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乙氧基萘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熔点5.5℃,沸点267.4℃.1-乙氧基萘常用作香料,也可作为合成其他香料的原料.实验室制备1-乙氧基萘的过程如下:
(1)将72g 1-萘酚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加入5mL浓硫酸混合.将混合液置于如图所示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实验中使用过量乙醇的原因是提高1-萘酚的转化率.烧瓶上连接长直玻璃管的主要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2)反应结束,将烧瓶中的液体倒入冷水中,经处理得到有机层.为提纯产物有以下四步操作:①蒸馏;②水洗并分液;③用10%的NaOH溶液碱洗并分液;④用无水氯化钙干燥.正确的顺序是A(填字母代号).
A.③②④①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
(3)蒸馏时所用的玻璃仪器除了酒精灯、冷凝管、接收器、锥形瓶外还有温度计、蒸馏烧瓶.
(4)实验测得1-乙氧基萘的产量与反应时间、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时间延长、温度升高1-乙氧基萘的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1-萘酚被氧化、温度高乙醇大量挥发或温度高发生副反应.
(5)用金属钠可检验1-乙氧基萘是否纯净,简述实验现象与加入金属钠有气泡生成则产物不纯,无气泡生成则产物纯净.

分析 (1)依据化学反应的方向分析,加入乙醇过量会提高高1-萘酚的转化率;长玻璃管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提高乙醇原料的利用率;
(2)提纯产物用10%的NaOH溶液碱洗并分液,把硫酸洗涤去,水洗并分液洗去氢氧化钠,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并过滤,吸收水,控制沸点通过蒸馏的方法得到;
(3)依据蒸馏装置分析选择仪器;
(4)时间延长、温度升高,1-乙氧基萘的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酚羟基被氧化,乙醇溶解等;
(5)用金属钠检验1-乙氧基萘是否纯净,依据钠和酚羟基反应生成氢气分析判断.

