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装置A中是浓硝酸和碳加热发生的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和水,装置B中是A装置生成的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通过装置C中的过氧化钠吸收一氧化氮、二氧化碳,最后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剩余一氧化氮防止污染空气,
(1)利用浓硝酸和碳加热发生的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和水,接着除去杂质气体,用Na2O2吸收NO,最后吸收尾气;
(2)物质制备过程中为避免装置中的空气干扰,需要把装置中的空气通入氮气排净后再进行反应;
(3)装置A中是浓硝酸和碳加热发生的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和水;通过装置D中KMnO4溶液吸收尾气;NO能被Na2O2完全吸收,D装置中无颜色变化;
(4)根据①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②3NO2+H2O=2HNO3+NO,③3Cu+8HNO3=3Cu(NO3)2+2NO↑+4H2O,④2NO+Na2O2═2NaNO2,进行计算;
在B中加入还原性物质,如Cu等;
(5)过氧化钠变成白色固体且为纯净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确定生成物;
(6)NO2与KMnO4溶液反应生成二价的锰和硝酸根.
解答 解:(1)利用A装置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产生CO2、NO2两种气体,通过装置B中水溶液除去NO2并产生更多的NO,通过装置E中碱石灰除去二氧化碳气体和干燥气体,通过装置C中Na2O2吸收NO,通过装置D中KMnO4溶液吸收尾气,
故答案为:A B E C D;
(2)为避免装置中的空气干扰物质制备,需要把装置中的空气通入氮气排净后再进行反应,
故答案为: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生成的 NO被O2氧化;
(3)装置A中是浓硝酸和碳加热发生的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通过装置D中KMnO4溶液作用是检验 NO 是否被完全吸收,同时可防止污染环境;若NO能被Na2O2完全吸收,D装置中的现象为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
故答案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4)根据n(Na2O2)=$\frac{4.68g}{78g/mol}$=0.06mol,根据2NO+Na2O2=2NaNO2知,0.06mol过氧化钠反应需要0.12molNO,根据3NO2+H2O=2HNO3+NO知生成0.12molNO需要0.36mol二氧化氮,根据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知生成0.36mol二氧化氮需要0.09molC,则C的质量=12g/mol×0.09mol=1.08g;在B中加入Cu:3Cu+8HNO3=3Cu(NO3)2+2NO↑+4H2O,
故答案为:1.08;Cu;
(5)过氧化钠作氧化剂,则二氧化氮中氮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而作还原剂,所以氮元素只能转化为+5价,且生成物是纯净物,所以是硝酸钠,反应方程式为2NO2+Na2O2═2NaNO3,
故答案为:2NO2+Na2O2═2NaNO3;
(6)NO2与KMnO4溶液反应的方程式:5NO2+MnO4-+H2O═5NO3-+Mn2++2H+,
故答案为:5NO2+MnO4-+H2O═5NO3-+Mn2++2H+.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信息判断,物质性质的理解应用,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反应现象分析,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高溴酸(HBrO4)的酸性比硒酸(H2SeO4)的酸性弱 | |
B. | 砹是一种有色固体,HAt很不稳定,AgAt是有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 |
C. | 铍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 |
D. | 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和盐酸的白色固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步骤① | 在5mL1mol/LFeCl3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立即变为红棕色,微热在较短时间内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
步骤② | 往5mL重新配制的5mL1mol/LFeCl3溶液(用浓盐酸酸化)中通入SO2气体,溶液立即变为红棕色较短时间内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1Cl3 | B. | Na2O | C. | Na(Al(OH)4) | D. | Si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