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利用如图所示的有机物X可生产S-诱抗素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 X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mol NaOH
B.Y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X可以发生氧化、取代、酯化、加聚、缩聚反应,并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盐
D.X结构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分析 A.羧基、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和酚羟基、酚羟基、二肽水解生成的羧基都能和NaOH溶液反应;
B.Y中含有碳碳双键,但不含酚羟基;
C.X中含有羰基、碳碳双键、羧基、醇羟基、肽键、酯基、酚羟基、氨基,具有酮、烯烃、羧酸、醇、二肽、酯、酚、胺的性质;
D.连接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C原子为手性碳原子.

解答 解:A.羧基、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和酚羟基、酚羟基、二肽水解生成的羧基都能和NaOH溶液反应,所以1mol X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5mol NaOH,故A错误;
B.Y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但不含酚羟基,所以不能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B错误;
C.X中含有羰基、碳碳双键、羧基、醇羟基、肽键、酯基、酚羟基、氨基,具有酮、烯烃、羧酸、醇、二肽、酯、酚、胺的性质,所以能发生氧化、取代、酯化、加聚、缩聚反应,并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盐,故C正确;
D.连有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则X中只有与-OH相连的C为手性碳原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官能团及其性质,注意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熟悉常见的官能团及醇、烯烃、羧酸、酯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选项D为解答的难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下列A~I九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在常温下为黑色固体单质,常温下C、E、F都是无色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固体名称干冰;2Na2O2+2CO2=2Na2CO3+O2;,F的化学式是O2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2SO4(浓)$\frac{\underline{\;\;△\;\;}}{\;}$2SO2↑+CO2↑+2H2O.
(3)G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O32-+2H+=CO2↑+H2O;.E转变为H和I的离子方程式是SO2+Cl2+2H2O═4H++2Cl-+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请完成下列填空,每空2分.
(1)标准状况下,11.2LCO2的物质的量0.5 mol,质量22g,含NA或6.02×1023个氧原子.(已知:CO2 相对分子质量为44)
(2)某BaCl2溶液100mL,其中含1.204×1023个Cl-,求n(BaCl2)=0.1mol,溶液中c(Ba2+)=1mol/L
(3)某学生欲用12mol•L-1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60mol/L的稀盐酸.该学生需要量取25 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4)在 200mL 0.5mol/L H2SO4 溶液中,c(H+)=1mol/L,溶质的质量是9.8g.此溶液中含 n(H+)=0.2mol (已知H2SO4 相对分子质量为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某温度下,反应CIF(g)+F2(g)?CI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IF的转化率增大
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IF3的产率提高
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①蔗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
②油脂在NaOH稀溶液中发生皂化反应后,静置不分层,说明水解完全
③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④蛋白质遇硫酸钠、硫酸铜溶液均会发生变性
⑤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白醋溶液可以检验加碘盐中的碘
⑥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从海水中制取镁、钾、溴及其化工产品,是在传统海水制盐工业上的发展.Br2和Mg等两种单质都可以从海水中提取,下图为提取它们的步骤:

请回答:
Ⅰ.从海水中提取的溴占世界年产量的$\frac{1}{3}$,上述流程中的空气吹出法就是用于工业规模海水提溴的常用方法.
(1)制取Br2时,第一次通入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2Cl-+Br2
(2)吸收塔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r2+SO2+2H2O═4H++SO42-+2Br-
由(1)、(2)可知,SO2、Cl2、Br2三种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2>Br2>SO2(用“>”表示).
Ⅱ.镁及其合金是用途很广泛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就是从海水中按上述流程提取的.
(1)上述流程中为了使MgSO4完全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以选用NaOH(写化学式).
(2)加入试剂②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g(OH)2+2H+═Mg2++2H2O.
(3)步骤①包括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Ⅲ.上述流程在生产溴和镁的同时还可以制得其它化工产品,比如制备耐火材料氧化镁和盐酸.生产方法是:将氯化镁晶体(MgCl2•6H2O)加热到523°C以上,该晶体可以分解得到耐火材料氧化镁和两种气态化合物,其中一种气体常温下为无色液体.MgCl2•6H2O在523°C以上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2•6H2O$\frac{\underline{\;523℃\;}}{\;}$MgO+2HCl↑+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导电 
②爆炸 
③缓慢氧化 
④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 
⑥工业制O2 
⑦白磷转化为红磷 
⑧久置浓硝酸变黄 
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A.②③④⑦⑧⑨B.③④⑤⑦⑧C.②③⑥⑦⑨D.④⑤⑥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由乙烯为原料合成聚乙烯nCH2═CH2
(2)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反应Br2+CH2=CH2→BrCH2-CH2Br
(3)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4)苯和浓硝酸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
A.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酸溶液的pH,测定值偏大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C.用标准酸液滴定未知碱液时,若酸式滴定管未润洗,则测定结果偏大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结果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