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C为无色液体,由气体X(X由原电池反应得到,可能是H2)和氧气反应得到,故C应是H2O,X是H2,根据反应⑦可知非金属Y是C.由电解D无水晶体得到A与Cl2,可知D为氯化物且是离子化合物,结合A+B溶液发生原电池反应得到X、D、E,可知B为氯化物,且B是一种盐,受热极易分解,反应生成的H2与E气体,B应水解呈酸性,由转化关系:E→F→G→H,属于常温下气体E的连续氧化得到气体G,在中学阶段中N、S元素化合物符合转化关系,考虑反应①是金属与NH4Cl溶液发生的原电池反应,可推出E为NH3、F为NO、G为NO2,则H为HNO3.(1)中反应④为A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生成单质Y和A的氧化物,应为Mg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可推出A为Mg,则D为MgCl2,结合反应①可推知B为NH4Cl,验证符合转化关系,据此解答.
解答 解:C为无色液体,由气体X(X由原电池反应得到,可能是H2)和氧气反应得到,故C应是H2O,X是H2,根据反应⑦可知非金属Y是C.由电解D无水晶体得到A与Cl2,可知D为氯化物且是离子化合物,结合A+B溶液发生原电池反应得到X、D、E,可知B为氯化物,且B是一种盐,受热极易分解,反应生成的H2与E气体,B应水解呈酸性,由转化关系:E→F→G→H,属于常温下气体E的连续氧化得到气体G,在中学阶段中N、S元素化合物符合转化关系,考虑反应①是金属与NH4Cl溶液发生的原电池反应,可推出E为NH3、F为NO、G为NO2,则H为HNO3.(1)中反应④为A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生成单质Y和A的氧化物,应为Mg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可推出A为Mg,则D为MgCl2,结合反应①可推知B为NH4Cl,验证符合转化关系,
(1)反应④为Mg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生成MgO与碳,反应方程式为: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故答案为: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2)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由氨根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3)从MgCl2溶液制备MgCl2的无水晶体,应注意防止水解,应将D溶液在HCl气流中蒸干,
故答案为:将D溶液在HCl气流中蒸干;
(4)反应②是氨的催化氧化,反应化学方程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故答案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5)原电池反应①中,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铵根离子放电生成氨气与氢气,正极反应式为:2NH4++2e-=2NH3↑+H2↑,
故答案为:2NH4++2e-=2NH3↑+H2↑.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把握题给信息,结合转化关系进行推断,该原电池实质为铵根离子水解,Mg再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4:3:2 | B. | 1:2:1 | C. | 2:1:1 | D. | 1: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H3CH2CH2Br在碱性溶液中水解 | |
B. | 甲苯在催化剂(FeBr3)作用下与Br2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 |
C. |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 | C | |
A | ① | ② | ③ |
B | ④ | ②③ | ① |
C | ③ | ①② | ④ |
D | ② | ①③ | ④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可能含甲烷 | B. | 可能是甲烷和丙炔的混合气体 | ||
C. | 一定是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 | D. | 一定含乙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2为还原产物 | |
B. | 当x=2时,每生成1 mol N2,转移电子数为4 mol | |
C. | 等物质的量N2和CO2中,共价键的个数比为3:4 | |
D. |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NOx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