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Ⅰ.如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略去).已知D、E、Z是中学化学常见单质,其他都是化合物.Z、Y是氯碱工业产品.D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且D的硫酸盐可作净水剂.E为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除反应①外,其他反应均在水溶液中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晶体的熔点282℃、沸点315℃,加热至100℃左右会升华,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则A晶体属于
 
晶体,升华时克服的作用力类型是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若将C溶于稀硝酸中,试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Ⅱ.短周期元素X、Y、Z、T、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T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
(1)X、Y、Z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写离子符号).
(2)T、W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
 
(填化学式).
(3)Y17Z12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在Ar的保护下,将Y、Z的单质在一定温度下熔炼可制得该材料.该贮氢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Y17Z12+17H2=17YH2+12Z.生成的混合物(用M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可释放出H2
①熔炼制备该材料时通入Ar的目的是
 

②在足量的6.0mol/L的盐酸中,M能完全释放出H2.36.6gY17Z12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物M与足量上述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
专题:推断题
分析:Ⅰ.图中D、E、Z是单质,其余均是化合物.且知E为日常常用金属;D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C+D=E+F是置换反应,推断高温下为铝热反应,推断D为Al,E为Fe,F为Al2O3;Z、Y是氯碱工业的产品,由图中Al、Al2O3和Y反应可推断,Y为NaOH;得到Z为Cl2,X为HCl,反应均在水溶液中进行,所以推断得到G为NaAlO2,M为AlCl3,B为FeCl2,A为FeCl3,则C为Fe3O4,然后结合物质的性质及化学反应原理来解答;
Ⅱ.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O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故W为S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故Y处于第三周期,故Y为Mg元素,T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T为Si元素,则Z为Al,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Ⅰ.图中D、E、Z是单质,其余均是化合物.且知E为日常常用金属;D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C+D=E+F是置换反应,推断高温下为铝热反应,推断D为Al,E为Fe,F为Al2O3;Z、Y是氯碱工业的产品,由图中Al、Al2O3和Y反应可推断,Y为NaOH;得到Z为Cl2,X为HCl,反应均在水溶液中进行,所以推断得到G为NaAlO2,M为AlCl3,B为FeCl2,A为FeCl3,则C为Fe3O4
(1)FeCl3晶体的熔点282℃、沸点315℃,加热至100℃左右会升华,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应为分子晶体,升华时克服的作用力类型为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故答案为:分子;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2)反应①为铝热反应,方程式为8Al+3Fe3O4
 高温 
.
 
4Al2O3+9Fe,反应③为Fe3O4和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Fe2++2Fe3++4H2O,若将Fe3O4溶于稀硝酸中,因含有+2价铁,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3O4+28HNO3=9Fe(NO33+NO↑+14H2O,
故答案为:8Al+3Fe3O4
 高温 
.
 
 4Al2O3+9Fe;Fe3O4+8H+=Fe2++2Fe3++4H2O;3Fe3O4+28HNO3=9Fe(NO33+NO↑+14H2O;
Ⅱ.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O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故W为S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故Y处于第三周期,故Y为Mg元素,T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T为Si元素,则Z为Al,
(1)O2-、Mg2+、Al3+ 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则离子半径越小,应为O2->Mg2+>Al3+,故答案为:O2->Mg2+>Al3+
(2)非金属性S>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则H2S较稳定,故答案为:H2S;
(3)①Mg、Al 是活泼金属易被氧化,故熔炼制备镁铝合金(Mg17Al12)时常需通入氩气作保护气,目的是防止Mg、Al被空气氧化,
故答案为:防止Mg、Al被空气氧化;
②36.6gMg17Al12的物质的量为
36.6g
732g/mol
=0.05mol,反应的方程式为Mg17Al12+17H2═17MgH2+12Al,根据方程式知,1molMg17Al12完全吸氢后生成17molMgH2和12molAl,根据原子守恒知与酸反应后吸收的氢气完全被放出,吸收的氢气的物质的量是17mol,镁与盐酸完全反应放出n(H2)=n(Mg)=17mol,12mol铝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的n(H2)=1.5n(Al)=18mol,所以共放出n(H2)=17mol+17mol+18mol=52mol,
则36.6gMg17Al12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0.05×52mol×22.4/mol=58.24L,
故答案为:58.24.
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转化关系推断物质为解答的关键,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半径大小比较以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知识,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纤维素、油脂、PVC、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油脂的皂化和硬化都是取代反应
C、饱和Na2SO4、CuSO4溶液均可用于蛋白质的盐析
D、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告诫我们“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回顾苯的结构的探索历程,曾有人提出两种立体结构就上述两种立体结构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苯的结构为(Ⅰ),则在下列项目中它与苯的凯库勒式结构不同的是
 

A.一氯代物种数                B.二氯代物种数
C.与溴水的作用                D.燃烧时烟的浓度
(2)若苯的结构为(Ⅰ),则能解释下列说法中的
 

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苯的邻位二氯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
C.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3)若苯的结构为(Ⅱ),则苯
 
(填“能”或“不能”)使溴水反应褪色?若能,请写出一个可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认为不能,请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4g NaOH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此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取出10mL此溶液,其中含NaOH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①Cu;②液态氯化氢;③干冰;④石墨;⑤BaSO4;⑥熔融氢氧化钠;⑦稀硫酸;⑧冰醋酸;⑨乙醇;⑩固体氯化钠.其中:
(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4)能够导电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据报道,2005年3月29日晚6时许,京沪高速淮安段,一辆由山东开往上海方向的槽罐车与一辆迎面驶来的解放牌大货车相撞后翻倒在地,槽罐车上满载的约32吨液态氯气快速泄漏.泄露出的氯气迅速向周围的村庄蔓延,所到之处草木枯黄、大片作物被毁.中毒死亡者达28人,另有350多人入院治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应该往哪里撤离?(山坡上/低洼处)
 

(2)如果你当时在距离出事地点较近的学校或家中,如何利用一些现成物质来制作简易的“防毒面具”?
 

(3)消防官兵赶到现场处理,他们先把泄漏的氯气钢瓶投入一盛有某物质水溶液的水缸中,该物质为
 
,其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5.0L NaCl溶液和3.0L BaCl2溶液混合,设混合后总体积为8.0L,并测得Na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0mol?L-1,BaCl2物质的量浓度为0.30mol?L-1,则Cl-物质的量浓度为
 
,混合前NaCl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BaCl2溶液中Ba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苯与溴发生反应并进行产物检验的反应装置,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装置中的冷凝管“左低右高”的放置目的是
 
,整套实验装置中能防止倒吸的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反应A+B═2C,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mol A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断裂1mol B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 C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1mol A所含化学能为E1kJ,1mol B所含化学能E2kJ,1molC 所含化学能E3kJ.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若Q1+Q2>Q3,则反应为放热反应
B、若Q1+Q2<2Q3,则反应为放热反应
C、若E1+E2>E3,则反应为放热反应
D、若E1+E2>E3,则反应为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