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配制480mL0.5mol•L-1的硫酸铜溶液:
(1)需用胆矾(CuSO4•5H2O)的质量为62.5g.
(2)在该实验中要用到容量瓶,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
(3)针对此配制过程设计了5个操作步骤:①向盛有胆矾的烧杯中加入20mL水使其溶解;②继续往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2cm~3cm;③将硫酸铜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容量瓶中;④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小心洗涤2~3次后移入容量瓶中;⑤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加盖摇匀.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③④②⑤.
(4)上述操作中,①③都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为搅拌、引流
(5)上述操作⑤中,如果不小心加水超过刻度线,采取的补救措施为重新配制..

分析 (1)依据配制溶液体积选择合适规格容量瓶,依据m=CVM计算需要溶质的质量;
(2)容量瓶带有活塞,使用过程 中需要上下颠倒,为防止漏液,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水;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据此排序;
(4)依据溶解、移液过程中玻璃棒作用解答;
(5)凡是不当操作导致实验失败且无法补救的需要重新配制.

解答 解:(1)配制480mL0.5mol•L-1的硫酸铜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实际配制500mL溶液,需要溶质CuSO4•5H2O的质量为:0.5mol/L×0.5L×250g/mol=62.5g;
故答案为:62.5;
(2)容量瓶带有活塞,使用过程 中需要上下颠倒,为防止漏液,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水;
故答案为:检查是否漏水;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①③④②⑤;
故答案为:①③④②⑤;
(4)溶解时为加快固体溶解速率,应用玻璃棒搅拌;移液时为防止液体洒出,应用玻璃棒引流;
故答案为:搅拌;引流;
(5)上述操作⑤中,如果不小心加水超过刻度线,导致实验失败且无法补救,必须重新配制;
故答案为:重新配制.

点评 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和误差分析等,明确配制原理是解题关键,注意误差分析的方法,注意容量瓶规格选择及使用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将CH4、CO2催化重整为可用的化学品,对缓解能源危机、改善环境意义重大.

(1)以Fe(OH)3为脱硫剂,通过复分解反应吸收H2S,产物是H2O和Fe2S3
(2)过程A主要涉及以下反应:
ⅰ.CH4(g)+CO2(g)?2CO(g)+2H2(g)△H=+247kJ/mol
ⅱ.CO(g)+H2O(g)?CO2(g)+H2(g)△H=-41kJ/mol
①反应ⅰ的化学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是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②分析反应ⅱ对反应ⅰ中CO2转化率可能的影响并说明理由:消耗CO、反应放热,都能使反应ⅰ的平衡正向移动,提高CO2的转化率;生成CO2使反应ⅰ的平衡正向移动,但降低CO2的转化率;生成H2使反应ⅰ的平衡逆向移动,降低CO2的转化率(写出一种即可).
(3)某科研团队利用Ni、CaO、Fe3O4三种催化剂在850℃下“超干重整”CH4和CO2:过程Ⅰ.通入CO2
CH4,所得CO 被吸收,H2O被分离出体系,如图2所示.过程Ⅱ.H2O被分离后,向该装置中再通入He气,使催化剂再生并获得CO,如图3所示.
①CH4和CO2 重整为CO、H2O的热化学方程式是3CO2(g)+CH4(g)?4CO(g)+2H2O(g)△H2=+329kJ•mol-1.   
②结合反应方程式简述Fe3O4的催化作用过程Ⅰ4CO+Fe3O4?3Fe+4CO2,4H2+Fe3O4?3Fe+4H2O,Fe3O4被还原,过程Ⅱ3Fe+4CO2?4CO+Fe3O4,Fe3O4重新生成.
③CaO对Fe3O4是否起到催化作用至关重要,实验研究结果如表:
编号催化剂是否添加CaO还原产物
1Fe3O4添加有Fe
2Fe3O4不添加无Fe
运用有关化学原理解释实验结果:过程Ⅰ中存在平衡4CO+Fe3O4?3Fe+4CO2,添加的CaO与CO2结合成CaCO3,降低了c(CO2),使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有Fe生成,使Fe3O4催化作用更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Cu-Zn原电池中,正极产生1.12LH2时,转移的电子数应小于0.1NA
B.1molSO2与足量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SO2,共转移2NA个电子
C.2.1gDTO中所含中子数为NA
D.常温常压下,28gC2H4、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1.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1mol•L-1硫酸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L水中含有1molH2SO4
B.1L溶液中含有1molH+
C.将98gH2SO4溶于1L水中配成上述溶液
D.1L硫酸溶液中含有96g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480mL0.1mol/L的盐酸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配制480mL0.1mol/L的盐酸溶液,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500mL,应用10mL(选10mL或25mL)的量筒量取盐酸体积为4.2mL,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BCAFDE;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恢复至室温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E.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容量瓶为精密计量仪器,其容积和溶液体积均受温度影响;
(4)配制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可能会使配得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ACDF
A.称量时,物体与砝码的位置错误
B.容量瓶底有少量蒸馏水
C.转移溶液时有液滴溅出
D.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
E.定容时俯视读数
F.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氮氧化合物对环境的损害作用极大.下列环境问题中氮氧化合物不是“重要成员”的是(  )
A.酸雨B.光化学烟雾C.臭氧空洞D.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键存在于原子之间,也存在于分子之间
B.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吸引力
C.离子化合物可以含共价键
D.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科研生产中常涉及碳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I、700℃时,向容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充人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表(表中t2>t1):
反应时间/minn[CO(g)]moln[H2O(g)]mol
01.80.9
t11.2
t20.3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frac{c(C{O}_{2})×c({H}_{2})}{c(CO)×c({H}_{2}O)}$; 反应在0-t1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frac{0.3}{{t}_{1}}$mol/(L.min)
(2)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9mol CO和1.8mol H2O(g),达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0.3mol/L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cd(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CO)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
II、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CO在不同温度下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的△H<0(填“>”、“=”或“<”),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l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而不选择更高压强的理由是在1.3×104kPa下,CO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如果增加压强CO的转化率提高不大,而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低 
III、某温度下,将1mol CO和1mol H2O(g)充入某固定容积的反应容器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CO(g)+H2O(g)?CO2(g)+H2(g),此时有$\frac{2}{3}$的CO转化为CO2
(1)达平衡时H2O(g)的转化率是66.7%
(2)相同条件下,开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mol CO2、1mol H2、1mol H2O和0.2mol CO,则开始时的速率
v(正)<v(逆)(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AgNO3溶液中加入Cu粉:Cu+2Ag+═Cu2++2Ag
B.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Ca2++CO2+H2O═CaCO3↓+2H+
C.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Fe(OH)3胶体:Fe3++3H2O═Fe(OH)3↓+3H+
D.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a2++SO42-═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