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 pH 逐渐减小 | |
B. | 对 CO(g)+NO2(g)?CO2(g)+NO(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 |
C. | 高压下有利于提高合成氨的产率 | |
D. | 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氨 |
分析 勒夏特利原理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利原理适用的对象应存在可逆过程,如与可逆过程的平衡移动无关,则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
解答 解:A、氯水中存在化学平衡Cl2+H2O?HCl+HClO,光照使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次氯酸浓度减小,使得平衡向右移动,氢离子浓度变大,溶液的PH值减小,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符合;
B、对平衡CO(g)+NO2(g)?CO2(g)+NO(g),两边气体计量数相等,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符合;
C、合成氨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合成氨工厂学采用增大压强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符合;
D、NH3+H2O=NH3•H2O=NH4++OH-,加入氢氧化钠,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平衡逆向移动,有利于氨气的生成,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符合;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条件,难度不大,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须是可逆反应.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υ(H2)=0.1 mol•L-1•s-1 | B. | υ(N2)=0.2 mol•L-1•min-1 | ||
C. | υ(NH3)=0.15 mol•L-1•min-1 | D. | υ(H2)=0.3 mol•L-1•min-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冰醋酸中加水至配成醋酸稀溶液的过程中H+的浓度逐渐减小 | |
B. | 对于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和氨水,加水稀释至m倍和n倍后,若稀释后溶液的pH相等,则m<n | |
C. | 在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须经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 |
D. | 25℃时NH4Cl溶液的Kw大于100℃时NaCl溶液的Kw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平衡常数减小 | B. | CaO 的量不变 | C. | CO2浓度不变 | D. | CO2 浓度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H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2H2O+O2↑ | B. | CuCl2+2 NaOH═Cu(OH)2↓+2NaCl | ||
C. | FeO+2 HCl═FeCl2+H2O | D. | 2Al(OH)3 $\frac{\underline{\;\;△\;\;}}{\;}$Al2O3+3 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l3+、Na+、SO42-、Br- | B. | Na+、NH4+、NO3-、I- | ||
C. | K+、Mg2+、Fe3+、Cl- | D. | Na+、AlO2-、SO42-、C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