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实验Ⅰ:振荡后静置,溶液不再分层,且保持无色透明 | |
B. | 实验Ⅱ:铁片最终完全溶解,且高锰酸钾溶液变无色 | |
C. | 实验Ⅲ: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无明显变化 | |
D. | 实验Ⅳ:当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让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现象 |
分析 A、装置图中苯难溶于水和水分层;
B、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
C、铜和稀硝酸发生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在广口瓶中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D、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到红褐色后制的氢氧化铁胶体.
解答 解:A.装置图中苯难溶于水和水分层,苯层棕红色;故A错误;
B.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阻止反应进行,铁片不能溶解,高锰酸钾溶液不变色,故B错误;
C.铜和稀硝酸发生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在广口瓶中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故C错误;
D.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到红褐色后制的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光线通过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基础实验操作,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实验的方法、步骤和使用的仪器,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少量的Ba(OH)2溶液滴加到NaHCO3溶液中:HCO3-+Ba2++OH-=BaCO3↓+H2O | |
B. | 0.01mol•L-1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 | |
C. | 一定条件下,将0.5mol N2(g)和1.5molH2(g)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2NH3(g)△H=-38.6kJ•mol-1 | |
D. |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C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2CO(g)+O2(g)△H=+283.0 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虽然石墨有较好的导电性,但它不属于电解质 | |
B. | CaCO3、BaSO4都难溶于水,但它们都是电解质 | |
C. | 酒精(纯净物)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酒精属于非电解质 | |
D. | 实验测定液态HCl、固体KNO3均不能导电,所以HCl、KNO3均是非电解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