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常温下,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向该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的颜色可能是(  )
A.只显红色B.呈无色C.无色或蓝色D.红色或无色

分析 根据两种溶液中H+和OH-的关系以及氨水为弱电解质的性质,判断反应后酸碱的过量,进而判断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结合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10解答该题.

解答 解:pH=3的盐酸中c(H+)=10-3mol/L,pH=11的氨水中c(OH-)=10-3mol/L,两种溶液H+与OH-离子浓度相等,但由于氨水为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则氨水浓度大于盐酸浓度,反应后氨水过量,溶液呈碱性,则所得溶液的pH>7,滴加酚酞,如pH<8,则呈无色,如pH>8,则呈红色,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明确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把握酚酞的变色范围,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物质的产量能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该物质是(  )
A.B.甲烷C.乙烯D.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目前世界上 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学生就这个课题展开了讨论.已知海水提镁的主要步骤如图:

(一)在海水提镁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对镁离子的富集?学生提出三个不同观点.
观点 1:直接往海水中加入沉淀剂.
观点 2:高温加热蒸发海水后,再加入沉淀剂.
观点 3:利用晒盐后的苦卤水,再加入沉淀剂.
请你评价三个学生提出的观点是否正确(填是或否),并简述理由.
学生观点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观点 1海水中镁离子浓度小,沉淀剂的用量大,不利于镁离子的沉淀
观点 2能源消耗大,海水的综合利用低,成本高
观点 3镁离子富集浓度高,成本低
(二)在海水提镁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对镁离子的分离?
(1)为了使镁离子沉淀下来,加入的足量试剂①是Ca(OH)2(填化学式).
(2)加入的足量试剂②是HCl(填化学式).
(3)试从节约能源,提高金属镁的纯度分析,以下适宜的冶镁方法是c.
a.Mg(OH)2$\stackrel{△}{→}$MgO$→_{2800℃}^{电解}$Mg       b.Mg(OH)2$\stackrel{△}{→}$MgO$\stackrel{C}{→}$Mg 
c.Mg(OH)2$\stackrel{HCl}{→}$MgCl2$→_{714℃}^{电解}$Mg    d.Mg(OH)2$\stackrel{HCl}{→}$MgCl2$→_{还原}^{活泼金属}$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某钢铁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过程如图:

(1)写出步骤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②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③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2)下列有关高炉炼铁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增加高炉的高度可以提高CO的利用率
b.三个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c.从高炉炉顶出来的气体中含有没有利用的CO气体
d.只有步骤②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X(g)+3Y(g)?2Z(g),能够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molX,同时消耗3molY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用CO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0.下列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 H2的同时消耗了1mol CO
B.c(CO):c(CH3OH)=1:1
C.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在绝热恒容的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已知Fe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写出Fe2(SO43的电离方程式,并求Fe3+和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装置工作时均与H2有关.

①图1所示装置中,通入H2的管口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0.
②某同学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将玻璃管内固体物质冷却后,溶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再滴入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该同学据此得出结论: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O和H2.该结论不严密(填“严密”或“不严密”),你的理由是产物中含+3价铁的物质与稀硫酸反应后生成Fe3+,Fe3+可与过量的Fe反应生成Fe2+,2Fe3++Fe═3Fe2+(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原电池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某兴趣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装置.
(1)a和b不连接时,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2H+=Zn2++H2
(2)a和b用导线连接,Cu极为原电池正极(填“正”或“负”),电极反应式是;Zn极发生氧化(填“氧化”或“还原”)反应,溶液中H+移向Cu(填“Cu”或“Zn”)极.
(3)a和b用导线连接,若Zn片质量减轻了6.5g,则另一极上理论上产生气体2.24L(标况下).
(4)有同学向把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你认为是否可行?否(填“是”或“否”),理由是此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