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两元素相邻,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也是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C>D>E,三者形成的简单离子中D离子的半径最小
B.元素A所形成的氢化物常温下一定为气态
C.元素C、D、E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
D.元素B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分析 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说明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C最外层电子数为2,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说明B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3-6-2=5,则B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2+5=7,为N元素,E的原子序数最大,应为S元素,则C应为Mg元素,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即2+6=8,则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5=3,应为Al元素,A、B两元素相邻,则A应为C元素,结合元素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解答该题.

解答 解: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说明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C最外层电子数为2,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说明B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3-6-2=5,则B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2+5=7,为N元素,E的原子序数最大,应为S元素,则C应为Mg元素,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即2+6=8,则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5=3,应为Al元素,A、B两元素相邻,则A应为C元素,则A为C元素,B为N元素,C为Mg元素,D为Al元素,E为S元素,
A.C应为Mg元素,D为Al元素,E为S元素,同周期从左到右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C>D>E;离子中硫离子的电子层数最多,镁离子和铝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越大半径越小,所以铝离子的半径最小,故A正确;
B.元素C所形成的氢化物中,如C原子数大于4个,则为液态或固态,故B错误;
C.S可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故C错误;
D.如为HNO2,则为弱酸,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本题时,正确推断元素的种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元素周期律的把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将一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取出洗涤、干燥、称量.与厚铜片相比质量变化正确的有(  )
①醋酸  ②甲醇  ③石灰水.
A.①变轻,②变重,③不变B.①变轻,②不变,③变重
C.①变轻,②不变,③不变D.①变重,②不变,③变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1)写出下列物质或微粒的电子式
①CO2②KCl(3)H2O2
(2)CO2的结构式O=C=O;
(3)KOH中含有的化学键离子键和极性键,晶体类型是离子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  )
A.2-甲基丁烷B.2-乙基丁烷
C.3-甲基丁烷D.1,3,3-三甲基丙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甲、乙两种金属:①甲比乙容易与H2O反应;②甲单质能与乙的阳离子发生置换反应;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④与某非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失去的电子数目比乙多;⑤甲与乙作为电极材料,盐酸做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甲为正极.能说明甲比乙的金属性强的是(  )
A.①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燃煤能排放大量的CO、CO2、SO2,PM2.5(可入肺颗粒物)污染也跟冬季燃煤密切相关.SO2、CO、CO2也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气体,对它们的合理控制、利用是优化我们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
(1)如图所示,利用电化学原理将SO2 转化为重要化工原料C,若A为SO2,B为O2,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e-+2H2O=4H++SO42-
(2)有一种用CO2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CO2+3H2?CH3OH+H2O
已知:CO2(g)+3H2(g)?CH3OH(g)+H2O(g)△H=-a kJ•mol-1
2H2(g)+O2(g)=2H2O(g)△H=-b kJ•mol-1
H2O(g)=H2O(l)△H=-c kJ•mol-1
CH3OH(g)=CH3OH(l)△H=-d kJ•mol-1
则表示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3/2O2(g)=CO2(g)+2H2O )△H=-($\frac{3}{2}$c+2d-a-b)kJ•mol-1
(3)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COH2OH2CO
1650421.62.46
2900210.41.63
3900abcdt
①实验2条件下平衡常数K=0.17,该反应的△H<0(填“>”或“<”).
②实验3中,若平衡时,CO的转化率大于水蒸气,则$\frac{b}{a}$的值>1(填具体值或取值范围).
③实验4,若900℃时,在此容器中加入CO、H2O、CO2、H2均为1mol,则此时V>V(填“<”,“>”,“=”).
④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A.
A.CO2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和CO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B.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
D.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铁、铬、钒、镨(Pr)等金属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铬是一种硬而脆、抗腐蚀性强的金属,常用于电镀和制造特种钢.基态Cr原子中,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为N,该能层上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16,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
(2)用Cr2O3作原料,铝粉作还原剂的铝热法可生成铬.该反应是一个自发放热反应,由此可判断Cr-O键和Al-O键中Al-O键更强.研究发现气态氯化铝分子式为Al2Cl6,分子中存在配位键,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则固态氯化铝晶体类型是分子晶体.
(3)V2O5是一种常见的催化剂,在合成硫酸、硝酸、邻苯二甲酸酐、乙烯、丙烯中,均使用V2O5作催化剂.V2O5的结构式如图1所示,则V2O5分子含6个σ键和4个π键.丙烯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sp3
(4)PrO2晶体结构与CaF2相似,PrO2晶胞中Pr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PrO2的晶胞中含有8个氧原子,Pr的配位数为8.
(5)FeS2的晶体中的Fe2+离子的排列方式如图2所示.

①每个Fe2+周围最近的等距离的S22-离子有6个.
②已知FeS2的晶胞参数是a0=0.54nm,它的密度为5.06g•cm-3(列式并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一种石墨烯锂硫电池(2Li+S8═Li2S8)工作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B电极为正极
B.A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Li++S8+2e-═Li2S8
C.每生成1molLi2S8转移0.25 mol电子
D.给该电池充电时,A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用蒸馏的方法来分离甲苯、溴苯和辛烷的混合物
②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重整可得到芳香烃
③裂化汽油可使溴水褪色
④裂解的目的是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等气态烯烃
⑤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
⑥1-氯丙烷和的水解反应均有醇生成.
A.全都正确B.除⑤C.除⑥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