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某化学兴趣小组以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3,含有SiO2、Al2O3等少量杂质)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实验过程如图:

(1)酸溶及后续过程中均需保持算过量,其目的除了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之外,还有抑制Fe3+水解.
(2)操作Ⅰ名称是过滤.
(3)滴加H2O2溶液氧化时,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3++2H2O.
(4)在氧化过程中,如何检验铁元素全部以Fe3+形式存在:取少许氧化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1-2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不褪去,说明铁元素全部以Fe3+形式存在.
(5)加入过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将Al3+转化为AlO2-,分离Fe3+与Al3+
(6)请补充完整由过滤后得到的固体制备FeCl3•6H2O的实验方案:向过滤后所得固体,用水洗涤固体2-3次,低温干燥,得到FeCl3•6H2O.

分析 以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3,含有SiO2、Al2O3)为原料,加入稀硫酸酸溶过滤得到滤液为硫酸铝、硫酸亚铁溶液,滤渣为SiO2,滤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沉淀铁离子,过滤得到氢氧化铁,滤液为偏铝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向过滤后所得固体,用水洗涤固体2-3次,加入稀盐酸使固体完全溶解,在氯化氢氛围内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低温干燥,得到FeCl3•6H2O,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1)酸溶及后续过程中均需保持算过量,其目的除了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之外,还有抑制Fe3+水解;
故答案为:抑制Fe3+水解;
(2)向菱铁矿加稀硫酸,二氧化硅不溶,从流程可知二氧化硅被除去,故操作Ⅰ为过滤;
故答案为:过滤;
(3)滴加H2O2溶液氧化时,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3++2H2O;
故答案为:H2O2+2Fe2++2H+=2Fe3++2H2O;
(4)检验铁元素全部以Fe3+形式存在,即检验是否有亚铁离子即可,方法为:取少许氧化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1-2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不褪去,说明铁元素全部以Fe3+形式存在;
故答案为:取少许氧化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1-2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不褪去,说明铁元素全部以Fe3+形式存在;
(5)经过氧化氢氧化后的溶液有铁离子和铝离子,加入过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将Al3+转化为AlO2-,分离Fe3+与Al3+
故答案为:将Al3+转化为AlO2-,分离Fe3+与Al3+
(6)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为氢氧化铁,由氢氧化铁制备FeCl3•6H2O的实验方案为:向过滤后所得固体,用水洗涤固体2-3次,加入稀盐酸使固体完全溶解,在氯化氢氛围内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低温干燥,得到FeCl3•6H2O;
故答案为:加入稀盐酸使固体完全溶解,在氯化氢氛围内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及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流程图中每一步发生的反应及操作方法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结合题给信息解答,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含氯的物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已知氯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1、0、+1、+3、+5、+7六种,其不同价态的物质间可以相互转化.回答下列问题.
(1)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氯离子的电子式
(2)氯气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起到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写名称).漂粉精的主要有效成分是Ca(ClO)2(写化学式).
(3)实验室制取氯化氢的化学方程式NaCl+H2SO4$\frac{\underline{\;\;△\;\;}}{\;}$NaHSO4+HCl↑;
(4)工业上将含有氯气的尾气通过NaOH溶液进行处理,在处理时发生的反应中氯气作为c.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5)写出氯气的两种用途制盐酸,漂白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一种碳纳米管新型二次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交换膜选用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B.正极的电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C.导线中通过1mol电子时,理论上负极区溶液质量增加1g
D.充电时,碳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铬铁矿的主要成分可以表示为FeO•Cr2O3,还含有SiO2、Al2O3杂质,以铬铁矿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钾(K2Cr2O7)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CrO42-和Cr2O72-在酸性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并配平下列方程式:
6FeO+6Cr2O3+24KOH+7KClO3=12K2CrO4+3Fe2O3+7KCl+12H2O
(2)滤渣1的成分是Fe2O3 (填化学式),滤液1的成分除K2CrO4、KClO3、KOH外,还含有KAlO2、K2SiO3(填化学式),过滤后洗涤沉淀的操作是沿玻璃棒注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等蒸馏水自然流下,重复以上操作2-3次.
(3)试剂1是HCl(填化学式),利用滤渣2可制得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氧化物经电解冶炼可获得金属,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3e-=Al.
(4)对滤液2用稀硫酸酸化处理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2CrO42-+2H+?Cr2O72-+H2O,酸化处理时往往增大稀硫酸浓度的原因是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产物的产率.
(5)检验氯酸钾晶体中钾元素的具体方法是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放到酒精灯外焰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证明钾元素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
A.
图表示某可逆反应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且在t时刻达到平衡状态
B.
图表示向CH3COOH溶液中通入NH3至过量的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C.
图表明合成氨反应时放热反应,b表示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了催化剂
D.
图表示向CH3COOH溶液中逐渐加入CH3COONa固体后,溶液pH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应用,减少氮的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1)已知:N2(g)+O2(g)=2NO(g)△H=+180.5kJ•mol-l
C(s)+O2(g)=CO2(g)△H=-393.5kJ•mol-l
2C(s)+O 2(g)=2CO(g)△H=-221kJ•mol-l
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N}_{2})•{c}^{2}(C{O}_{2})}{{c}^{2}(NO)•{c}^{2}(CO)}$,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O(g)+2CO(g)?N2(g)+2CO2(g)△H=-746.5kJ•molˉ1
(2)N2O5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解:2N2O5(g)?4NO2(g)+O2(g).某温度下测得恒容密闭容器中N2O5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t/min0.001.002.003.004.005.00
c(N2O5)/(mol•L-11.000.710.500.350.250.17
①反应开始时体系压强为P0,第3.00min时体系压强为p1,则p1:p0=1.975;2.00min~5.00min内,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5mol•Lˉ1•minˉ1
②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2O5进行该反应,能判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
a.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
b.NO2和O2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c.2v正(NO2)=v逆(N2O5
d.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3.2,且保持不变
(3)N24与NO2之间存在反应:N2O4(g)?2NO2(g)△H=QkJ•mol-1.将一定量的NO放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其平衡转化率[α(N2O4)]随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

