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根据如表所列键能数据,下列分子中最不稳定的分子是(  )
化学键H-HH-ClH-BrCI-CIBr-Br
键能( KJ•mol-1436431299247193
A.HClB.HBrC.H2D.Br2

分析 由表格的数据判断分子中的键能,键能越大,越稳定,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由数据可知,分子中键能为E(H2)>E(HCl)>E(HBr)>E(Br2),键能越大,越稳定,则Br2分子最不稳定,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分子稳定性与键能的关系,为高频考点,把握表格数据应用、键能与稳定性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键能大的稳定性强,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4.如表列出了8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时位置,请用相应的化学用语问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⑦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
(2)上述8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符号为N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物质的分子式为HClO4
(3)元素②、③和⑥分别形成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强的结构式为.②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
(4)元素④和⑤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5)由①、⑦和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两两反应中.能证明元素⑧的非金属性强于⑦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Cl2=S↓+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某实验小组同学对电化学原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如图1为某实验小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Cu2+═Fe2++Cu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反应前两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2g,导线中转移0.2mol电子
(2)其它条件不变,若将CuCl2溶液换为NH4Cl溶液,石墨电极反应式为2H++2e-═H2↑;2H++2e-═H2↑;用吸管吸出铁片附近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然后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继续滴加过量新制饱和氯水,颜色褪去,某同学的认为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如果+3价铁被氯气氧化为FeO4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3Cl2+8H2O═2FeO42-+6Cl-+16H+
(3)其它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n型,如图2所示,一段时间后,在甲装置铜丝附近滴加酚酞试液,现象是溶液变红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乙装置中石墨(1)为阴极(填正、负、阴、阳),乙装置中与铜线相连石墨电极上的生成物常用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一定温度下,将2mol SO2 和1mol O2充入一定容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H=-197kJ/mol,当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放出197 kJ 的热量
B.生成SO3为2 mol
C.SO2和SO3物质的量之和为2 mol
D.SO2的物质的量和SO3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已知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1mol N 和3mol H 生成1mol NH3(g)是释放能量的过程(填“吸收”或“释放”).
(2)$\frac{1}{2}$N2(g)+$\frac{3}{2}$H2(g)═NH3(g);△H=(a-b)kJ/mol

(3)N2(g)和H2生成NH3(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2NH3(1)△H=2(a-b-c)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有六种微粒分别是1940X、2040Y、1840Z、1940Q+2040K2+2040M,它们所属元素的种类为(  )
A.2种B.3种C.4种D.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伴随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B.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C.已知相同条件下2SO2(g)+O2(g)?2SO3(g)△H1,反应2SO2(s)+O2(g)?2SO3(g)△H2,则△H1>△H2
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H2SO4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砖瓦是用含铁元素等杂质的粘土隔绝空气烧制而成的,当烧窑作业临近结束时,若用淋洒水的办法来降低温度,窑内处于还原性气氛,砖块中的铁以氧化亚铁的形式存在,因而砖呈青色.若用捅开窑顶自然冷却的办法,砖就变成了红色.
(1)解释为什么捅开窑顶自然冷却的办法,砖就变成了红色捅开窑顶,空气进入窑内,铁元素被氧化生成Fe2O3而呈红色.
(2)现有一块红砖,实验台上有浓H2SO4、3mol•L-1的盐酸、0.1mol•L-1的KSCN溶液,0.1mol•L-1的FeCl3溶液、0.01mol•L-1的NaOH溶液、蒸馏水等试剂,请选用中学化学常用仪器,设计一个实验,用最简捷的方法验证红砖中含有三价铁.(简述实验步骤,所用仪器、产生现象、所得结论)砸碎红砖,取少量放入研钵内,研成粉末,取该粉末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3mol•L-1的盐酸,振荡,静置,然后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Fe3+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分子式为C10H12O2的有机物,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②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气体.则满足该条件的有机物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15种B.12种C.10种D.9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