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
A.在c(HCO${\;}_{3}^{-}$)=0.1mol•L-1 的溶液中:NH4+、Al3+、Cl-、NO3-
B.在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的溶液中:Fe2+、ClO-、Na+、SO42-
C.pH=1的溶液中:Mg2+、Fe3+、NO3-、[Ag(NH32]+
D.在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SO42-、CO32-、Na+、K+

分析 A.碳酸氢根离子与铵根离子、铝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
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次氯酸根离子能够氧化亚铁离子,次氯酸根离子能够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次氯酸,亚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C.该溶液为酸性溶液,银氨离子与氢离子反应;
D.该溶液为碱性溶液,四种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解答 解:A.NH4+、Al3+都与HCO3-发生水解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的溶液为酸性或碱性溶液,Fe2+、ClO-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与氢离子反应,Fe2+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pH=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Ag(NH32]+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为碱性溶液,SO42-、CO32-、Na+、K+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已知v(A)、v(B)、v(C)之间有如下关系:3v(A)=2v(B),2v(C)=3v(A),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3CB.3A+2B=2CC.2A+2B=3CD.2A+3B=2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用铂电极电解含一定量CuSO4的电解液,一段时间后,需加入0.1mol Cu(OH)2才能使电解液的pH和浓度复原,试回答:
(1)计算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mol;
(2)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Cu2++2e-=Cu,2H++2e-=H2↑;
(3)若整个电解过程以铅蓄电池为电源,此过程中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0.4mol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化工厂生产盐酸的主要过程如图甲所示

其中关键的一步(如图乙所示)为氯气和氢气在燃烧管口燃烧,生成HCl,氯气有毒,因此通入气体的合理方式是:A处通入H2,B处通入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金属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I.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钠、镁、铝金属性强弱的过程中设计了以下探究性实验方案,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用品:酒精灯、烧杯、试管、试管夹、砂纸、滤纸;
钠、镁条、铝片、酚酞、蒸馏水、2mol•L-1的硫酸
方案如下表:
实验过程预期现象实际观察到的现象
a.取已切去表皮的一小块金属钠,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立即剧烈反应开始时钠块浮在水面上不反应,稍后才开始与水剧烈反应
b.向盛有适量水(内含2滴酚酞)的试管中加入一小段镁条有气泡产生,溶液变红色没有相应现象,加热后仍无明显变化
c.向两支盛有3mL 2mol•L-1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大小相同的镁条和铝片镁、铝与硫酸反应产生气泡剧烈程度不同镁与硫酸反应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1)写出实验a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2)你认为a、b两步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a.钠表面的煤油没有用滤纸吸干净;
b.镁条表面的氧化膜没有被除去.
(3)下列措施不能提高镁条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的是AE
A.改用18mol•L-1的硫酸     B.加入少量硫酸铜
C.改用镁粉                   D.升高温度          E.增大压强
Ⅱ.根据以上实验知道,镁比铝活泼,甲同学突发奇想,想设计一个原电池,让镁不腐蚀而铝腐蚀.请你帮他实现这个设想,在下面方框中画出装置图1,并写出负极电极反应式.

Ⅲ.工业上常用铝质容器盛装冷的浓硫酸,为研究铝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乙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1)取铝片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气体X.取448ml(标准状况)气体X通入足量过氧化氢溶液中,然后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由于此推知气体X中SO2的体积分数为50%.
(2)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X中还可能含量有H2.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2中夹持仪器省略).
①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浓硫酸
②若B中装氧化铜,C中装无水硫酸铜,则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B中固体由黑变红和C中固体由白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将FeCl3溶液直接蒸干制取无水FeCl3固体
B.配制CuSO4溶液时,需加入少量的稀硫酸以抑制Cu2+水解
C.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D.用广泛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试纸需预先用蒸馏水湿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A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共热,冷却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无银镜产生蔗糖未发生水解
B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溴水褪色气体为纯净的乙烯
C鸡蛋白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和HgCl2溶液均有白色沉淀蛋白质均发生了盐析
D微热含有酚酞的NaHCO3溶液,溶液红色加深盐类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为反应2H2(g)+O2(g)═2H2O(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H、O原子形成2 mol H2O(g),共吸收1852 kJ能量
B.拆开2mol H2(g)和1 mol O2(g)中的化学键成为H、O原子,共放出1368 kJ能量
C.2mol H2(g)和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H2O(g),共放出484 kJ能量
D.2mol H2(g)和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H2O(l),共吸收484 kJ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反应条件略)(  )
A.铁和稀硝酸反应:2Fe+6H+═2Fe3++3H2
B.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H-═AlO2-+H2
C.醋酸跟碳酸氢钠溶液反应:HCO3-+H+═CO2↑+H2O
D.乙醇的催化氧化:2C2H5OH+O2→2CH3CH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