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20℃,1.01×105Pa时,22.4L甲烷(CH4)所含的原子数为5NA
B.常温常压下,28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22.4L水所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D.0.5mol H2O所含的电子数目为9 NA

分析 A.20℃不是标准状况,22.4L甲烷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据此解答即可;
B.28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据此解答即可;
C.标准状况下,22.4L水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据此解答即可;
D.水分子中电子数=质子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 解:A.20℃不是标准状况,22.4L甲烷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小于1mol,故22.4L甲烷(CH4)所含的原子数小于5NA,故A错误;
B.28g氮气的物质的量=$\frac{28g}{28g/mol}$=1mol,氮气是双原子分子,故含有原子数为2NA,故B正确;
C.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C错误;
D.0.5mol水中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1×2+8)=5mol,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要准确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二是要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t1是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3C;
(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已知1mol  H2(g)、CO(g)和CH3OH(l)的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分别为285.8kJ、283.0kJ和726.5kJ.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太阳能分解10mol水消耗的能量是2858kJ;
(2)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g)+2 H2O(l)△H=-443.5kJ•mol-1
(3)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由CO2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得情况下,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③④(填序号)
①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frac{{n}_{A}}{{t}_{A}}$mol•L-1•min-1
②该反应在T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
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④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frac{n({H}_{2})}{n(C{H}_{3}OH)}$增大
(4)在T1温度时,将1molCO2和3molH2充入一密闭恒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2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2-a):2;
(5)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的反应式为2CH3OH+2H2O-12e-=2CO2+12H+、正极的反应式为3O2++12H++12e-=6H2O.理想状态下,该燃料电池消耗1mol甲醇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为702.1kJ,则该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为96.6%(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是指电池所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燃料电池反应所能释放的全部能量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含有NA个氦原子
B.20g重水含有10 NA个电子
C.12.5mL l6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D.1.6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化学实验小组需要2mol•L-1的NaCl溶液90mL,现用NaCl固体来配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称取NaCl11.7g.
(2)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填序号)BF.
A.药匙   B.酒精灯   C.托盘天平   D.烧杯   E.玻璃棒   F.蒸发皿
完成配制实验还缺少的仪器是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能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有①④(填序号).
①所称取的NaCl固体含有其他杂质      ②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③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实验室配制250mL 0.5mol/L的Na2CO3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将称量好的Na2CO3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250mL容量瓶中;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cm处,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中并轻轻摇匀;⑤计算所需Na2CO3固体的质量并用托盘天平称取;⑥塞紧容量瓶的塞子,充分摇匀.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⑤①②④③⑥.
(2)本实验中除用到容量瓶和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 胶头滴管.
(3)实验中用托盘天平实际称取Na2CO3固体的质量是13.3g.
(4)在实验中,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未进行操作④,所配溶液的浓度会偏低(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定容时俯视液面,所配溶液的浓度会偏高.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应如何处理?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实验失败,重新配制,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在容量瓶外面重新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将2.4g Fe、Mg合金投入到一定量的稀硝酸中,金属与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L(硝酸被还原成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待金属元素全部沉淀后,再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后称量,质量为3.6g.则收集到的气体体积V的值不可能为(  )
A.1.016B.1.00C.0.986D.2.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CaCO3的叙述错误的是(  )
A.CaCO3俗名石灰石,属于碳酸盐
B.CaCO3属于含氧酸盐
C.实验室用煅烧CaCO3来制备二氧化碳
D.CaCO3 属于难溶性的钙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收集SO2
B.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体积
C.二氧化锰固体和双氧水制取O2
D.吸收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