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在100mL的量筒里稀释浓硫酸溶液50mL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分析 A.过量的试剂不能倒回试剂瓶中,防止污染试剂;
B.废液不能倒入水槽,避免污染地下水,应该倒入废液矼中;
C.稀释浓硫酸应该在烧杯中进行,不能用量筒;
D.浓硫酸稀释后放热,热溶液影响溶液体积,应该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解答 解:A.过量的试剂不能倒回试剂瓶中,防止污染试剂,应放在指定的烧杯中,故A错误;
B.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会污染地下水,应该将废液倒入废液矼中,故B错误;
C.不能用量筒稀释浓硫酸,应该在烧杯中稀释,故C错误;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放出大量热,热溶液影响配制溶液体积,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涉及试剂取用、溶液配制、浓硫酸稀释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已知1.204×1023个X气体的质量是6.4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32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顺序是A>B>C.当温度为t1℃时.物质A与物质C的溶解度相等.
(2)要使接近饱和的溶液C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只填一种).
(3)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析出溶质最多的是A,无溶质析出的是C.若将含有少量B的溶液A中结晶析出A,宜采用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4)t2℃时,若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31.03%.若将t1℃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t2℃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已知硫酸的密度与所加水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
(2)30%的硫酸溶液和50%的硫酸溶液等质量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填“>”“<”或“=”)40%
(3)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的硫酸溶液与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填“>”“<”或“=”)1mol•L-1
(4)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H2SO4来配制250mL1mol•L-1的稀H2SO4
请回答下列问题:
a.在配制稀H2SO4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还有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b.经计算,需浓H2SO4的体积为13.6mL.现有①10mL  ②20mL  ③50mL三种规格的量筒,应选用的量筒是b(填代号).
c.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准确,下列操作中会造成硫酸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有①③⑥(填代号).
①洗涤量取浓H2SO4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②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③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
⑤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
⑥定容时,俯视标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矿物油污
B.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C.C12、SO2均有漂白性,可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
D.钠的金属性强于钾,工业上可用钠制取钾Na+KCl$\frac{\underline{\;850℃\;}}{\;}$K↑+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制后的“第三金属”.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制取Ti的反应为:
aTiO2+bCl2+cC $\frac{\underline{\;1173K\;}}{\;}$ aTiCl4+cCO      …反应I
TiCl4+2Mg $\frac{\underline{\;1220-1420K\;}}{\;}$Ti+2MgCl2…反应II
关于反应I、II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①TiCl4在反应I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II中是氧化剂;
②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还原;
③在反应I、II中Mg的还原性大于Ti,C的还原性大于TiCl4
④a=1,b=c=2;
⑤每生成0.1molTi,反应I、II中共转移0.4mol e-
A.①②④B.②③④C.D.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X、Y、Z、W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36.Z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基态原子是同周期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原子,X分别与Y、Z元素组合均可形成10电子微粒,W基态原子有10个价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以下问题均以推知元素符号作答):
(1)若YX3与X2Z、YX2-与ZX-、Y3-与Z2-性质相似,请写出Mg(YX22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Mg(NH22═Mg3N2+4NH3↑.
(2)已知X2Z晶胞中X2Z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与金刚石晶胞类似,相似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①②③.
①氢键的方向性 ②氢键的饱和性 ③水中氧的杂化方式与金刚石中碳的杂化方式一样 ④晶体类型相似
(3)WZ是一种功能材料,已被广泛用于电池电极、催化剂、半导体、玻璃染色剂等方面.工业上常以W(YZ3)•6X2Z和尿素为原料制备.
①W2+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其核外电子有26种运动状态.
②尿素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1mol尿素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为7NA
③YZ3-的空间构型平面正三角形,与之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如CO32-,中性分子如BF3;HYZ3与HYZ2 中酸性偏强的是(写化学式)HNO3
④WZ晶体的结构与NaCl相同,但天然的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种WZ晶体中就存在如图所示的缺陷:一个W2+空缺,另有两个W2+被两个W3+所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但化合物中W和Z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经测定某样品中W3+与W2+的离子数之比为6:91.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WxZ,则x=0.9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A、B、C、D、E、F、G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B、C、D均能与A形成10电子分子,E单质可用于焊接钢轨,F与D同主族,F与G同周期.
(1)F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2)D、E、F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2->O2->Al3+(填离子符号).
(3)写出能证明G比F非金属性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Cl2+H2S=2HCl+S↓.
(4)F和G的一种化合物甲中所有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该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F单质、F的最高价含氧酸和G的氢化物,三种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6,甲的电子式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SCl2+4H2O=2S+H2SO4+6HCl.
(5)C能分别与A和D按原子个数比1:2形成化合物乙和丙,乙的结构式为.常温下,液体乙与气体丙反应生成两种无污染的物质,若共生成1mol产物时放热Q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2H4(l)+2NO2(g)=3 N2(g)+4H2O(l)△H=-7QkJ/mol.
(6)现取100mL 1mol/L的E的氯化物溶液,向其中加入1mol/L氢氧化钠溶液产生了3.9g沉淀,则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可能为150或35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0.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E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中,E原子的半径最大;B、C和F在周期表中相邻,B、C同周期,C、F同主族,F原子的质子数是C原子质子数的2倍;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X和Y(相对分子质量X<Y);D形成的分子为双原子分子.回答问题:
(1)D元素的名称为氟,F形成的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写出液态化合物Y的一种用途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作消毒剂.
(3)用某种金属易拉罐与A、C、E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可充填气球,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
(4)A、B、G三种元素两两组合形成的化合物在空气中相遇形成白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