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探究NO2、NO与Na2O2反应的情况,提出假设并进行相关实验.

I.从理论上分析Na2O2和NO2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于是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Na2O2氧化NO2;假设2:NO2氧化Na2O2
(1)甲同学设计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
①试管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待试管B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关闭旋塞a和b;取下试管B,向其中加入适量Na2O2粉末,塞上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
③仪器C兼有防倒吸的作用,仪器C的名称为
 

结论:甲同学认为假设2正确.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存在缺陷,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应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
 
.乙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正确.则NO2和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II.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还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该更易被Na2O2氧化.查阅资料:2NO+Na2O2═2NaNO2;2NaNO2+2HCl═2NaCl+NO2↑+NO↑+H2O:酸性条件下,NO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3)丙同学用下图2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
①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
 

②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的是
 
(填字母编号).
a.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b.有红棕色气泡产生
c.有无色气泡产生
③C、E中所盛装的试剂不能是
 
(填字母编号).
a.无水硫酸铜    b.无水氯化钙    c.碱石灰    d.生石灰
④F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⑤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产物的方法是:取D装置中产物少许,
 
,则产物是NaNO2
考点: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专题:
分析:(1)①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硝酸铜和水;
③仪器C为干燥管;
(2)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中含有水蒸气;若过氧化钠氧化二氧化氮,则生成硝酸钠,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变化配平书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①空气中的氧气能氧化NO,实验时要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②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稀硝酸,稀硝酸与Cu反应生成NO;
③无水硫酸铜只能检验水不能吸收水;
④F中为吸收一氧化氮的反应,其氧化剂为高锰酸根,还原剂为N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判断;
⑤亚硝酸钠中加盐酸会生成NO,NO遇到空气中的氧气会变为红棕色;
解答: 解:(1)①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硝酸铜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2NO2↑+2H2O;
故答案为:Cu+4H++2NO3-═Cu2++2NO2↑+2H2O;
③仪器C为干燥管,故答案为:干燥管;
(2)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所以要在A、B之间增加一个装置干燥装置,除去生成NO2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若过氧化钠氧化二氧化氮,则生成硝酸钠,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2NO2=2NaNO3
故答案为:除去生成NO2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Na2O2+2NO2=2NaNO3
(3)①空气中的氧气能氧化NO,实验时要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所以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故答案为: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②在B装置中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稀硝酸,稀硝酸与Cu反应生成NO,所以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有无色气泡产生;故选:ac;
③无水硫酸铜只能检验水不能吸收水,故选:a;
④F中为吸收一氧化氮的反应,其氧化剂为高锰酸根被还原生成二价锰离子降低5价,还原剂为NO被氧化成硝酸根升高3价,则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故答案为:3:5;
⑤亚硝酸钠中加盐酸会生成NO,NO遇到空气中的氧气会变为红棕色,则检验D装置中物质的方法为:取D装置中产物少许,加入稀盐酸,若产生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产物是亚硝酸钠;
故答案为:加入稀盐酸,产生红棕色气体.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过程分析,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明确物质性质和实验操作的目的和实验步骤分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A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气体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NO2为酸性气体
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沉淀可能是BaSO4,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
 
2-
4
C向甲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
 
 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甲苯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D在稀AgNO3溶液中先入少量0.1mol/LNaCl溶液,再加入少量0.1mol/LNaI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出现黄色沉淀 说明Ksp(AgCl)>Ksp(AgI)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是铁粉和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中,D处排放的气体几乎点不着,已知该装置不漏气,使用的各种药品没有质量问题,你认为气体点不着的原因可能是
 
改正的措施是
 

(3)有人建议将烧瓶中的水改用纯碱晶体(Na2CO3?10H2O),你认为是否可行?
 
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以下实验可能失败的有:(  )
①为检验RX是碘代烷,将RX与NaOH水溶液混合后再加入AgNO3溶液;
②实验室里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40℃制乙烯;
③用锌与稀硝酸反应制取氢气,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④在试管中加入2mL 10%的CuSO4溶液,滴入2%的NaOH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
⑤为检验淀粉已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⑥蒸馏普通酒精制无水乙醇 
⑦制乙酸乙酯时,在试管里先加入了3mL乙醇,然后一边摇动,一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冰醋酸;
⑧用苯和浓溴水混合制溴苯;
⑨用FeCl3溶液来区别苯酚、乙醇、氢氧化钠、硝酸银、硫氰化钾五种溶液.
A、6个B、7个C、8个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原子团中,属于烃基的是(  )
A、-CH3
B、-OH
C、-COOH
D、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FeSO4?7H2O广泛用于医药和工业领域.以下是FeSO4?7H2O的实验室制备流程图.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碳酸钠溶液能除去酯类油污,是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废铁屑中含氧化铁,无需在制备前除去,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以下是测定某补血剂(FeSO4?7H2O)中铁元素含量的流程图.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3)步骤Ⅲ需要100mL1mol/L的稀硫酸,用98.3%,ρ=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所用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及
 

(4)步骤Ⅴ一系列操作依次是:①过滤②洗涤③
 
④冷却⑤称量⑥恒重操作.操作⑥的目的是
 

(5)假设实验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
 
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E、F、G、I是周期表中的前36号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A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内可能没有中子.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等; D原子p轨道上成对电子数等于未成对电子数;E离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最小的;F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 G是第Ⅷ族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 I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I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周期表中E属于
 
区.
(2)B与F形成的一种非极性分子的电子式为
 
;F的一种具有强还原性的氧化物分子的VSEPR模型为
 

(3)一定条件下,A2气体与C2气体充分反应可生成6.8g的气体,放出18.44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4)C和Na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往I的硫酸盐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一种配合物X,请写出该配合物中阳离子的结构简式
 
,在此配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乙醇,现象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中所含化学键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配位键
B.X中I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
C.组成X的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氧元素
D.SO42-与PO43-互为等电子体,空间构型均为正四面体
(6)如图1表示由上述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前后的转化关系,请写出该转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7)基态G2+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B和G所形成的某种晶体结构如图2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两种气态不饱和烃混合物1升,完全燃烧可得同温同压下的3.8LCO2和3.6LH2O,则某烃为(  )
A、C2H4、C4H6
B、C2H2、C4H8
C、C3H4、C4H8
D、C3H6、C3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可逆反应A(g)+2B(g)?C(g)+D(g)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v(A)=0.15 mol/(L?min)
B、v(B)=0.6 mol/(L?min)
C、v(C)=0.4 mol/(L?min)
D、v(D)=0.02 mol/(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