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律)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外层有两个电子的原子一定在IIA 族
B.IA族均为碱金属
C.同一周期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
D.同一主族核电荷数越大元素金属性越强

分析 A、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可能为He或某些过渡金属元素;
B、第ⅠA族元素除碱金属外还包括氢元素;
C、同一周期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D、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

解答 解:A、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可能为He或某些过渡金属元素,不一定为第IIA元素的原子,故A错误;
B、第ⅠA族元素除碱金属外还包括氢元素,故B错误;
C、同一周期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而不是越大,故C错误;
D、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弱,则金属性逐渐增强,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熟悉元素周期表结构及原子结构是解本题关键,结合元素周期律来分析解答,注意把握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常温下测得浓度为0.1mol•L-1的下列三种溶液的pH:下列法正确的是(  )
溶质NaHCO3Na2CO3NaCN
pH9.711.611.1
A.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Na2CO3>NaCN>NaHCO3
B.相同条件下的酸性:H2CO3<HCN
C.三种溶液中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D.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ol•L-1 NaOH溶液:c(CO32-)>c(HCO3-)>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7.8g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是0.3NA
B.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甲烷所含分子数为0.5NA
C.常温常压下,14g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键数目为2NA
D.1mol氢氧根离子(OH-)所含电子数为10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1)对于反应2CO(g)+2NO(g)?N2(g)+2CO2(g),探究反应中NO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得到如图1所示的曲线.试分析实际化工生产中不采用高压的原因常压下NO的转化率已经较高,继续增大压强,转化率增大程度不大,并且高压要增加成本.
(2)探究上述反应中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与反应物中的$\frac{n(NO)}{n(CO)}$的比值、温度的关系,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
①在X、Y、Z三点中,CO的转化率从大到小的顺序是Z>Y>X.
②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2中画出温度为T2(T2<T1)时的变化趋势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科学家研制出的八硝基立方烷(结构如图所示,碳原子未画出)是一种新型高能炸药,爆炸分解得到无毒、稳定的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中C、N间形成极性共价键B.1mol该分子中含8mol-NO2
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该物质爆炸产物是NO2、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O2(g)=2O3(g)△H>0,则可判定O2(g)比O3(g)稳定
B.由1 mol H2形成2 mol H要放出热量
C.500℃、30 MPa下,0.5 mol N2(g)和1.5 mol H2(g)反应生成NH3(g)放热Q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2Q kJ/mol
D.已知Ni(CO)4(g)=Ni(s)+4CO(g)△H=Q kJ/mol,则Ni(s)+4CO(g)=Ni(CO)4(g)△H=-Q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氨气是工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质,研究制取氨气的机理意义非凡.
(1)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掺有少量Fe2O3的TiO2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
N2(g)+3H2O(l)?2NH3(g)+$\frac{3}{2}$O2(g)△H=a kJ•mol-1
为进一步研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常压下达到平衡时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表:
T/K303313323
n(NH3)/(l0-2 mol)4.85.96.0
此反应的a>0,△S>0.(填“>”“<”或“=”)
(2)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合成氨气:N2(g)+3H2(g)?2NH3(g)△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0~10min内,以NH3表不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mol•L-1•min-1
②在10~20min内,NH3浓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B.
A.加入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NH3的物质的量
③在反应进行至25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移走0.1molNH3,达到第二次平衡时,新平衡的平衡常数K2=K1(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以下是侯氏制碱法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的生产流程示意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饱和食盐水$→_{Ⅰ}^{通入足量的气体A}$A和食盐的饱和溶液$→_{Ⅱ}^{通入过量的气体B}$悬浊液$→_{Ⅲ}^{过滤}$晶体$\stackrel{Ⅳ}{→}$纯碱.
A.第Ⅱ步的离子方程式为Na++NH3.H2O+CO2═NaHCO3↓+NH4+
B.第Ⅲ步得到的晶体是Na2CO3•10H2O
C.A气体是CO2,B气体是NH3
D.第Ⅳ步操作的主要过程有溶解、蒸发、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①仅用蒸馏水就可鉴别蔗糖、硫酸铜粉未、碳酸钙粉未;

②用分液漏斗分离甘油和水的混合物;

③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④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中央,测该溶液的pH;

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只有容量瓶和烧杯;

⑥在250mL烧杯中,加入216mL水和24g NaOH固体,配制10% NaOH溶液。

A. ①②④⑥ B. ①④⑤⑥ C. ①③④⑥ D. 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