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写出图中序号①~④仪器的名称:
   
 
;②
 
;   ③
 
;④
 

(2)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
 
.(填仪器序号)
(3)分离碘水中的碘应先选择装置
 
(填装置序号) 进行操作A,再选装置进行
 
 操作.进行操作A时,需在碘水中加一试剂,在选择试剂时,下列性质你认为哪些性质是必需的:
 
(填序号).
①常温下为液态  ②I2在其中溶解程度大  ③与水互溶程度小  ④密度要比水大
(4)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1),现欲用此硫酸配制配制成浓度为0.50mol?L-1的稀硫酸100mL.

①所需仪器除烧杯、量筒玻棒外还需
 
 

②所取浓硫酸的体积为
 
mL.
③下列操作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移液时洗涤烧杯2-3次,将洗涤液倒入容量瓶中
B.定容时俯视
C.定容时仰视
D.颠倒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但未加水至刻度线
(5)若操作全部正确,最后所得的溶液应存放在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请你帮助写一张标签(如图2).
考点: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专题:实验题
分析:(1)由常见仪器的名称及图中装置分析;
(2)(2)能用来盛放液体,且有活塞的仪器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3)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分离,然后通过蒸馏操作分离四氯化碳和碘单质;
(4)①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选用仪器;
②根据c=
1000ρw
M
计算出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再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出需要浓硫酸的体积;
③根据c=
n
V
及各实验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判断误差;
(5)盛放溶液的试剂瓶需要标明溶剂名称、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
解答: 解:(1)(1)由图可知,①为圆底烧瓶,②为冷凝管,③为分液漏斗,④为容量瓶,
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分液漏斗;容量瓶;
(2)容量瓶和分液漏斗能用来盛放液体,且有活塞,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故答案为:③④;
(3)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在水中大,并且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接着可用分液方法将两层液体分开,然后通过蒸馏存在分离四氯化碳和碘单质;萃取时所用萃取剂应满足I2在其中溶解度比水中大,且与水互不相溶,所以①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II; 蒸馏;①②③;
(4)①操作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10mL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用玻璃棒搅拌,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2-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盖好瓶塞颠倒摇匀,
所以需要的仪器为: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10mL量筒、100mL容量瓶,还缺少胶头滴管和1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②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c=
1000×1.84×98%
98
mol/L=18.4mol/L,
配制100mL 0.5mol/L的稀H2SO4,需选择100mL容量瓶,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来计算浓硫酸的体积,设浓硫酸的体积为xmL×18.4mol/L=100mL×0.5mol/L,解得:x≈2.72,
故答案为:2.72    
③A.移液时洗涤烧杯2-3次,将洗涤液倒入容量瓶中,该存在正确,不影响配制结果,故A错误;
B.定容时俯视,加入的蒸馏水低于容量瓶刻度线,导致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B正确;
C.定容时仰视,导致加入的蒸馏水超过容量瓶刻度线,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故C错误;
D.颠倒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但未加水至刻度线,该存在合理,不影响配制结果,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5)标签上的内容应写出物质的名称和浓度,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物质的分离以及溶液的配制,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方法,明确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量的CO2与39g Na2O2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B、100mL 1mol?L-1 FeCl3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大于0.4NA
C、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若生成1mol O2,则转移电子数为2NA
D、18g的D2O与NA个CH3-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科技报道: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台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的氢微粒.这种氢微粒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的,这对解释宇宙演化提供了新的参考.对于这种氢微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推测它的化学性质与H2不同
B、它比普通氢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C、它的组成可以用H3+表示
D、它一定含有3个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如图是维生素A的分子结构:
维生素A中的含氧官能团是
 
,维生素A的分子式是
 
,1mol维生素A最多能与
 
mol溴发生加成反应.
(2)对于CH4、C2H2、C2H4、C2H6、C3H6五种烃,请回答:
①等质量的五种烃,在相同状况下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②等质量的五种烃,完全燃烧时消耗O2最多的是
 

③在120℃、101.3kPa时,与足量的氧气完全燃烧时,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小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探究NO3-在不同条件下的氧化性.
【实验一】探究强酸性条件下NO3-的氧化性.
实验步骤:在试管中加入适量铝粉,加入2mLNaNO3溶液,再加入2mL盐酸.
实验现象:①实验初始阶段,试管中未见明显现象;
②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出现气泡,液面上方呈浅棕色且气体颜色逐渐变浅,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该气体,试纸变蓝.
(1)实验初始阶段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
 

(2)浅棕色气体是
 
,根据现象②,推测溶液中产生了NO而不是NO2,理由是
 

【实验二】探究强碱性条件下NO3-的氧化性.
实验步骤:在试管中加入适量铝粉,加入2mLNaNO3溶液,再加入2mL NaOH溶液.
实验现象:实验初始阶段,未见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出现气泡且有刺激性气味,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所得气体,未变蓝;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所得气体,试纸变蓝.
(3)实验初始阶段发生的反应中,生成的盐是
 

(4)产生该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
 

【实验三】探究Fe(NO33溶液蚀刻银的原理.
假设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设2: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3-能氧化Ag.
(5)甲同学设计实验对假设1进行验证,结果从实验产物中检验出Fe2+,验证了假设1的成立.实验中检验Fe2+的方法是
 

(6)乙同学用附着银镜的试管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NO3-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测定甲同学所用Fe(N3O)3溶液的pH

若银镜消失,假设2成立.若银镜不消失,假设2不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1)有机物M的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
 
种.
(2)1mol M与足量溴水混合,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
 
mol.
(3)1mol M与足量H2加成,消耗H2
 
 mol.
(4)下列有关M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催化剂的作用下,M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B.M使溴水褪色的原理与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相同
C.M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M的分子式为C15H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若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则3.4g氨气中所含NH3分子数为
 
,所含氢原子原子个数为
 

(2)约3.01×1023个OH-的质量为
 
,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这些OH-
 
mol NH3的质量相同,和
 
g Na+含有的离子数相同.
(3)将4g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此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取出10mL此溶液,其中含有NaOH
 
g.将取出的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4)取1.43g Na2CO3?10H2O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则Na2CO3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5)同温同压下,体积比为1:2:3所组成的N2、O2和CO2混合气体100g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L.
(6)现有M、N两种气态化合物,其摩尔质量之比为2:1,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同温同压下,M、N气体的密度之比为
 

②相同温度下,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M、N,若两个容器中气体的密度相等,则两个容器中的压强之比为
 

③将M、N两种气体分别溶于水(M、N与水均不反应)配成溶液,当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时,其密度分别为d1和d2,则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化学发展史上重大事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19世纪初,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原子学说
B、1774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证明空气是由O2和N2组成的
C、17世纪末,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又提出了酸、碱的定义
D、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对其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B、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不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