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将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于100mL密度为1.40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O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恰好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
(1)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2)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mol/L;
(3)NO2和NO的物质的量的比是9:1;
(4)得到25.4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900mL.

分析 (1)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为氢氧化铜、氢氧化镁,故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25.4g-15.2g=10.2g,根据n=$\frac{m}{M}$计算氢氧根的物质的量,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金属提供的电子物质的量等于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令铜、镁合金中Cu、M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提供的电子物质的量与二者质量之和列方程计算x、y的值,据此解答;
(2)根据c=$\frac{1000ρω}{M}$计算该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3)根据n=$\frac{V}{{V}_{m}}$计算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互为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xmol,根据电子转移列放出计算;
(4)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等于反应后溶液中硝酸钠的物质的量,根据氮元素守恒计算硝酸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V=$\frac{n}{c}$计算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解答 解:(1)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为氢氧化铜、氢氧化镁,故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25.4g-15.2g=10.2g,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frac{10.2g}{17g/mol}$=0.6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金属提供的电子物质的量等于氢氧根的物质的量,设铜、镁合金中Cu、M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
则:$\left\{\begin{array}{l}{2x+2y=0.6}\\{64x+24y=15.2}\end{array}\right.$,
解得:x=0.2\y=0.1,故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0.2mol:0.1mol=2:1,
故答案为:2:1;
(2)该浓硝酸密度为1.40g/mL、质量分数为63%,故该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1000×1.40×63%}{63}$mol/L=14mol/L,
故答案为:14mol/L;
故答案为:14mo/L;
(3)NO2和NO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frac{11.2L}{22.4L/mol}$=0.5mol,设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NO的物质的量为(0.5-x)mol,
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x×1+(0.5-x)×3=0.6,解得:x=0.45,则NO的物质的量为:0.5mol-0.4mol=0.05mol,
所以NO2和NO的物质的量的比是0.45mol:0.05mol=9:1,
故答案为:9:1;
(4)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等于反应后溶液中硝酸钠的物质的量,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硝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1L×14mol/L-0.5mol=0.9mol,故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frac{0.9mol}{1mol/L}$=0.9L=900mL,
故答案为:900.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反应的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中等,理解反应发生的过程是关键,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注意根据守恒思想进行的解答,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磷元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P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
(2)四(三苯基膦)钯分子结构如图1:

P原子以正四面体的形态围绕在钯原子中心上,钯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判断该物质在水中溶解度并加以解释不易溶于水,水为极性分子,四(三苯基膦)钯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分子极性不相似,故不相溶.该物质可用于图2所示物质A的合成:
物质A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sp2、sp3;一个A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为3.
(3)在图3中表示出四(三苯基膦)钯分子中配位键:
(4)PCl5是一种白色晶体,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热可在148℃液化,形成一种能导电的熔体,测得其中含有一种正四面体形阳离子和一种正六面体形阴离子,熔体中P-Cl的键长只有198nm和206nm两种,这两种离子的化学式为PCl4+和PCl6-;正四面体形阳离子中键角小于PCl3的键角原因为两分子中P原子杂化方式均为sp3杂化,PCl3分子中P原子有一对孤电子对,PCl4+中P没有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力;该晶体的晶胞如右图4所示,立方体的晶胞边长为a pm,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体的密度为$\frac{4.17×1{0}^{32}}{{N}_{A}{a}^{3}}$  g/cm3
(5)PBr5气态分子的结构与PCl5相似,它的熔体也能导电,经测定知其中只存在一种P-Br键长,试用电离方程式解释PBr5熔体能导电的原因PBr5=PBr4++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下列环境问题与产生的主要原因不相符的是(  )
①“臭氧空洞”主要是大量使用氟氯代烃等引起的
②“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NO2等引起的
③“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
④“白色污染”主要是由聚乙烯塑料等引起的.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全部D.只有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船舶的外壳装上镁合金或锌块保护钢铁设备被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B.赤潮、白色污染、绿色食品中的“赤”“白”“绿”均指相关物质的颜色
C.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D.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向下列溶液中逐渐通入SO2,一直不产生沉淀的是(  )
A.Ca(OH)2溶液B.浓的CaCl2溶液C.Ba(NO32溶液D.H2S的水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各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含3mol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1mol二氧化硫:3ClO-+H2O+SO2═2HClO+SO4-+Cl-
B.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2HCO3-+Ca2++2OH-═CaCO3↓+2H2O+CO3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得到中性溶液Ba2++OH-+H++SO42-═BaSO4↓+H2O
D.50mL1mol/L的FeI2溶液中通入0.05molCl2:2Fe2++2I-+2Cl2═2Fe3++I2+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NaClO和KAl(SO42都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均可应用于造纸业.
(1)NaClO溶液pH>7,原因是(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ClO-+H2O?HClO+OH-
(2)根据NaClO的性质推测,在纸浆中加入NaClO溶液的目的是漂白纸浆.
(3)某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饱和NaClO和KAl(SO42溶液混合反应的实验.
①打开活塞向烧瓶中加入饱和KAl(SO42溶液,产生大量的白色胶状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3++3ClO-+3H2O═3HClO+Al(OH)3↓.
②将烧瓶中的混合液在阳光照射下,不久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充分反应后集气瓶中气体能使带余烬的木条复燃.写出在光照下混合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HClO$\frac{\underline{\;光照\;}}{\;}$2H2O+2Cl2↑+O2↑.
(4)若将V1 mL 0.1mol/L KAl(SO42溶液和V2mL 0.1mol/LBa(OH)2溶液混合.当产生沉淀物质的量最多时,V1:V2=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
B.H2CO3是弱酸,故Na2CO3是弱电解质
C.Fe3O4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D.2.4 g Mg无论与O2还是与N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1.5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标准状况下为11.2升,则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是(  )
A.锌与镁B.铁与锌C.铝与铁D.镁与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