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据报道,活性氧化锌是一种多功能性的新型无机材料,其颗粒大小约在1~100纳米.云南化工冶金研究所采用湿化学法(NPP-法)制备纳米级活性氧化锌,可用各种含锌物料为原料,采用酸浸出锌,经过多次净化除去原料中的杂质,然后沉淀获得碱式碳酸锌,最后焙解获得活性氧化锌,化学工艺流程如图:

(1)通过焰色反应可以检验流程中滤液2中含有Na+
(2)上述流程图中pH=12的Na2CO3溶液中c(CO${\;}_{3}^{2-}$)=0.50mol/L,c(HCO${\;}_{3}^{-}$)=1×10-2mol/L,则
c(Na+):c(OH-)=102:1.
(3)“溶解”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Zn2+、SO${\;}_{4}^{2-}$,另含有Fe2+、Cu2+等杂质.先加入Na2CO3(填“Na2CO3”或“H2SO4”)调节溶液的pH至5.4,然后加入适量KMnO4,Fe2+转化为Fe(OH)3,同时KMnO4转化为MnO2.经检测溶液中Fe2+的浓度为0.009mol•L-1,则每升溶液中至少应加入0.003mol KMnO4
(4)已知常温下,Cu(OH)2的溶度积常数Ksp=2×10-20.溶液中杂质Cu2+浓度为0.002mol•L-1,若要生成沉淀,则应调节溶液的pH大于6.
(5)“沉淀”得到ZnCO3•2Zn(OH)2•H2O,“煅烧”在450~500℃下进行,“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2Zn(OH)2•H2O$\frac{\underline{\;450℃-500℃\;}}{\;}$3ZnO+CO2↑+3H2O↑.

分析 由实验流程可知,含锌物料为原料,采用硫酸浸出锌,过滤除杂,得到滤液中含锌离子,与加入的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锌,最后焙解获得活性氧化锌.
(1)Na的焰色为黄色,以此检验;
(2)pH=12的Na2CO3溶液,n(Na)=2n(C),c(OH-)=0.01mol/L;
(3)Fe2+、Cu2+等杂质,均可与碳酸钠反应;适量KMnO4将Fe2+转化为Fe(OH)3,由电子守恒计算;
(4)Cu2+浓度为0.002mol•L-1,转化为沉淀时c(OH-)=$\sqrt{\frac{K{\;}_{sp}}{c(Cu{\;}^{2+})}}$;
(5)“煅烧”反应生成ZnO、二氧化碳和水;

解答 解:由实验流程可知,含锌物料为原料,采用硫酸浸出锌,过滤除杂,得到滤液中含锌离子,与加入的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锌,最后焙解获得活性氧化锌.
(1)Na的焰色为黄色,则检验溶液中含有Na+,常用焰色反应,
故答案为:焰色反应;
(2)pH=12的Na2CO3溶液,由化学式可知,n(Na)=2n(C),则c(Na+)=2×0.51 mol/L=1.02 mol/L,c(OH-)=0.01mol/L,所以c(Na+):c(OH-)=102:1,
故答案为:102:1;
(3)溶解后得到酸性溶液,要调节溶液的pH至5.4,需要升高pH,故应加入Na2CO3 n(Fe2+)=0.009 mol,由电子得失守恒,则n(KMnO4)=$\frac{0.009mol}{(7-4)}$=0.003 mol,
故答案为:Na2CO3;0.003;
(4)Cu2+浓度为0.0002mol•L-1,c(Cu2+)•[c(OH-)]2=2×10-20时开始出现沉淀,c(OH-)=$\sqrt{\frac{K{\;}_{sp}}{c(Cu{\;}^{2+})}}$=$\sqrt{\frac{2×1{0}^{-20}}{0.0002}}$
=10-8 mol•L-1,pH=6,
故答案为:6;
(5)“煅烧”反应生成ZnO、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为ZnCO3•2Zn(OH)2•H2O$\frac{\underline{\;450℃-500℃\;}}{\;}$3ZnO+CO2↑+3H2O↑,
故答案为:ZnCO3•2Zn(OH)2•H2O$\frac{\underline{\;450℃-500℃\;}}{\;}$3ZnO+CO2↑+3H2O↑.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工艺流程的理解、阅读获取信息能力、对操作步骤的分析评价、物质的分离提纯、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等,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能力的考查,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知识、信息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碘盐”、“高钙牛奶”、“富硒营养品”等食用品中的碘、钙、硒是指单质
B.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单质
C.医疗上进行胃部造影前,患者服用的“钡餐”是BaCO3等不溶于水的物质
D.“酸可以除锈”、“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关系:溶液>胶体>浊液
B.胶体粒子很小,但不能通过半透膜
C.Fe(OH)3胶体带正电荷
D.向沸水中加入Fe(OH)3可制得Fe(OH)3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量取8.0mL 5.0mol•L-1H2SO4溶液,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取两份稀释后的H2SO4溶液各25m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Zn和Fe,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氢气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请计算:
(1)稀释后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0mol•L-1
(2)加入Fe的质量至少有0.6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铁矿石是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设杂质中不含铁元素和氧元素,且杂质不与H2SO4反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进行探究.

Ⅰ.铁矿石中含氧量的测定
①按如图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5.0g铁矿石放入硬质玻璃管中,装置B、C中的药品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均省略);
③从左端导气管口处不断地缓缓通H2,待C装置出口处H2验纯后,点燃A处酒精灯
④充分反应后,撤掉酒精灯,再持续通入氢气至完全冷却.
(1)装置C的作用为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进入B中,影响测定结果.
(2)测的反应后装置B增重1.35g,则铁矿石中氧的百分含量为24%.
Ⅱ.(1)步骤④中煮沸的作用是赶走溶液中溶解的过量的Cl2
(2)步骤⑤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
(3)下列有关步骤⑥的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df.
a.因为碘水为黄色,所以滴定过程中不需加指示剂
b.滴定过程中可利用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
c.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可以直接装液
d.锥形瓶不需要用待测液润洗
e.滴定过程中,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变化
f.滴定结束后,30s内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再读数
(4)若滴定过程中消耗0.5000mol•L-1KI溶液20.00mL,则铁矿石中铁的百分含量为70%.
Ⅲ.由Ⅰ、Ⅱ可以推算出该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5O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时,pH=10的NaOH溶液与pH=2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则两者恰好中和,溶液的pH=7
B.室温下,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l-)>c(NH4+)>c(H+)>c(OH-
C.室温下,pH=3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1:10混合后,溶液pH=7
D.室温下,在pH=11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可能为10-3mol/L或10-11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B.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NA
C.足量的铜与含有0.2molH2SO4的浓溶液共热可生成SO2为0.1NA
D.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液氨溶解金钠属后成为蓝色的导电能力很强的溶液,其颜色被认为是电子的氨合e-(NH3n引起的.若放置后,蓝色逐渐褪去,蒸发褪色后的溶液得到白色氨基钠(NaN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NH3=NaNH2+H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褪色的速率与逸出氢气的速率成正比
B.液氨中有如下平衡:2NH3=NH4++NH2-
C.液氨是一种非电解质,在水中才能电离
D.碱金属的液氨溶液是一种强还原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个水分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B.NA个氧气分子和NA个氮气分子的质量比为8:7
C.H2SO4的摩尔质量就是NA个硫酸分子的总质量
D.在标准状况下,0.5NA个氯气分子所占的体积为11.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