如图1中a点对应温度下,已知N2O4的起始压强p0为200kPa,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213.3KPa(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将固体氢氧化钠投入0.1mol/L的HN3(氢叠氮酸)溶液当中,溶液的体积1L(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的pH变化如图2所示,HN3的电离平衡常数K=1×10-5,B点时溶液的pH=7,计算B点时加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0.099mol(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Cl2OB.H2SO4C.C2H5OHD.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碘单质升华,克服的是其分子间作用力
B.金刚石、石墨、纳米碳管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C.目前科学家还无法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D.HCl气体溶于水后,共价键被破坏,从而形成了H+和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硼是第IIIA族元素,单质硼在加热条件下能与多种非金属反应.某同学欲利用氯气和单质硼反应制备三氯化硼.已知BC13的沸点为12.5℃,熔点为-107.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硼酸和盐酸.
(1)该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D、C、E、D、F.

(2)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2Cl-+4H+$\frac{\underline{\;\;△\;\;}}{\;}$Mn2++Cl2↑+2H2O.
(3)图中g管的作用是保持气压平衡,便于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流入蒸馏烧瓶,装置E 的作用是冷凝并收集BC13
(4)停止实验,正确的操作是先熄灭C处酒精灯,再拔F处导管,后熄灭A处酒精灯.
(5)硼酸是一元弱酸,其钠盐化学式为Na[B(OH)4〕,则硼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3BO3+H2O═[B(OH)4]-+H+
(6)实验完成后,某同学向F中(溶液含有0.05mol/LNaC10、0.05mol/LNaCl、0.1mol/LN a0H)滴加品红溶液,发现溶液褪色.现设计实验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请在表中空格处填上数据,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 0.1mol/L NaClO溶液/mL 0.1mol/L NaCl溶液/mL 0.2mol/L NaOH溶液/mL H2O/mL 品红溶液现象 
 ① 4.04.0  3滴 较快褪色
 ② 0 4.04.0 0 3滴 不褪色
 ③ 4.0 0 4.0 0 3滴缓慢褪色
结论:NaClO使品红溶液褪色,溶液碱性越强褪色越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