解答 解:(1)将72g1-萘酚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加入5mL浓硫酸混合,将混合液置于如图1所示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实验中使用过量乙醇的原因是提高1-萘酚的转化率或作溶剂;乙醇易挥发,烧瓶上连接长直玻璃管的主要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乙醇的利用率,
故答案为:提高1-萘酚的转化率;冷凝回流,提高原料乙醇的利用率;
(2)提纯产物用10%的NaOH溶液碱洗并分液,把硫酸洗涤去,水洗并分液洗去氢氧化钠,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并过滤,吸收水,控制沸点通过蒸馏的方法得到,实验的操作顺序为:③②④①;
故答案为:A;
(3)蒸馏装置所用的玻璃仪器除了酒精灯、冷凝管、接收器、锥形瓶外还有温度计、蒸馏烧瓶,
故答案为:温度计、蒸馏烧瓶;
(4)图象分析可知,时间延长、温度升高,1-乙氧基萘的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酚羟基被氧化,乙醇易挥发易溶解,易发生副反应导致产量减小,
故答案为:1-萘酚被氧化;温度高乙醇大量挥发或温度高发生副反应;
(5)用金属钠检验1-乙氧基萘是否纯净,钠和酚羟基反应生成氢气,取少量经提纯的产品于试管A中,加入金属钠若无气泡产生,则产品纯净;若有气泡产生,则产品不纯,
故答案为:加入金属钠有气泡生成则产物不纯,无气泡生成则产物纯净.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性质类推分析判断,官能团的性质应用是解题关键,实验基本操作和物质性质的熟练掌握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分子晶体中如果不是由于分子本身形状的影响,它的晶体将取密堆积结构,原因是分子晶体中(  )
A.分子间作用力无一定方向性B.占据晶格结点的微粒是原子
C.化学键是共价键D.三者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溴苯是一种用来合成医药、农药的重要原料,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装置(A、B、C三种装置)制取溴苯.请仔细分析三套装置,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制备溴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装置A和装置C中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导出HBr)兼冷凝(冷凝苯和溴蒸气);
(3)A中存在加装药品和及时密封的矛盾,因而在实验中易造成的不良结果是Br2和苯的蒸气逸出,污染环境;
(4)B中采用了双球吸收管,其作用是吸收反应中随HBr气体逸出的Br2和苯蒸气;反应后双球管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CCl4由无色变为橙红色;双球管内液体不能太多,原因是液体太多会被气体压入试管中;
(5)若B中装有AgNO3溶液的试管现象为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或者将AgNO3溶液改为紫色石蕊溶液,若现象为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也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硝酸锌常用于工业电镀、媒染剂等,用粗锌[含少量Zn2(OH)2CO3、Fe和Cu]和硝酸为原料制备硝酸锌的实验流程如图1.活泼金属(如Zn、Fe、Mg等)与不同浓度HNO3溶液反应时主要还原产物不同.如图2是Fe与不同浓度HNO3溶液反应时的主要还原产物.
(1)滤渣的成分是Fe、Cu、Zn(填化学式). 
(2)Zn2(OH)2CO3与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OH)2CO3+4H+=2Zn2++CO2↑+3H2O. 
(3)酸溶过程锌与硝酸反应生成NH4+的离子方程式为4Zn+10H++NO3-=4Zn2++NH4++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中和5mL某H2SO4溶液,用去0.5mol/L NaOH溶液25mL,求该H2SO4溶液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碘酸钾是一种白色结晶,无臭无味,酸性条件下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与氢碘酸、二氧化硫等还原性物质作用,被还原为单质碘;在碱性介质中,碘酸钾能被氯气、次氯酸盐等氧化为高碘酸钾.碘酸钾在常温下稳定,加热至560℃开始分解.工业生产碘酸钾的流程如图,在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I2+11KClO3+3H2O═6KH(IO32+5KCl+3Cl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反应器发生的反应中,转移电子总数为60e-
(2)步骤②中,用硝酸而不用HI,其原因可能是HI具有还原性,能将已生成的碘酸氢钾还原;
(3)步骤③要保持溶液微沸1小时以完全排出氯气,排出氯气的原因为Cl2及Cl2与KOH反应生成的KClO,能将KIO3氧化成KIO4
(4)实验中涉及两次过滤,在实验室进行过滤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
(5)步骤⑧用氢氧化钾调节溶液的p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OH+KH(IO32=2KIO3+H2O;
(6)参照下表碘酸钾的溶解度,步骤得到碘酸钾晶体,你建议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温度/℃01020406080
KIO3 g/100g水4.606.278.0812.618.32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A物质存在如下转化过程:

经测定Mr(A)=58.
已知2HCHO+NaOH$\stackrel{OH-}{→}$CH3OH+HCOONa,试根据以上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OHCCHO.
(2)对于HOCH2COOH的说法正确的是AC;
A.能与NaHCO3反应,并能使NaOH酚酞溶液褪色
B.能发生消去反应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1mol该物质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11.2L气体(标准状况下)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2HOCH2COOH$→_{△}^{浓硫酸}$+2H2O;
(4)C的结构简式为
(5)以CH2=CH2为原料合成A,请设计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及溶剂任选).
已知:R-Cl$→_{△}^{OH-/H_{2}O}$R-OH
注:合成路线的书写格式参照如下示例流程图
CH2=CH2$→_{催化剂/△}^{H_{2}O}$CH3CH2OH$→_{Cu/△}^{O_{2}}$CH3CH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氮氧化物(NOx)种类很多,包括N2O、NO、NO2、N2O3、N2O4和N2O5等多种化合物,其中NO和N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

(1)向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和1mol O2发生反应Ⅰ:2NO(g)+O2(g)?2NO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
①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N,Q两点的速率大小关系为vN大于vQ(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M和N两点时,该反应平衡常数KM大于KN
③列式计算该反应在图中N点的平衡常数K=2(MPa)-1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反应Ⅱ:NO(g)+NO2(g)?N2O3(g)△H>0,假设某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v1)小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2,正确的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以下物质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配有玻璃塞的细口瓶中
D.氢氟酸保存在塑料试剂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