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初,英国年轻的化学家巴特列特(N.Bartlett)用PtF6(六氟化铂)与等物质的量的氧气在室温下制得了一种深红色的固体,经实验确认,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O2PtF6.这是人类第一次制得的O2+的盐.巴特列特头脑机敏,善于联想、类比和推理,考虑到稀有气体Xe(氙)和O2失去第一个电子的能量(称为第一电离能)几乎相等,他断定XePtF6也应存在.巴特列特立即动手实验,结果在室温下轻而易举地制得了XePtF6黄色固体.根据以上叙述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 | |
A. |
O2PtF6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
B. |
XePtF6可能存在离子键 |
C. |
PtF6具有强氧化性 |
D. |
Xe的化合价一定为零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卷 题型:选择题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6日宣布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利用烯烃的有机小分子在钯作用下合成大分子。1977年,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用锌原子将碳原子运送到钯原子上,实现“根岸反应”。两年后,日本科学家铃木章用硼元素取代锌,实现类似的效果,并且毒性更低,适宜规模化生产,这就是“铃木反应”。对以上涉及的元素及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是短周期元素 B.硼酸是弱酸 C.钯及化合物常作催化剂 D.锌是主族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七校联考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6日宣布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利用烯烃的有机小分子在钯作用下合成大分子。1977年,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用锌原子将碳原子运送到钯原子上,实现“根岸反应”。两年后,日本科学家铃木章用硼元素取代锌,实现类似的效果,并且毒性更低,适宜规模化生产,这就是“铃木反应”。对以上涉及的元素及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是短周期元素 B.硼酸是弱酸 C.钯及化合物常作催化剂 D.锌是主族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届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卷 题型:单选题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6日宣布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利用烯烃的有机小分子在钯作用下合成大分子。1977年,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用锌原子将碳原子运送到钯原子上,实现“根岸反应”。两年后,日本科学家铃木章用硼元素取代锌,实现类似的效果,并且毒性更低,适宜规模化生产,这就是“铃木反应”。对以上涉及的元素及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是短周期元素 | B.硼酸是弱酸 | C.钯及化合物常作催化剂 | D.锌是主族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