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已知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所在的一组元素是(  )
A.Be、Na、AlB.B、Mg、SiC.C、Al、PD.O、P、Cl

分析 由短周期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处于第二周期,B、C处于第三周期,令A的原子序数为x,用x表示出B、C的原子序数,根据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列方程求x,判断A、B、C元素.

解答 解:令A的原子序数为x,则B的原子序数为x+8-1,C的原子序数为x+8+1,则:(x+8-1)+(x+8+1)=4x,解得x=8,所以A为O元素,B为P元素,C为Cl元素,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难度不大,根据短周期特点确定元素所在周期,注意掌握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关系,利用最外层电子数确定更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1905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合成氨的方法,他因此获得了19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哈伯法合成氨需要20-50Mpa的高压和500℃的高温下,用铁作催化剂,且氨的产率为10%-15%.2005年美国俄勒冈大学的化学家使用了一种名为transFe(DMeOPrPE)2C12的铁化合物作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合成出氨,反应可表示为N2+3H2=2NH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的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均相同
B.哈伯法合成氨是吸热反应,新法合成氨是放热反应
C.新法合成能在常温下进行是因为不需要锻炼化学键
D.新法合成与哈伯法相比不需要在高温条件下,可节约大量能源,极具发展愿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哪些条件能加快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
A.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B.体积不变充入O2使压强增大
C.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D.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
A向甲酸钠溶液中加新制的Cu(OH)2并加热确定甲酸钠具有醛基性质
B加溴水,振荡,过滤除去沉淀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C向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金属钠确定酒精中混有水
D将氯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再向冷却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氯离子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一定条件下,按下列物质的量关系进行反应,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Cl2):n(Fe)=5:4         5Cl2+4Fe$\frac{\underline{\;点燃\;}}{\;}$2FeCl2+2FeCl3
B.n(Cl2):n(FeBr2)=1:1      Fe2++2Br-+Cl2=Fe3++Br2+2Cl-
C.n(MnO4-):n(H2O2)=2:3      2MnO4-+3H2O2+6H+=2Mn2++4O2↑+6H2O
D.n(Fe):n[HNO3(稀)]=1:3     4Fe+12H++3NO3-═3Fe2++Fe3++3NO↑+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将2.3gNa放入97.8g水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钠熔成光亮小球B.钠浮在水面上
C.有气泡产生D.溶液质量分数为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有100毫升 5mol•L-1的盐酸溶液.求:
(1)该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1
(2)该溶液中相当于溶解了标准状况下11.2L的HCl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H4Cl的水解方程式:NH4++H2O═NH3•H2O+H+
B.NH3•H2O的电离方程式:NH3•H2O?NH4++OH-
C.CO32-的水解方程式:CO32-+2H2O?H2CO3+2OH-
D.HCO3-的电离方程式:HCO3-+H2O?H2CO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侯氏制碱法”是我国著名的工业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该制碱法为中国化学工业乃至世界化学工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稳定性,设计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铁架台、夹持仪器、加热装置等已省略):

在Y中应放的物质是Na2CO3(填化学式);
(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以NH3、CO2、饱和食盐水为原料,模拟侯德榜先生制碱原理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
①写出对应仪器的名称:a分液漏斗,b圆底烧瓶;
②实验的操作步骤中,打开旋塞K1、K2的合理顺序为:先打开K1,后打开K2(填字母代号).理由是氨气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先通氨气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充分吸收,可提高制碱的效率;
③利用该装置制得的NaHCO3将采用过虑(填实验操作)分离;装置中气胆的作用是平衡内外压强,存储剩余气体;
(3)实验室欲配制500mL0.1mol•L-1NaHCO3溶液.
①配制溶液时需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有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②下列情况会造成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a、c.
a.加水时超过刻度线            b.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c.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