在下层(填“上”或“下”).
(5)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1)写出A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3Br2=2FeBr3;C6H6+Br2$\stackrel{FeBr_{3}}{→}$C6H5Br+HBr.
(2)观察到D中的现象是有雾状物质出现;
(3)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写该化学方程式:Br2+2NaOH═NaBr+NaBrO+H2O;
(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和苯.
(5)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或石蕊试液,现象是产生淡黄色沉淀或溶液变红色则能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非氯高效消毒剂,常用于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某小组同学为研究高铁酸钾对水溶液中苯酚的降解反应速率,在恒定实验温度298K或318K条件下(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1)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表:
实验编号pH投料比(高铁酸钾与苯酚的质量比)T/KFe3+实验目的
410:12980参照实验
48:12980
探究温度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2)若还要探究溶液的pH和Fe3+的存在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除实验Ⅰ、Ⅱ、Ⅲ外,至少还需进行2次对比实验.
(3)某同学以实验Ⅰ为参照实验,经过大量实验通过HPLC法测得不同pH下高铁酸钾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去除率,其结果如图所示.
①工业上使用高铁酸钾除去废水中的苯酚时,pH控制在2.5左右.
②依据图中信息,给出一种使反应停止的方法:向反应液中加入硫酸,使溶液p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人的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称为必需元素(也称为“生命元素”),目前已经确认的必需元素共27种.根据这些元素在人体中含量的高低,可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N,Cl,Ca等属于常量元素,Cu,Zn等属于微量元素,而Al不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Zn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N与其左右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O>C(用元素符号表示).
(2)由N,C,S三种元素组成的负一价离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且硫原子只形成了一个共价键的电子式为
(3)Al与Cl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3,熔点为190℃的化合物Q,实验测得气态无水Q在1atm,t℃时的密度为5.00g/L,次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53.4L/mol,则Q的化学式为Al2Cl6,Q中含(填“含”或“不含”)配位键,氯化铝属于分子(填所属晶体类型)晶体.
(4)Cu2+能与NH3、Cl-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已知[Cu(NH34]2+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Cu(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l-取代,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Cu(NH34]2+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方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次氯酸B.浓硫酸C.氯气D.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Fe0溶于稀硝酸:FeO+2H+═Fe2++H2O
B.明矾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_{4}^{+}$
C.漂白粉溶液中通入S02:Ca2++2ClO-+SO2+H2O═2HClO+CaSO3
D.小苏打溶液中加足量澄清石灰水:2HCO${\;}_{3}^{-}$+Ca2++2OH-═CaCO3↓+2H2O+CO${\;}_{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1)若要配制500mL 0.2mo1•L-1Na2SO4溶液,需称量Na2SO4的质量为14.2g.
(2)实验室里常用固体氯化铵与足量熟石灰加热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干燥氨气应用碱石灰(填“浓硫酸”或“碱石灰”).
(3)若需要2240mL(标准状况)氨,求至少需要氯化铵的质量.(列出简要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