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已知:①CH3OH(g)+H2O(g)=CO2(g)+3H2(g)△H=+49.0kJ•mol-1
②CH3OH(g)+$\frac{1}{2}$O2(g)=CO2(g)+2H2(g)△H=-192.9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反应①②可计算出CH3OH的燃烧热
B.
反应②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C.可推知2H2(g)+O2(g)=2H2O(g)△H=-483.8 kJ•mol-1
D.可推知CH3OH(l)+$\frac{1}{2}$O2(g)=CO2(g)+2H2(g)△H<-192.9 kJ•mol-1

分析 A、根据燃烧热的概念结合盖斯定律将,②×3-①×2计算判断;
B、根据反应:CH3OH(g)+$\frac{1}{2}$O2(g)=CO2(g)+2H2(g)△H=-192.9kJ•mol-1结合图象来判断;
C、已知:①CH3OH(g)+H2O(g)=CO2(g)+3H2(g)△H1=+49.0kJ•mol-1
②CH3OH(g)+$\frac{1}{2}$O2(g)=CO2(g)+2H2(g)△H2=-192.9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反应2H2(g)+O2(g)=2H2O(g)是2×②-2×①得到,据此计算;
D、甲醇的液态转化为气态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据此回答.

解答 解:A、根据盖斯定律将,②×3-①×2可得:CH3OH(g)+$\frac{3}{2}$O2(g)=CO2(g)+2H2O(l)△H=-192.9kJ/mol×3-49kJ/mol×2=-676.7kJ/mol,所以甲醇的燃烧热为676.7kJ/mol,故A正确;
B、根据反应:CH3OH(g)+$\frac{1}{2}$O2(g)=CO2(g)+2H2(g)△H=-192.9kJ•mol-1,1mol甲醇消耗0.5mol氧气生成1mol二氧化碳和2mol氢气放出的热量为192.9kJ,故B错误;
C、已知:①CH3OH(g)+H2O(g)=CO2(g)+3H2(g)△H1=+49.0kJ•mol-1
②CH3OH(g)+$\frac{1}{2}$O2(g)=CO2(g)+2H2(g)△H2=-192.9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反应2H2(g)+O2(g)=2H2O(g)是2×②-2×①得到,所以反应的△H=2×192.9kJ•mol-1-2×49.0kJ•mol-1=-483.8kJ•mol-1,故C正确;
D、根据CH3OH(g)+$\frac{1}{2}$O2(g)=CO2(g)+2H2(g)△H=-192.9kJ•mol-1,甲醇的液态转化为气态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推知CH3OH(l)+$\frac{1}{2}$O2(g)=CO2(g)+2H2(g)△H>-192.9 kJ•mol-1,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分析判断,燃烧热概念理解计算,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福尔马林可作食品的保鲜剂
B.聚乙烯塑料制品可作食品的包装材料
C.碳酸氢钠可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D.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化合物H是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酸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化合物H的含氧官能团为羰基和醚键(填官能团的名称).
(2)化合物B合成C时还可能生成一种副产物(分子式为C20H24O2),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由C→D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3)写出一种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Ⅰ.分子含有1个苯环;
Ⅱ.分子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Ⅲ.能发生银镜反应.
(4)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为有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可选择适当有机溶剂).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CH3CHO$→_{催化剂,△}^{O_{2}}$CH3COOH$→_{浓硫酸,△}^{CH_{3}CH_{2}OH}$CH3COO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FeSO4•7H2O俗称“绿矾”,是一种蓝绿色晶体.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绿矾已部分变质,拟用该试剂为原料,重新制取FeSO4•7H2O晶体,并测定其纯度.
[查阅资料]
①绿矾化学性质常不稳定,在潮湿空气中F逐渐氧化变质,久置的绿矾溶液逐渐变为黄
色,并出现棕黄色浑浊;
②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制备晶体]
①取一定量已变质的“绿矾”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搅拌,得到棕黄色悬浊液.
②加入一定量稀H2SO4和过量铁屑,在60℃左右水浴中加热,充分反应,待溶液完全
变为浅绿色为止.
