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1)含0.4mol A13+的Al2(SO43中所含的SO42-的物质的量是0.6mol;
(2)已知16g A和2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mol C和31.76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106g/mol;
(3)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frac{22.4bc}{a{N}_{A}}$L.
(4)在标准状况下,44.8L的NH3气体质量为34g,
其中含6NA个氢原子,其中含2 molN,将其溶于水配成200mL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

分析 (1)根据化学式可知n(Al3+):n(SO42-)=2:3,据此计算SO42-的物质的量;
(2)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再利用M=$\frac{m}{n}$计算其摩尔质量;
(3)同种气体,其质量与分子数成正比,计算cg气体含有分子数目,然后根据n=$\frac{N}{{N}_{A}}$,V=n×Vm来计算.
(4)根据n=$\frac{V}{{V}_{m}}$=$\frac{N}{{N}_{A}}$=$\frac{m}{M}$结合物质的构成计算,然后根据c=$\frac{n}{V}$计算所得溶液的浓度.

解答 解:(1)Al2(SO43中n(Al3+):n(SO42-)=2:3,故含0.4mol Al3+的Al2(SO43中所含SO42-的物质的量是0.4mol×$\frac{3}{2}$=0.6mol,
故答案为:0.6mol;        
(2)16gA物质和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molC和31.76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则C的质量为:16g+20g-31.76g=4.24g,C的摩尔质量为:$\frac{4.24g}{0.04mol}$=106g/mol,
故答案为:106g/mol;
(3)a克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克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frac{cb}{a}$,c克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frac{\frac{bc}{a}}{{N}_{A}mo{l}^{-1}}$=$\frac{bc}{a{N}_{A}}$mol,在标准状况下Vm=22.4L/mol,则cg该气体的体积为:$\frac{bc}{a{N}_{A}}$mol×22.4L/mol=$\frac{22.4bc}{a{N}_{A}}$L,
故答案为:$\frac{22.4bc}{a{N}_{A}}$L;
(4)n(NH3)=$\frac{44.8L}{22.4L/mol}$=2mol,m(NH3)=2mol×17g/mol=34g;N(H)=3N(NH3)=2mol×3×NA/mol=6NA;n(N)=n(NH3)=2mol;
将2mol安全溶于水配成200mL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2mol}{0.2L}$=10mol/L,
故答案为:34;6NA;2;10.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某溶液$\stackrel{+AgNO_{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B.某溶液$\stackrel{+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
C.某溶液$\stackrel{+BaCl_{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
D.某溶液$\stackrel{+K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0.1mol/LNa2CO3溶液:c(Na+)=2c(H2CO3)+2 c(HCO3-)+c(CO32?)
B.能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Na+、Ba2+、I-、NO3-可以大量共存
C.任何条件下,pH=1的硫酸溶液中:c(H+)=0.1mol/L
D.将0.2 mol•L-1的HCN溶液和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碱性,则c(HCN)=c(CN-)=c(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6.02×1023)(  )
A.MgCl2 的摩尔质量为95 g
B.常温常压下,1 mol CO2的质量是44 g
C.标准状况下,1 mol H2O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D.100 mL 1mol/L的稀硫酸中含有H+ 的数目约为6.02×10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某化学小组设计如图装置,探究铜和一定量的浓HNO3是否反应是否有NO生成.已知:A试管内空气体积为50mL(标准状况),B广口瓶盛80mL水,硝酸不溶于煤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浓HNO3前应先通一段时间N2,具体操作为:关闭K3,打开K1、K2,其作用是通入N2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以防氧化可能生成的NO.
(2)关闭K1、K2,打开K3,通过分液漏斗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硝酸,然后在硝酸上方加一层煤油,煤油的作用是液封,防正硝酸挥发,待铜和硝酸反应完毕后,通过分液漏斗向试管中加煤油直至试管充满.
(3)读取量气管读数时,要先向下移动量气管D,调整液面使C、D 中液面相平,然后再读取读数.
(4)数据分析:①从B中取20mL溶液,恰好中和用去0.lmol/L的NaOH体积为16mL则B中所得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8mol/L.
②假设只生成NO2,通过计算理论上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121.68mL (标准状况下).
③实验最终测得气体的体积为130.5mL(标准状况下),与理论值有差异,其理由可能为A.
A.Cu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NO3反反应除了生成NO2还生成NO
B.过程中还发生了反应4NO+3O2+2H2O=4HNO3
C.过程中还发生了反应4NO2+O2+2H2O=4HNO3
D.硝酸具有挥发性,对实验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铝在下列使用场合中,不必要加以控制的是(  )
A.制造炊具B.制儿童玩具油漆C.制牙膏皮D.炼铝厂制造铝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相等(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下同) 若用KOH代替NaOH,测定结果会无影响
(5)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     验    用    品
 
溶 液 温 度中和热△H
t1t2 
 ① 50mL0.55mol•L-1NaOH 50mL.0.5mol•L-1HCl 20℃ 23.3℃ 
 ② 50mL0.55mol•L-1NaOH 50mL.0.5mol•L-1HCl 20℃ 23.5℃
已知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KJ•℃-1•Kg-1,各物质的密度均为1g•cm-3
①计算完成表.
②根据实验结果写出NaOH溶液与HCl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Cl(aq)+NaOH(aq)=NaCl(aq)+2H2O(l)△H=-56.8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用下列试剂和试管中的物质不能完成相应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试剂试管中的物质

A苯环对甲基的影响酸性KMnO4溶液①苯②甲苯
B比较Br-、Fe2+和I-的还原性氯水①FeBr2溶液②FeI2溶液
C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Br2的CCl4溶液①苯②己烯
D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VmL、cmol/L的盐酸①ag大理石块②ag大理石粉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将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生成NH3•H2O,从而验证NaOH的碱性大于NH3•H2O继而可以验证Na的金属性大于N,你认为此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不合理,用碱性强弱比较金属性强弱时,一定要用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而NH3•H2O不是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Ⅱ.
(1)利用图装置可以验证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干燥管D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2)实验室中现有药品Na2S、KMnO4、浓盐酸、MnO2,请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验证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硫: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0Cl-+16H+=2Mn2++5Cl2+8H2O.
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Cl2+S2-=S↓+2Cl-
(3)若要用此装置证明酸性:H2CO3>H2SiO3进而证明非金属性:C>Si,则A中加稀H2SO4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为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