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下,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c(OH-)=1×10-14 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Na+、NO3-、Cl- B.K+、Na+、Cl-、AlO2-
C.K+、Na+、Cl-、NO3- D.K+、NH4+、SO42-、NO3-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
油脂能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摄入过量脂肪,可导致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下列食品中富含油脂的是
A.苹果 B.大米 C.白菜 D.花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武威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的反应:OH?+H+ === H2O
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 === Ca2++2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 === Cu2++Ag
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 Ca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武威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2分)在容积为1.0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 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ΔH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100 ℃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在0~60 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________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________。
(2)100 ℃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 0 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 s又达到平衡。T________100 ℃(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武威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类的水解无关的是
A.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B.盐酸可作铁制品的除锈剂
C.实验室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D.加热蒸干AlCl3溶液得到Al(OH)3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武威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气)+3B(气)2C(气)+2D(固)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恒容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A.②⑧ B.②⑤⑧ C.①③④⑦ D.②⑤⑥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6分)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体内约含有2g铁,这2g铁在人体内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正二价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Fe2+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有利于人体吸收。
(1)在人体中进行Fe2+Fe3+的转化时,实现①的转化需消耗 剂(填氧化或还原),
通常用 (填试剂名称)检验Fe3+存在。
(2)“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这句话指出,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作 剂,Fe3+发生 反应。
(3)市场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粒细小的还原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的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次氯酸钠溶液、漂白粉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这是由于它们含有或能生成
A.氯气 B.次氯酸 C.次氯酸根 D.氯化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lmol/L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PH保持不变的是
A.HCl B.NaOH C.Na2SO4 D.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