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1)已知反应A放出热量Q1kJ,焓变为△H1,反应B放出热量Q2kJ,焓变为△H2,若Q1>Q2,则△H1<△H2
(2)1mol C与1mol H2O(g)反应生成1mol CO(g)和1mol H2(g),需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131.5kJ/mol;
(3)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15mol/(L?s)  ②.v(B)=0.6mol/(L?s)
③.v(C)=0.4mol/(L?s)   ④.v(D)=0.45mol(L?s)
该反应进行快慢的顺序为④>②=③>①
(4)火箭发射时可用肼(N2H4)作燃料,二氧化氮作氧化剂,这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汽.已知:
N2 (g)+2O2 (g)═2NO2 (g)△H=+67.7KJ?mol-1
NH3 (g)+O2 (g)═N2 (g)+2H2O(g)△H=-534KJ?mol-1
则1mol气体肼和NO2完全反应时的反应热△H=-567.85KJ/mol.

分析 (1)反应放热,焓变为负值,则放热越多,焓变越小;
(2)反应吸收,焓变为正值;
(3)根据反应方程式,利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来转化为同种物质的反应速率,然后比较大小;
(4)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得到所需热化学方程式,依据盖斯定律②×2-①得到肼与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计算1mol气体肼和NO2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

解答 解:(1)反应放热,焓变为负值,则放热越多,焓变越小,所以A放出热量Q1kJ,焓变为△H1,反应B放出热量Q2kJ,焓变为△H2,若Q1>Q2,则△H1<△H2;故答案为:<;
(2)反应吸收,焓变为正值,则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131.5kJ/mol,故答案为:+131.5;
(3)以v(B)=0.6mol•L-1•s-1 为标准进行判断.
①v(A)=0.15mol•L-1•s-1,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B)=3v(A)=0.45mol•L-1•s-1
②v(B)=0.6mol•L-1•s-1
③v(C)=0.4mol•L-1•s-1,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B)=1.5v(C)=0.6mol•L-1•s-1
④v(D)=0.45mol•L-1•s-1,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B)=1.5v(D)=0.675mol•L-1•s-1
所以反应速率为④>②=③>①,故答案为:④>②=③>①;
(4)N2 (g)+2O2(g)═2NO2(g);△H1=67.7kJ/mol ①
N2H4(g)+O2(g)═N2(g)+2H2O(g);△H2=-534kJ/mol ②
结合盖斯定律②×2-①得到肼与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2H4(g)+2NO2(g)=3N2(g)+4H2O(g)
△H=2(-534KJ•mol-1)-(+67.7KJ•mol-1)=-1135.7kJ•mol-1,1mol气体肼和NO2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567.85KJ;
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g)+NO2(g)=$\frac{3}{2}$N2(g)+2H2O(g)△H=-567.85kJ•mol-1
故答案为:-567.85KJ/mol.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盖斯定律以及反应速率的快慢比较,应注意化学计量数与反应速率成正比及转化为同种物质的反应速率才能比较来解答,盖斯定律计算方法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亚硝酸钠广泛用于印染、漂白等行业,在建筑行业用作防冻剂,在食品工业作防腐剂和增色剂,它是一种潜在致癌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对人产生危害,由于亚硝酸钠有咸味,外观与NaCl相似,曾多次发生被当食盐误食的事件.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下装置,利用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查阅资料:①HNO2为弱酸,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
②NO2-能被很多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如在酸性溶液中可将MnO4-还原为Mn2+且无气体生成;
③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④HNO2在酸性溶液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I-氧化成I2
⑤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白色化合物.
(1)写出C中制备亚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NO+Na2O2═2NaNO2
(2)D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NO,防止污染空气.
(3)经检验C产物中亚硝酸钠含量较少.甲同学认为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为排除干扰甲同学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应是碱石灰(写名称).
(4)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        D.亚硝酸盐被还原
(5)能用来鉴别NaNO2和NaCl的方法是E.
A.测溶液pH法          B.加酸法      C.AgNO3和HNO3两种试剂法
D.加KI淀粉(酸性)法           E.以上四种方法都可
(6)某同学把溴水加到NaNO2溶液观察到溴水褪色,请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O2-+Br2+H2O=NO3-+2Br-+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W、X、Y、Z是短周期元素,其部分性质如表:
W单质是淡黄色固体
X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二位
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总数的$\frac{2}{3}$
Z第3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金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
B.非金属性:Y<W;离子半径:Z>W
C.W在空气中燃烧所得产物,可用于杀菌消毒
D.金属Z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两性氢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u2+
B.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C.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
D.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b,属于弱电解质的是c、e.
a.BaSO4 b.NaHCO3 c.H2SO3 d.Cu    e.Fe(OH)3
写出c、e两物质的电离方程式H2SO3?H++HSO3-、HSO3-?H++SO32-,Fe(OH)3?Fe3++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E1、E3表示两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B.三种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B<A<C
C.整个反应的△H=E1-E2
D.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焓变,但能提高产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取一定量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与90ml盐酸恰好反应,生成2.016L CO2(标准状况下),然后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33g.试计算混合物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多少?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冷凝管,进水的方向是从下口进水.利用装置B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先将分液漏斗上部的玻璃塞打开,再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
(2)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应选择装置C(填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应选择装置A.
(3)从碘水中分离出I2,应选择装置B,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萃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德国化学家维勒首次实现了人工合成有机物
B.原子吸收光谱常用来确定物质中含有非金属元素
C.所有金属元素都可以用焰色反应来确定其存在
D.SO2能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