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
CH3CH═CH2+CO+H2$\stackrel{一定条件}{→}$CH3CH2CH2CHO$→_{Ni,△}^{H_{2}}$CH3CH2CH2CH2OH
CO的制备原理:HCOOH$→_{△}^{浓H_{2}SO_{4}}$CO↑+H2O,并设计出原料气的制备装置(如图).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室现有锌粒、稀硝酸、稀盐酸、浓硫酸、2-丙醇,从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制备氢气、丙烯.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Zn+2HCl=ZnCl2+H2↑,(CH32CHOH$→_{△}^{催化剂}$CH2=CHCH3↑+H2O;
(2)若用以上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CO,装置中a和b的作用分别是恒压,防倒吸;c和d中盛装的试剂分别是NaOH溶液,浓H2SO4.若用以上装置制备H2,气体发生装置中必需的玻璃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蒸馏烧瓶;请在虚线框内画出收集干燥H2的装置图.
(3)制丙烯时,还产生少量SO2、CO2及水蒸气,该小组用以下试剂检验这四种气体,混合气体通过试剂的顺序是④⑤①②③(或④⑤①③②)(填序号).
①饱和Na2SO3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石灰水 ④无水CuSO4 ⑤品红溶液
(4)合成正丁醛的反应为正向放热的可逆反应,为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你认为应该采用的适宜反应条件是b.
a.低温、高压、催化剂  b.适当的温度、高压、催化剂
c.常温、常压、催化剂  d.适当的温度、常压、催化剂
(5)正丁醛经催化加氢得到含少量正丁醛的1-丁醇粗品,为纯化1-丁醇,该小组查阅文献得知:①R-CHO+NaHSO3(饱和)→RCH(OH)SO3Na↓;②沸点:乙醚34℃,1-丁醇118℃,并设计出如下提纯路线:
粗品$→_{操作1}^{试剂1}$滤液$→_{操作2}^{乙醚}$ $\stackrel{分液}{→}$有机层$→_{过滤}^{干燥剂}$ 1-丁醇,乙醚$\stackrel{操作3}{→}$纯品
试剂1为饱和NaHSO3溶液,操作1为过滤,操作2为萃取,操作3为蒸馏.

分析 (1)制备氢气选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备丙烯选用2-丙醇和浓硫酸;
(2)在题给装置中,a的作用保持分液漏斗和烧瓶内的气压相等,以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能顺利加入烧瓶中;b主要是起安全瓶的作用,以防止倒吸;c为除去CO中的酸性气体,选用NaOH溶液,d为除去CO中的H2O,试剂选用浓硫酸;若用题给装置制备H2,则不需要酒精灯;
(3)检验丙烯和少量SO2、CO2及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各成分时,应首先选④无水CuSO4检验水蒸气,然后用⑤品红溶液检验SO2,并用①饱和Na2SO3溶液除去SO2;然后用③石灰水检验CO2,用②酸性KMnO4溶液检验丙烯;
(4)题给合成正丁醛的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为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
(5)饱和NaHSO3溶液形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即可除去;1-丁醇和乙醚的沸点相差很大,因此可以利用蒸馏将其分离开;

解答 解:(1)氢气可用活泼金属锌与非氧化性酸盐酸通过置换反应制备,氧化性酸如硝酸和浓硫酸与锌反应不能产生氢气,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2-丙醇通过消去反应即到达丙烯,方程式为 (CH32CHOH$→_{△}^{催化剂}$CH2=CHCH3↑+H2O,
故答案为:Zn+2HCl=ZnCl2+H2↑; (CH32CHOH$→_{△}^{催化剂}$CH2=CHCH3↑+H2O;
(2)甲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通过加热脱水即生成CO,由于甲酸易挥发,产生的CO中必然会混有甲酸,所以在收集之前需要除去甲酸,可以利用NaOH溶液吸收甲酸.又因为甲酸易溶于水,所以必需防止液体倒流,即b的作用是防止倒吸,最后通过浓硫酸干燥CO.为了使产生的气体能顺利的从发生装置中排出,就必需保持压强一致,因此a的作用是保持恒压;若用以上装置制备氢气,就不再需要加热,所以此时发生装置中的玻璃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和蒸馏烧瓶;氢气密度小于空气的,因此要收集干燥的氢气,就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而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为:恒压,防倒吸; NaOH溶液,浓H2SO4;分液漏斗、蒸馏烧瓶;
(3)检验丙烯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SO2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褪色、品红溶液或石灰水,检验CO2可以石灰水,检验水蒸气可以无水CuSO4,所以在检验这四种气体必需考虑试剂的选择和顺序.只要通过溶液,就会产生水蒸气,因此先检验水蒸气;然后检验SO2并在检验之后除去SO2,除SO2可以用饱和Na2SO3溶液,最后检验CO2和丙烯,因此顺序为④⑤①②③(或④⑤①③②),
故答案为:④⑤①②③(或④⑤①③②);
(4)由于反应是一个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所以采用高压,有利于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正向反应是放热反应,虽然低温有利于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但不利于增大反应速率,因此要采用适当的温度;催化剂不能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但有利于增大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故正确所选项是b;
故答案为:b.
