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①Ti是22号元素,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排布;
②Fe是26号元素,原子核外有spd等能级;
(2)①反应式中非金属元素有三种:O、C、Cl,结合化合物CCl4、NaClO中元素化合价判断;
②根据1个单键是1个δ键,1个双键中含有1个δ键,1个π键以及COCl2分子的结构式来解答;
(3)离子晶体的熔点与离子键的强弱有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
(4)①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实际含有的原子个数,确定化学式;
②根据一个晶胞的质量m=ρv计算.
解答 解:(1)①Ti是22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IVB族,故Ti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3d24s2,故答案为:3d24s2;
②Fe是26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s、2s、3s、4s、2p、3p、3d等7个能级,故答案为:7;
(2)①反应式中非金属元素有三种:O、C、Cl,CCl4中C表现正化合价、Cl表现负化合价,CrO2Cl2中Cl为+1价,O为-2价,电负性越大,对键合电子吸引力越大,元素相互化合时该元素表现负价,故电负性:O>Cl>C,故答案为:O>Cl>C;
②COCl2分子中有1个C=O键和2个C-Cl键,所以COCl2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3,π键的数目为1,个数比3:1,中心原子C电子对数=3+$\frac{4-1×2-2}{2}$=3,故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sp2,故答案为:3:1;sp2;
(3)Ni0、Fe0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说明二者都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与离子键的强弱有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由于Ni2+的离子半径小于Fe2+的离子半径,属于熔点是NiO>FeO,故答案为:>;
(4)①该合金的晶胞如图所示,晶胞中心有一个镍原子,其他8个镍原子都在晶胞面上,镧原子都在晶胞顶点.
所以晶胞实际含有的镍原子为1×1+$\frac{1}{2}$×8=5,晶胞实际含有的镧原子为8×$\frac{1}{8}$=1,所以晶体的化学式LaNi5,故答案为:LaNi5;
②一个晶胞的质量m=$\frac{M}{{N}_{A}}$,根据m=ρv,即v=$\frac{M}{{N}_{A}d}$,故答案为:$\frac{M}{{N}_{A}d}$;
点评 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晶胞的计算、化学键、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酸性:HX>HY | |
B. | 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1 | |
C. | c点溶液中:c(Y-)>c(HY) | |
D. | b点时,溶液pH=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2 mol H2(g)与1 mol 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2 mol H2O(g) 所具有的总能量高 | |
B. | 氢气燃烧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H2与O2混合即可自发进行 | |
C. | 液态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H=-571.6 kJ•mol-1 | |
D. | H2O(g)生成H2O(l)时,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molCl2和足量的铁加热条件下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3NA | |
B. | 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双键数目小于NA | |
C. | 常温下,PH=13的Ba(OH)2 溶液,0.1L,含OH-,0.02NA | |
D. | 1 L 1 mol/L的甲醇水溶液中含有氢原子总数为4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的乙醛被氧化 | |
B. | 阳极反应CH3CHO-2e-+H2O═CH3COOH+2H+ | |
C. | 若以CH4-空气燃料电池为直流电源,燃料电池的b极应通入CH4 | |
D. | 现处理含1mol乙醛的废水,至少需转移2mol电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将铜粉加入到浓硫酸中 | 无明显现象 | 铜被浓硫酸钝化 |
B | 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 | 产生红褐色沉淀 | 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3+ |
C | 将混有乙酸的乙酸乙酯加入到分液漏斗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 溶液分层 |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
D | 分别向两只试管中加入同浓度,同体积的草酸溶液,再分别加入同体积、不同浓度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时间不同 | 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同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