③趁热过滤,并用少量热水洗涤,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
④待结晶完毕后,过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再用滤纸吸干水分,最后放人广口瓶
中密闭保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久置绿矾溶液在空气中变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2++□O2+□6H2O═□Fe3++□4Fe(OH)3
(2)实验步骤②中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溶解Fe(OH)3沉淀,防止FeSO4水解
(3)实验步骤③中趁热过滤目的是减少过滤时FeSO4损失.
(4)实验中两次用到过滤操作,完成该操作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测定纯度]
有同学认为,制备过程中可能有少量Fe2+被氧化为Fe3+,导致产品不纯.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测定产品的纯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限选试剂:NaOH溶液、KSCN溶液、H2O2溶液、苯酚稀溶液、K3[Fe(CN)6]溶液、BaCl2溶液
(5)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Fe3+的无机试剂最好是:KSCN溶液.
(6)试剂X是:K3[Fe(CN)6]溶液.
(7)产品中FeSO4•7H2O(摩尔质量为278g/mol)的含量为:$\frac{417{m}_{2}}{296{m}_{1}}$×100%(用质量分数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城市煤气中可燃气体组成为H2 48%、CO 15%、CH4 13%(均为体积百分比,其余为不燃性气体).已知:1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285.8kJ,1mol CO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出热量282.8kJ,1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热量890.4kJ.
(1)写出H2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H=-571.6 kJ/molCH4(g)+2O2(g)=CO2(g)+2H2O(l)△H=-890.4 kJ/mol
(2)标准状况下的1升这种煤气完全燃烧能放出多少热量?
(3)标准状况下的1升这种煤气完全燃烧需要消耗多少升标准状况下的空气?(假定空气中O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21%)
(4)已知1克水温度每上升1℃需要热量4.2J.欲将1kg 20℃的水加热至沸腾,假定加热过程中的热量利用率为60%,则需消耗标准状况下的这种煤气多少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磷在氧气和氯气中都可以燃烧.
(1)磷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两种固态氧化物(P2O3、P2O5).1mol的单质磷(P)在1mol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x kJ的热量.计算确定反应产物的组成为P2O3、P2O5(写分子式).
己知单质磷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P(s)+$\frac{5}{4}$O2(g)=$\frac{1}{2}$P2O5(s)△H=-y kJ•mol-1,则31g P与一定量的氧气反应完全生成P2O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P(s)+$\frac{3}{4}$O2(g)=$\frac{1}{2}$P2O3(s)△H=-(2X-Y)kJ/mol.
(2)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分别为:P-P kJ•mol-1、P-O kJ•mol-1、P=O kJ•mol-1、O=O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为(6a+5d-4c-12b)kJ•mol-1
(3)磷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PCl5、PCl3,PCl3的电子式为;PCl3水解得到的亚磷酸(H3PO3)是一种二元弱酸,写出亚磷酸与足量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3PO3 +2OH-=HPO32-+2H2O;某温度下,0.1mol•L-1亚磷酸溶液c(H+)=2.5×10-2mol•L-1,除OH-之外其他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是c(H+)>c(H2PO3-)>c(HP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利用下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mL 0.25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 0.55mol/L 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数值为57.3kJ/mol):$\frac{1}{2}$H2SO4(aq)+NaOH(aq)═$\frac{1}{2}$Na2SO4(aq)+H2O(l)△H=-57.3kJ/mol.
(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C(从下列选出).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3)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D(从下列选出).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棒轻轻地搅动
(4)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
H2SO4NaOH平均值
126.226.026.129.5 
3.4℃ 
227.027.427.232.3
325.925.925.929.2
426.426.226.329.8
②近似认为0.55mol/L NaOH溶液和0.25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56.8kJ/mol(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cd.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用地壳中硅元素生产的多种产品在现代高科技中占重要位置,足见化学对现代物质文明的重要作用.例如:
(1)目前应用最多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材料是晶体硅;
(2)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一种物质对玻璃进行化学刻蚀而制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F+SiO2=SiF4↑+2H2O;
(3)工业上制取粗硅是用石英和焦炭在高温电炉中反应制得,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5:2;
用石英和焦炭在高温电炉中反应也可以制得金刚砂(SiC),并产生CO气体,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1mol X气体跟a mol Y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a Y(g)?b Z(g).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的转化率为25%.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frac{5}{6}$,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a=1,b=2B.a=2,b=1C.a=2,b=2D.a=3,b=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