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烧碱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OH-+HCO3═H2O+CO2
B.氯水与烧碱溶液反应:2Al+2OH-+H2O═2AlO2-+2H2
C.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2Fe2++Cl2═2Fe3++2Cl-
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Cl2+2OH-═3Cl-+ClO-+H2O

分析 A.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
B.得失电子不守恒;
C.二者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D.电荷不守恒.

解答 解:A.烧碱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OH-+HCO3═H2O+CO32-,故A错误;
B.铝与烧碱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故B错误;
C.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故C正确;
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实质及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8g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B.16g O2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NA个水分子
D.标准状况下,22.4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5℃、101.3kPa时,11.2L H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39g Na2O2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C.17 g羟基与17 g氨气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
D.1mol/L Na2SO4溶液中离子总数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液氨与纯水相似,也存在着微弱的电离:2NH3?NH4++NH2-,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NH3、NH4+、NH-的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也相同
B.一定温度下液氨中c(NH4+)•c(NH2-)是一个常数
C.液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c(NH3)≠c(NH4+)=c(NH2-
D.加入其他物质,c(NH4+)/c(NH2-)可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bM(g),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2:1
(2)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EF.
A.反应中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mol N,同时生成b molm
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F.在混合气体中N的质量百分数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人类第一次获得金属铝是在1825年由丹麦化学家用无水AlCl 3与钾作用制得的,当时由于价格非常昂贵,称为“银色的金子”.直到19世纪后期发明了电解法生产铝,才使铝的价格大大下降,使铝成为当今广泛应用的一种金属材料.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浓硫酸反应
C.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
D.在化学反应中,铝容易失去电子,是还原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1)两个试剂瓶各盛装质量相同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分别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两溶液质量关系为m(硫酸)> m(硝酸)(填“>”、“<”或“=”),由于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铁或铝(写金属名称)制容器盛放.
(2)制备CuSO4和Cu(NO32
①下列有四种制备Cu(NO32的途径,其中最佳途径是c(选填字母)
a.Cu$\stackrel{稀硝酸}{→}$Cu(NO32
b.Cu$\stackrel{浓硝酸}{→}$Cu(NO32
c.Cu$\stackrel{空气、△}{→}$CuO$\stackrel{稀硝酸}{→}$Cu(NO32
d.Cu$\stackrel{浓硫酸、△}{→}$CuSO4$\stackrel{Ba(NO_{3})_{2}}{→}$Cu(NO32
②向稀硫酸溶液中加入铜粉,然后通入热空气,可制得硫酸铜溶液,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2+4H+═Cu2++2H2O.
(3)向200mL2mol/LHNO3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充分作用后,有m1g固体不溶物,继续加入100mL 1mol/L硫酸溶液,充分作用后,还有m2g固体不溶物,则  m1>m2(填
“>”、“<”或“=”),两者质量相差4.8g(若两者相等,则此问不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某溶液中Cl-、Br-、I-之比为2:3:4,要使溶液中Cl-、Br-、I-之比变为4:3:2,则通入Cl2与原溶液中I-之比为1:4.若溶液中只有Cl-和Br-,而没有I-,则此时Cl-和Br-之比为2≤$\frac{n(C{l}^{-})}{n(B{r}^{-})}$<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已知在2L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可逆反应,各物质的有关数据如下:
aA (g)+bB (g)?2C(g)
起始物质的量(mol)320
2s末物质的量浓度(mol/L)0.90.80.4
则(1)a=3,b=1;
(2)2s内B的反应速率=0.1mol/(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