(5)粗品中含有正丁醛,根据所给的信息利用饱和NaHSO3溶液形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即可除去;由于饱和NaHSO3溶液是过量的,所以加入乙醚的目的是萃取溶液中的1-丁醇.因为1-丁醇和乙醚的沸点相差很大,因此可以利用蒸馏将其分离开.
故答案为:饱和NaHSO3溶液;过滤;萃取;蒸馏.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合成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中等,综合性较强,答题时注意把握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制备实验过程,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已知物质酸性强弱顺序.H2SO3>CH3COOH>H2CO3>H2SiO3,非金属性强弱顺序:S>C>Si,为验证上述物质酸性及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加热及夹持装置省略
(1)仪器X的名称是分液漏斗,其盛装的液体试剂是浓硫酸.
(2)装置D需微热,按气流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好仪器a→f,g→d,e→b.
(3)试剂m是一种正盐,焰色反应为黄色,则M的化学式是Na2SO3
(4)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SiO32-=CO32-+H2SiO3↓.
(5)装置D中足量的CH3COONa浓溶液的作用除可以产生CH3COOH蒸气外,还能验证酸性H2SO3>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一定条件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气体和1mol 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浓度为0.1mol/L,则此时B的转化率为(  )
A.10%B.25%C.50%D.6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图中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只改变一个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C.使用催化剂D.缩小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化学小组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已知
密度(g/cm3溶点(℃)沸点(℃)溶解性
环已醇0.9625161能溶于水
环已烯0.81-10383难溶于水
(1)制备粗品将12.5mL环已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 1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已烯粗品.
①写出环已醇制备环已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冷凝.
③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冷却,防止环己烯挥发.
(2)环已烯粗品中含有环已醇和少量酸性杂成等.需要提纯.
①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水在下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c (填入编号)洗涤.
a.KMnO4溶液   b.稀 H2SO4  c.Na2CO3溶液
②再将环已烯热馏,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目的是除去环已烯中混有的少量水.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83℃左右.
(3)以下区分环已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b.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用金属钠   c.溴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H=+49.0kJ/mol
②CH3OH(g)+$\frac{1}{2}$O2(g)═CO2(g)+2H2(g)△H=-192.9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
B.反应①要吸收热量,故反应②更实用些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frac{1}{2}$O2(g)═CO2(g)+2H2(g)的△H>-192.9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是某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棍”代表单键、双键或三键.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问元素的原子,该模型图可代表一种(  )
A.卤代羧酸B.C.氨基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柠檬中含有的柠檬酸(其结构简式如下)对鲜切苹果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防止鲜切苹果表面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柠檬酸的分子式是C6H8O7B.柠檬酸是易溶于水的有机物
C.柠檬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和羟基D.柠檬酸只能发生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3C(g)+2D(g),开始时A为4mol,B为6mol;5min末时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3mol.
请计算:
(1)5min末A的物质的量浓度.
(2)5min内D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
(3)5min末B的转化率.
(4)反应后容器中的总压强与反应前容器中的总压强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