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Ⅰ:振荡后静置,溶液不再分层,且保持无色透明
B.实验Ⅱ:铁片最终完全溶解,且高锰酸钾溶液变无色
C.实验Ⅲ: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无明显变化
D.实验Ⅳ:当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让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现象

分析 A、装置图中苯难溶于水和水分层;
B、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
C、铜和稀硝酸发生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在广口瓶中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D、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到红褐色后制的氢氧化铁胶体.

解答 解:A.装置图中苯难溶于水和水分层,苯层棕红色;故A错误;
B.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阻止反应进行,铁片不能溶解,高锰酸钾溶液不变色,故B错误;
C.铜和稀硝酸发生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在广口瓶中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故C错误;
D.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到红褐色后制的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光线通过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基础实验操作,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实验的方法、步骤和使用的仪器,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已知:2NO2(g)═N2O4(g),N2O4为无色气体.
①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ACE.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2O4的同时生成2nmolNO2
B用NO2、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1的状态
C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②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2转化率的是BC(填字母)
A.减小NO2的浓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
(2)25℃时,1molN2H4(l)与足量N2O4(l)完全反应生成N2(g)和H2O(l),放612.5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2H4(l)+N2O4(l)=3N2(g)+4H2O(l)△H=-1225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少量的Ba(OH)2溶液滴加到NaHCO3溶液中:HCO3-+Ba2++OH-=BaCO3↓+H2O
B.0.01mol•L-1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
C.一定条件下,将0.5mol N2(g)和1.5molH2(g)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2NH3(g)△H=-38.6kJ•mol-1
D.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C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2CO(g)+O2(g)△H=+283.0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新制氯水呈现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存在氯气分子,在氯水中滴入数滴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氯水中存在H+,稍振荡,颜色褪色,说明氯水中存在次氯酸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虽然石墨有较好的导电性,但它不属于电解质
B.CaCO3、BaSO4都难溶于水,但它们都是电解质
C.酒精(纯净物)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酒精属于非电解质
D.实验测定液态HCl、固体KNO3均不能导电,所以HCl、KNO3均是非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棕黄色.用此溶液分别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几滴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3NaCl+Fe(OH)3↓,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
(3)取另一只小烧杯也加入20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乙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胶体和溶液.
(4)取乙烧杯中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HI溶液,边滴加边振荡,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加入电解质后,胶体发生聚沉.
②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H)3+3H+═Fe3++3H2O.
③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2Fe3++2I-═I2+2Fe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④用稀盐酸代替稀HI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变化现象①②(写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雾霾由多种污染物形成,其中包含颗粒物(包括PM2.5在内)、氮氧化物(NOx)、CO、SO2等.化学在解决雾霾污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mol-1
2NO(g)+O2(g)═2NO2(g)△H=-113.0kJ•mol-1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H=-41.8 kJ•mol-1.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5,则平衡常数K=1.8.
(2)用TiO2负载MoO3催化剂使有机物R催化脱硫,负载MoO3的量对反应脱硫率的影响如图1.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CD
A.负载MoO3的量越大,平衡常数越大
B.当反应时间小于0.5h,脱硫率为0
C.1.6h负载MoO3的量为10%和15%的脱硫率相等
D.0.5~1.2h时,负载MoO3的量越大,脱硫速率越大
(3)如图2是一种用NH3脱除烟气中NO的原理.

实验室制备NH3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该脱硝原理中,NO最终转化为H2O和N2(填化学式)当消耗1mol NH3和0.5molO2时,除去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4)NO直接催化分解(生成N2和O2)也是一种脱硝途径.在不同条件下,NO的分解产物不同.在高压下,NO在40℃下分解生成两种化合物,体系中各组分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写出NO分解的化学方程式3NO$\frac{\underline{\;高压\;}}{\;}$N2O+NO2
(5)NO2也可用Na2CO3溶液吸收NO2并生成CO2.已知9.2g NO2和Na2CO3溶液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0.1mol,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O2+CO32-=NO3-+NO2-+CO2;恰好反应后,使溶液中的CO2完全逸出,所得溶液呈弱碱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c(Na+)>c(NO3-)>c(NO2-)>c(OH-)>c(H+).
(6)如图4,我国科学家构建了一种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以苯酚(C6H6O)为燃料,同时消除酸性废水中的硝酸盐.电极a 的电极反应式为为C6H6O+11H2O-28e-=6CO2↑+28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如图为某试剂瓶上的标签,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1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时,下列物理量中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AC.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较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150mol•L-1的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8.2mL上述较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括号内填A表示“偏小”,填B表示“偏大”,填C表示“无影响”)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A.
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A.
c.配溶液用的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经干燥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氮元素可形成氰化物(含CN-)、叠氮化物(含N3-)、氰酸盐(含CNO-)、络合物等多种化合物.
(1)HCNO是一种弱酸,它的酸性类似于醋酸,微弱电离出H+和CNO-
①与CN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N2O或CO2或CS2或BeCl2(举1例),由此可推知CNO-的空间构型是直线型.
②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是N>O>C.
(2)叠氮化物、氰化物能与Fe3+及Cu2+及Co3+等形成络合物,如:[Co(N3)(NH35]SO4、Fe(CN)64-
①写出Co3+在基态时的核外电子排布式:[Ar]3d6
②[Co(N3)(NH35]SO4中钴的配位数为6; CN-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
(3)NaN3与KN3结构类似,前者的熔沸点高于后者,主要原因是前者的晶格能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