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两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丙是电解槽,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甲中NaOH溶液的质量为95.5g,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

(1)电源的N端为正极.
(2)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
(3)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8L
(4)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16g.
(5)欲在电解槽丙实现铁上镀锌,则电极e的材料是铁;槽中盛放的电镀液可以是ZnSO4、Zn(NO32,电极f上发生的反应为:Zn-2e-=Zn2+

分析 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说明c是阴极,铜离子放电生成单质铜,所以M为原电池的负极,N为原电池的正极,甲池是电解水,电解水的质量为100g-95.5g=4.5g,由总的电解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进行分析求解.

解答 解:(1)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说明c是阴极,铜离子放电生成单质铜,所以M为原电池的负极,N为原电池的正极,故答案为:正极;
(2)电极a为阴极,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故答案为:2H2O+2e-=H2↑+2OH-
(3)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电解水的质量为100g-95.5g=4.5g,
由总的电解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36g             22.4L
              4.5g            V
所以V=$\frac{4.5×22.4}{36}$=2.8L,所以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8L,故答案为:2.8L;
(4)电极c铜离子放电生成单质铜,根据电子守恒得2Cu~~O2
                                          2×64g  22.4L
                                            m     2.8L
所以m=$\frac{2×64×2.8}{22.4}$=16g,故答案为:16g;
(5)电镀时,e是阴极,f是阳极,镀层锌作阳极,镀件铁作阴极,阳极上失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阴极上锌离子得电子生成锌单质,所以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Zn2++2e-=Zn;
电镀液的选取:用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作电镀液,所以可选ZnSO4、Zn(NO32溶液作电镀液.
故答案为:铁;ZnSO4、Zn(NO32;Zn-2e-=Zn2+

点评 本题为电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做题时要注意根据电极反应现象判断出电解池的阴阳级,进而判断出电源的正负极,要注意三个电解池为串联电路,各电极上得失电子的数目相等,做题时要正确写出电极方程式,准确判断两极上离子的放电顺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表达方式正确的是(  )
A.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B.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C.氢氧根的电子式:
D.HClO的结构式:H-O-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溶液变红,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X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u2++2e-=Cu,Y电极的材料是粗铜.
(3)如要用电解方法实现铁上镀银,电解液a选用AgNO3溶液,则X电极的材料是Fe,Y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Ag-e-=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mL 0.25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溶液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 0.55mol/L NaOH溶液,并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反应化学方程(中和热数值为57.3KJ/mol)NaOH(aq)+$\frac{1}{2}$H2SO4(aq)=$\frac{1}{2}$Na2SO4(aq)+H2O(l)△H=-57.3kJ/mol
(2)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D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棒轻轻地搅动
(3)实验数据如下表: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
(t2-t1)/℃
H2SO4NaOH平均值
126.226.026.129.53.4 
225.925.925.929.2
326.426.226.329.8
①温度差平均值为3.4℃.近似认为0.55mol/L NaOH溶液和0.25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利用上表数据计算该中和反应的反应热△H=-56.8kJ/mol( 保留一位小数);
②利用上表数据计算出的中和热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bcd.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c.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d.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写道“扶南生金刚,生水底石上,如钟乳状,体似紫石英,可以刻玉,人没水取之,虽铁椎之亦不能伤.”文中所述“金刚”可能为(  )
A.结晶氯化钠B.金刚石C.碳酸钠D.二氧化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属于苯和甲苯都具有的性质是(  )
A.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B.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
C.能与浓HNO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D.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使其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依据氧化还原反应:MnO4-+5Fe2++8H+═Mn2++5Fe3++4H2O,欲采用滴定的方法测定FeSO4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
①称量绿矾样品15.2g,配成100mL待测溶液②取10.0ml待测液置于锥形瓶中,并加入一定量的硫酸③将0.1mol•L-1的KMnO4溶液装入滴定管中,调节液面至8.00mL处④滴定待测液至滴定终点时,滴定管的液面读数18.00mL
(1)如何知道滴定到达终点?溶液由浅绿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后不变.
(2)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C
A.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装液滴定
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C.读取标准液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3)下列每种量器的数量不限,在上述实验中,必须使用的有ABDE
A.托盘天平  B.量筒    C.碱式滴定管    D.酸式滴定管    E容量瓶
(4)FeSO4的质量分数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有机物的名称
1,2二溴丙烷;   ②苯甲醇.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4H8O;   ②C9H6O2
(3)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①2-甲基-2-戊醇(CH32C(OH)CH2CH2CH3  ②甲基丙烯酸甲酯CH2=C(CH3)COO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共价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是微粒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①Na2O2 ②He③NaOH④金刚石  ⑤NaCl  ⑥干冰,含有其中两种结合力的是(  )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①②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