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NaCl晶体、BaSO4B.铝、二氧化硫
C.液态的醋酸、酒精D.熔融的KNO3、硫酸溶液

分析 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蔗糖、乙醇等都是非电解质;大多数的有机物都是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解答 解:A、氯化钠晶体属于电解质,硫酸钡也是电解质,故A错误;
B、铝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液态醋酸为电解质,酒精为非电解质,故C正确;
D、熔融硝酸钾为电解质,而硫酸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方法,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实验室欲配制0.5mol/L的NaOH溶液500ml,有以下仪器:①烧杯 ②漏斗 ③500ml容量瓶 ④100ml容量瓶 ⑤玻璃棒 ⑥托盘天平(带砝码)
(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①③⑤⑥ (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是胶头滴管.
(2)该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搅拌,引流.
(3)容量瓶是用来较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仪器,其上标有:
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 这五项中的①③⑤(填序号)
(4)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计算 ②称量 ③溶解 ④转移
⑤洗涤 ⑥定容 ⑦摇匀 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②③⑧④⑤⑥⑦.(填序号)
(5)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D.(填序号)
A.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称量时NaOH固体放在纸片上称
C.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各反应式中正确的是(  )
A.用稀HNO3溶解Fe3O4固体的离子方程式:Fe3O4+8H+═2Fe3++Fe2++4H2O
B.将SO2通入H2S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SO2+2H2S═3S+2H2O
C.氢溴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OH-═H2O
D.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4OH-═${AlO}_{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一种以黄铜矿和硫磺为原料制取铜和其他产物的新工艺的主要流程如下:

在上述流程中,反应Ⅰ的化学化方程为CuFeS2+S═FeS2+CuS,反应Ⅱ滤液的主要成分为[CuCl2]-.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反应Ⅰ充分进行,工业上可采取的措施是粉碎固体等(答出1点即可).
(2)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Cu2++CuS+4Cl-=2[CuCl2]-+S↓.
(3)反应Ⅲ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将反应Ⅱ生成的一价铜氧化成二价铜. 一定温度下,在反应Ⅲ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可以析出硫酸铜晶体,其原因是硫酸铜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铜的溶解度.
(4)由CuSO4制得Cu可采取“湿法炼铜”,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Cu2+=Fe2++Cu.上述工艺流程的主要特点是原料的综合利用率较高.
(5)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为原料制备铜,也可以采用“火法熔炼工艺”.“火法熔炼工艺”中的“焙烧”程序是在通入少量空气的情况下使黄铜矿部分脱硫生成焙砂(主要成分是Cu2S和FeO)和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2CuFeS2+4O2$\frac{\underline{\;焙烧\;}}{\;}$Cu2S+3SO2+2Fe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钛冶炼厂与氯碱厂、甲醇厂组成一个产业链(如图所示),将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i的原子序数为22,T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ⅣB族;
(2)写出钛铁矿在高温下与焦炭、氯气反应得到四氯化钛的化学方程式2FeTiO3+6C+7Cl2$\frac{\underline{\;高温\;}}{\;}$2FeCl3+2TiCl4+6CO;
(3)制备TiO2的方法之一是利用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再经焙烧制得.水解时需加入大量的水并加热,请结合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原因由TiCl4+(2+x)H2OTiO2•xH2O↓+4HCl△H>0可知,加入大量水并加热,都能使水解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促进水解趋于完全;
(4)由TiCl4→Ti需要在Ar气中进行的理由是防止钛、镁被氧化;反应后得到Mg、MgCl2、Ti的混合物,可采用蒸馏(填分离方法)得到Ti,依据下表信息,需加热的温度略高于1412℃即可.
TiCl4MgMgCl2Ti
熔点/℃-25.0648.87141667
沸点/℃136.4109014123287
(5)由CO和H2合成甲醇的方程式是CO(g)+2H2(g)?CH3OH(g).若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物质的任何损失,上述产业链中每合成6mol甲醇,至少需额外补充H2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1)今有2H2+O2═2H2O反应,构成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则电极反应式为2H2+4OH--4e-=4H2O,O2+2H2O+4e-=4OH-
(2)若把KOH改为稀H2SO4作电解质,则电极反应式为H2-2e-=2H+,O2+4H++4e-=2H2O.
两次的电解质不同,反应进行后,其溶液的pH分别有什么变化?(1)降低,(2)增大.
(3)若把H2改为CH4,用KOH作电解质,则电极反应式CH4-8e-+10OH-=CO32-+7H2O,2O2+4H2O+8e-=8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水是极弱的电解质,改变温度或加入某些电解质会影响水的电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纯水在100℃时,pH=6,该温度下0.1mol•L-1的NaOH溶液中,溶液的pH=11.
(2)25℃时,向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钠固体,得到pH为11的溶液,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由水电离出的c(OH-)=10-3 mol•L-1
(3)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强弱的物理量.已知:
化学式电离常数(25℃)
HCNK=4.9×10-10
CH3COOHK=1.8×10-5
H2CO3K1=4.3×10-7、K2=5.6×10-11
①25℃时,等浓度的NaCN溶液、Na2C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2CO3>NaCN>CH3COONa(填化学式).
②25℃时,在0.5mol/L 的醋酸溶液中由醋酸电离出的c(H+)约是由水电离出的c(H+)的9×108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按系统命名法,物质的正确的名称是(  )
A.3,4,4-三甲基己烷B.3,3-二甲基-2-乙基戊烷
C.3,3,4-三甲基己烷D.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聚甲基丙烯酸酯纤维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已知A为某种聚甲基丙烯酸酯纤维的单体,其转化关系如下: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②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加聚反应、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2)B所含官能团的结构简式:;检验其宫能团所用化学试剂有溴的四氯化碳(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或石蕊试剂).
(3)H是C的同系物,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4,其核磁共振氢谱仅有2个吸收峰,H的名称(系统命名)为2,2一二甲基丙酸.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
⑦:(CH32CHCOOH+CH3CH2OH (CH32CHCOOCH2CH3+H2O.
(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能与NaOH水溶液反应;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4.
(6)已知:
请以甲苯为原料(其它原料任选)合成聚酯G即,方框内写中间体的结构简式,在“→”上方或下方写反应所需条件或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