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800℃时,a、b、c三种气态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由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a是反应物B.正反应是一个体积扩大的反应
C.若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D.若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减小

分析 根据图象可知,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2个单位,b的浓度增大2个单位,c的浓度增大1个单位,据此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a(g)?2b(g)+c(g),据此结合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进行解答.

解答 解:根据图象可知,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2个单位,b的浓度增大2个单位,c的浓度增大1个单位,据此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a(g)?2b(g)+c(g),
A.根据分析可知,a为反应物,故A正确;
B.该反应中,反应物总体积为2,生成物总体积为3,则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故B正确;
C.根据图象无法判断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则无法判断温度对a的转化率的影响,故C错误;
D.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后平衡向着逆向移动,则a的转化率减小,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及其影响,题目难度不大,根据图象数据确定该反应方程式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下表是某地区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根据此表,结合初中化学和生物学科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配料表精制海盐、碘酸钾
含碘量20~40mg/kg
卫生许可证号××卫碘字(1999)第001号
分装日期见封底
储藏方法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1)要在食盐中加碘,是因为碘是人体内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缺碘会引起疾病.在人体中,碘是属于微量(选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2)食盐中加碘,这碘指的是元素(填元素、原子或单质).
(3)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
(4)根据含碘盐的食用方法可推测碘元素的化学性质,碘酸钾在受热时是分解(容易还是不容易)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居里夫人因对Ra(镭)元素的研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人们在测定物质放射性时通常用${\;}_{88}^{226}$Ra作为标准.下列有关${\;}_{88}^{226}$R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_{88}^{226}$Ra的质量数为226,在数值上等于该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B.Ra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ⅡA族
C.${\;}_{88}^{226}$Ra元素的金属性比Mg的强
D.R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用于分离两种互不溶性液体的实验操作是(  )
A.萃取B.过滤C.分液D.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微粒符号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质量数
(1)${\;}_{19}^{40}$K1940
(2)1618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三种单质A、B、C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甲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也是工业上制取A的主要原料.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单质CH2,化合物甲Al2O3
(2)写出A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乙和C的化学方程式2Al+2H2O+2NaOH=2NaAlO2+3H2↑.
(3)写出丁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 NH4+
(4)写出上述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并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A、B是两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均具有漂白性.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填空.

(1)写出A~F各物质的化学式:
ACl2,BSO2,CH2SO4,DHCl,EBaSO3,FBaSO4
(2)写出A、B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SO2+2H2O═4 H++SO42-+2 Cl-
(3)写出C与Ba(OH)2恰好完全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H2SO4+Ba(OH)2═Ba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将19.5g锌粉加入到2L的0.100mol•L-1 MO2+ 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
A.MB.M2+C.M3+D.M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汽车尾气是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研究控制汽车尾气成为保护环境的首要任务.
(1)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发生反应:N2(g)+O2(g)?2NO(g),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T℃时,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6.5molN2和7.5molO2,在5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容器中NO的物质的量是5mol.
①5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υ (NO)=0.2mol/(L.min);在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25
②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的过程中,容器中下列各项发生变化的是cd(填序号).
a.混合气体的密度         b.混合气体的压强
c.正反应速率             d.单位时间内,N2和NO的消耗量之比
(2)H2或CO可以催化还原NO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已知:N2(g)+O2(g)=2NO(g)△H=+180.5kJ•mol-1
2H2(g)+O2(g)=2H2O(l)△H=-571.6kJ•mol-1
则H2(g)与NO(g)反应生成N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2NO(g)=N2(g)+2H2O(l)△H=-752.1 kJ•mol-1
(3)当质量一定时,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图1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
2NO(g)+2CO(g)?2CO2(g)+N2(g) 中c(NO)随温度(T)、催化剂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该反应的△H<0 (填“>”或“<”).
(4)图2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ACD
A.电子由锌片沿导线到铜片上
B.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
C.反应中,盐桥中K+会移向CuSO4溶液
D.反应后铜片质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