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用铑的配合物作催化剂,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光催化分解CO2发生反应:2CO2(g)═2CO(g)+O2(g).下列有关焓变与熵变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S>0
B.该反应的△H<0
C.该反应的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自发进行
D.该反应的熵变效应大于焓变效应

分析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且CO燃烧时放热,所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即△H>0,因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多,所以△S>0.△G=△H-T△S<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

解答 解:该反应是分解反应,且CO燃烧时放热,所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即△H>0,因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多,所以△S>0.△G=△H-T△S<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所以在低温下,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A.反应△S>0,故A正确;
B.分析可知反应△H>0,故B错误;
C.反应的逆反应为△H<0,△S<0的反应,当低温时△G=△H-T△S<0,反应可以自发进行,故C正确;
D.根据△G=△H-T•△S判断,反应能自发进行,必须满足△H-T•△S<0才可,即熵增大效应大于焓变效应.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焓变和熵变,通过焓变和熵变综合判断化学反应的自发性,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不取决于焓变或熵变中的一种,而是二者的综合判据,当△H-T•△S<0时,反应才能自发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容量瓶、量筒和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量筒、容量瓶都无“0”刻度,滴定管有“0”刻度;使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润洗
B.铝丝先放在NaOH溶液中浸泡1min,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后放在浓硝酸中浸10min,最后放入CuSO4溶液中,铝丝表面无铜析出,说明Al常温下与CuSO4溶液不反应
C.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mol/L)通常需要用容量瓶等仪器
D.固体碘单质受热易升华,说明碘单质的热稳定性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实验室需要配制480mL 0.4mol/L的NaOH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①把称量好的NaOH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冷却至室温.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 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⑤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①②④③⑤(填序号).
(2)本实验应选用500 mL的容量瓶,应称取NaOH晶体的质量为8.0 g.
(3)误差分析(填写字母代号:A.偏高、B.偏低、C.无影响):
①称量NaOH晶体用了很长时间B
②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C
③溶解NaOH得到的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A
④定容时俯刻度线A,
⑤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水吸出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现有25℃时0.1mol/L的氨水.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向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此时溶液中c(OH-)/c(NH3•H2O)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使其恰好中和,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3•H2O+H+═NH4++H2O;所得溶液的pH<7(填“>”“<”或“=”),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NH4++H2O?NH3•H2O+H+,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c(NH4+)>c(SO42-)>c(H+)>c(OH-).
(3)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的pH=7,此时c(NH4+)=a mol/L,则c(SO42-)=0.5amol/l;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c(NH4+)>c(SO42-)>c(H+)=c(OH-).
(4)若向氨水中加入pH=1的硫酸,且氨水与硫酸的体积比为1:1,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c(NH4+)>c(SO42-)>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NH4Cl溶液中:c(Cl-)=c(NH4+)>c(OH-)=c(H+
B.Na2SO4溶液中:c(Na+)+c(H+)=2c(SO42-)+c(OH-
C.NaHCO3溶液中:c(Na+)>c(HCO3-)>c(H+)>c(OH-
D.浓度均为0.1 mol/L的CH3COOH与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 (CH3COOH)+c(CH3COO-)=0.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实验室用需配制250mL0.1mol/L的Na2CO3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50mL0.1mol/L的Na2CO3溶液
实际应称Na2CO3质量/g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
2.7250mL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BCAFED;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量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将所有碳酸钠移入容量瓶
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溶液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果不冷却到室温,会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没有进行A操作偏低;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偏低;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偏高.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重新配制;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②)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重新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未全部列出),X物质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A、B为常见气体单质,B为淡黄绿色气体,I、L为常见的金属单质,H为红褐色物质,Y为常见的无色液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的化学式为Fe(OH)3
(2)C的电子式为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4)E转化为F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HCO3-、Na+、OH-、K+B.CO32-、Ba2+、K+、NO3-
C.Ba2+、OH-、Cl-、Na+D.CO32-、Na+、NO3-、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有两种气态烷烃的混合物,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16g•L-1,则关于此混合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有乙烷B.一定有丙烷
C.可能是乙烷和丙烷的混合物D.可能是甲烷和丁烷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