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L-1 pH为9的NaHB溶液中:c(HB-)>c(B2-)>c(H2B)
B.将标准状况下的2.24LCO2通入150mL 1mol•L-1 NaOH溶液中,所得溶液中c(CO32-)>c(HCO3-
C.0.1mol•L-1的醋酸pH=a,0.01mol•L-1的醋酸pH=b,则a+1>b
D.常温时①pH=12的氨水②pH=12的NaOH溶液,将两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溶液的pH:②>①

分析 A.0.1 mol•L-1的NaHB溶液的pH为9,说明HB-的电离程度小于其水解程度,则c(H2B)>c(B2-);
B.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等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则c(CO32-)<c(HCO3-);
C.醋酸的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则浓度相差10倍的醋酸溶液的pH小于1;
D.氨水为弱碱,稀释过程中电离程度增大,则稀释后溶液中氨水溶液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氧化钠溶液.

解答 解:A.0.1 mol•L-1 pH为9的NaHB溶液中,HB-的电离程度小于其水解程度,则c(H2B)>c(B2-),正确的浓度大小关系为:c(HB-)>c(H2B)>c(B2-),故A错误;
B.将标准状况下的2.24LCO2通入150mL 1mol•L-1 NaOH溶液中,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frac{2.24L}{22.4L/mol}$=0.1mol,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L×0.15L=0.15mol,二氧化碳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1mol:0.15mol=2:3,说明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由于碳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则c(CO32-)<c(HCO3-),故B错误;
C.0.1mol•L-1的醋酸pH=a,0.01mol•L-1的醋酸pH=b,若为强电解质,应该满足:a+1=b,由于醋酸为弱酸,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则两溶液pH大小为:a+1>b,故C正确;
D.常温下①pH=12的氨水②pH=12的NaOH溶液,将两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则稀释后,氨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氧化钠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pH:②<①,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盐的水解原理、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为解答关键,B为易错点,注意判断反应后溶质组成,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除去氯化钠中的泥沙-过滤
B.用四氯化碳提取溴水中的溴单质-萃取
C.分离汽油和水-分液
D.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碳酸钠-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食品包装中常放入有硅胶和铁粉的小袋,防止食物受潮和氧化变质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SiO2与酸、碱均能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有浓度均为0.2mol/L的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微粒种类:Na2CO3=NaHCO3溶液(填“>”、“<”或“=”)
②两溶液分别加入0.1molNaOH固体,恢复到室温,Na2CO3溶液中的c(CO32-)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NaHCO3溶液中的c(HCO3-)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有关如表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图Ⅰ
碱性锌锰电池
图Ⅱ
铅硫酸蓄电池
图Ⅲ
电解精炼铜
图Ⅳ
银锌纽扣电池
A.图Ⅰ所示电池中,MnO2的作用是催化剂
B.图Ⅱ所示电池充电过程中,阳极的反应为:PbSO4+2H2O+2e-═PbO2+SO42-+4H+
C.图Ⅲ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若阳极质量减少6.4 g,则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0.2×6.02×1023
D.图Ⅳ所示电池中,Ag2O是氧化剂,电池工作过程中还原为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蛋白质盐析,疫苗等生物制剂应冷冻保藏
B.污水处理可采用混凝法,明矾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剂
C.硅单质常作为制备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
D.淘米水中含有淀粉可以直接检测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表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现象解释
A常温下,用pH计测定NaHCO3溶液的pHpH=8.5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B向一定量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微热至反应结束产生气泡该气体为SO2
C往盛有少量水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Na和Na2O2固体溶解,产生气泡两个反应中水都作氧化剂
D往盛有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产生白色沉淀,后溶解Al(OH)3具有两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以NH4HCO3为原料,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NH3
D.装置④b口进气可收集H2、NO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Ca+2Cl--2e-=CaCl2
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
C.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D.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10.35g P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