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大量存在的是(  )
A.与铝反应产生H2的溶液中:Na+、K+、S2-、CO32-
B.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中:K+、Na+、Cl-、CH3COO-
C.pH=2的溶液中:NH4+、Na+、Fe2+、NO3-、Cl-
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的溶液中:K+、Na+、Cl-、Al3+

分析 A.与铝反应产生H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硫离子、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
B.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C.pH=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亚铁离子;
D.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解答 解:A.与铝反应产生H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S2-、CO32-与氢离子反应,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K+、Na+、Cl-、CH3COO-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C.pH=2的溶液为酸性溶液,Fe2+、N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Al3+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如: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CH4+H2O$\frac{\underline{催化剂}}{△}$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电子
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
C.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有关该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可以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体
B.该物质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C.此分子应该为某种氨基酸
D.该物质的分子式C3H6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NH42SO4是常见的化肥和化工原料,受热易分解.某兴趣小组拟探究其分解产物.
[查阅资料](NH42SO4在260℃和400℃时分解产物不同.
[实验探究]该小组拟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和加热装置略)

实验1:连接装置A-B-C-D,检查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装置B盛0.5000mol/L盐酸70.00mL).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260℃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品红溶液不褪色.已知中和装置B中剩余盐酸需0.2000mol/L NaOH溶液25.00mL,
且中和后的溶液中无SO42-
(1)仪器X的名称是圆底烧瓶;
(2)装置B内溶液吸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03mol;
实验2:连接装置A-D-B,检查气密性,按图示重新加入试剂.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400℃加热装置A至(NH42SO4完全分解无残留物,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观察到装置A、D之间的导气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经检验,该白色固体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进一步研究发现,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
(3)检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取少许D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盐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
(4)装置B内溶液吸收的气体是NH3
(5)(NH42SO4在400℃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3(NH42SO4$\frac{\underline{\;\;△\;\;}}{\;}$4NH3↑+N2↑+3SO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铅蓄电池放电时的反应:PbO2+Pb+2H2SO4═2PbSO4+2H2O,下列有关放电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bO2作正极,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当转移的电子数为3.01×1023时,参与反应的Pb的质量为103.5 g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Pb+SO42--2e-═PbSO4
D.溶液中H+移向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25℃下,已知反应:
①NH3•H2O+H+?NH4++H2O(平衡常数为K1);
②Ag++2NH3•H2O?Ag(NH32++2H2O(平衡常数为K2),且K1>K2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25℃时,将0.02 mol•L-1的氨水与a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为Kb=$\frac{a×1{0}^{-7}}{0.02-a}$
B.往银氨溶液中加水稀释,反应②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若往银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则溶液中会产生白色浑浊
D.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则1 L 0.1 mol•L-1氨水和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发生改变
B.如果某化学反应的△H和△S均小于0,则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C.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D.所有的吸热反应一定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K+、Al3+、NO3-、ALO2-B.H+、Na+、Fe2+、ClO-
C.Na+、Ba2+、Cl-、NO3-D.K+、NH4+、CO3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氧化剂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某实验小组以过氧化氢分解为例,探究浓度、溶液的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下表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反应物 
 a 10mL2%H2O2溶液、少量烧碱
 b 10mL2%H2O2溶液
 c 10mL2%H2O2溶液、少量盐酸
 d 10mL5%H2O2溶液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2)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bd;
(3)实验a、b、c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该图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碱性环境能增大H2O2分解的速率,酸性环境能减小H2O2分解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