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蒸馏时应先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凝水再加热

分析 A.金属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与泡沫灭火器喷出的二氧化碳反应;
B.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水;
C.酸碱中和放出大量的热,且强酸、强碱具有强腐蚀性;
D.先接好冷凝水防止炸裂.

解答 解:A.金属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与泡沫灭火器喷出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生成的氧气助燃,不能灭火,应利用沙土铺盖,故A错误;
B.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水,则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B错误;
C.酸碱中和放出大量的热,且强酸、强碱具有强腐蚀性,则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抹布擦拭,再水冲洗,最后涂上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
D.加热时加入碎瓷片是为了防止溶液暴沸,先接好冷凝水防止炸裂,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侧重化学与生活、实验安全的考查,把握物质的性质、实验基本技能、实验安全常识等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甲~庚等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己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有强脱水性,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
B.庚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24
C.庚与甲形成的单核离子半径大小为:庚<甲
D.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于制造计算机的芯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8g重水(D2O)中含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NA
B.常温下,O2和O3的混合气体共16g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L NO和22.4L O2混合后所得气体中分子总数为1.5NA
D.将11.2LCl2通入足量的石灰乳中制备漂白粉,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一些化学反应中,往往会涉及反应的先后顺序问题.下列实验中,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A.含等物质的量的Al3+、NH4+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Al3+、NH4+
B.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
C.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Cu2+、Fe3+
D.含等物质的量的CH3COO-、ClO-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H3COO-、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煤的干馏产物甲苯通过下列转化可以合成一种聚酰胺类高分子化合物D,以及另一含三个六元环的酯类化合物G.

已知:
Ⅰ.C6H5-NH2$\stackrel{[O]}{→}$焦油状的负杂物质;C6H5-NO2$\stackrel{Fe,HCl}{→}$C6H5-NH2
Ⅱ.
请回答:
(1)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硝基.
(2)C→D的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
(3)写出F→G的化学方程式
(4)X是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其中X是②(填编号),选择的理由是防止氨基被氧化.
①Fe和HCl   ②KMnO4酸性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种元素
B.只有在原子中,质子数才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C.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或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已知:可用键线式表示为可用键线式表示为

几种化合物有如图的转化关系:

(1)A→B的反应类型氧化反应;
(2)F的结构简式
(3)写出B→C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4)同时符合下列三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有20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Ⅰ含结构
Ⅱ属于酯类化合物
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5)写出由的流程图并注明反应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同温度下涉及如下反应:
a、2NO(g)+Cl2(g)?2ClNO(g)△H1<0   其平衡常数为K1
b、2NO2(g)+NaCl(s)?NaNO3(s)+ClNO(g)△H2<0   其平衡常数为K2
(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H3的平衡常数K=$\frac{{{K}_{2}}^{2}}{{K}_{1}}$(用K1、K2表示).△H3=2△H2-△H1(用△H1、△H2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a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和0.1mol Cl2,10min时反应a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则平衡后n(Cl2)=0.025mol,NO的转化率α1=75%.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1)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α2,α1<α2(填“>”“<”或“=”),平衡常数K1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K1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升高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2015.8.12”天津港爆炸中有一定量的氰化物泄露.氰化物多数易溶于水,有剧毒,易造成水污染.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HCOOHHCN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 25℃)
Ki=1.77×10-4Ki=5.0×10-10Ki1=4.3×10-7
Ki2=5.6×10-11
(1)根据价键规则,写出HCN的结构式是H-C≡N;
(2)下列能用于判断氮、碳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是bc.(填序号)
a.气态氢化物沸点;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
c.Al2O3+N2+3C═2AlN+3CO;d.单质晶体类型;
(3)一定浓度的NaCN溶液pH=9,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呈碱性的原因是CN-+H2O?HCN+OH-;通过列式计算“c(CN-)与c(HCN)”的大小K=$\frac{c(HCN)c(O{H}^{-})}{c(C{N}^{-})}$=$\frac{Kw}{Ka(HCN)}$=$\frac{1{0}^{-14}}{5×1{0}^{-10}}$,$\frac{c(HCN)}{c(C{N}^{-})}$=$\frac{2×1{0}^{-5}}{1{0}^{-5}}$=2,c(CN-)<c(HCN)判断:c(CN-)<c(HCN)(填“>”、“<”或“=”)
(4)含CN-的污水危害很大.处理该污水时,可在催化剂TiO2作用下用NaClO将CN-氧化成CNO-.CNO-在酸性条件下继续被NaClO氧化生成N2与CO2.某环保部门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该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并测定CN-被处理的百分率.

将浓缩后含CN-的废水与过量NaClO溶液的混合液(其中CN-浓度为0.05mol/L)200mL倒入甲中,塞上橡皮塞,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使溶液全部放入乙中,关闭活塞.
①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N-+ClO-=CNO-+Cl-;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NO-+3ClO-+2H+═N2+2CO2+3Cl-+H2O.
②乙中生成的气体除CO2、N2外还有HCl及副反应生成的Cl2等,上述实验是通过测定CO2的量来确定CN-的处理效果.丙中加入的除杂试剂是A(填标号).
(A)饱和食盐  (B)饱和NaHCO3溶液  (C)浓NaOH溶液  (D)浓硫酸
丁在实验中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Cl2防止对CO2测定量的影响.戊中盛有足量的石灰水,若实验后戊中共生成0.8g沉淀,则该实验中CN-被处理的百分率>80%(填“>”、“二”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