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 装置可用于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碳酸氢钠 | |
B. | ![]() 装置可用于制备少量NH3 | |
C. | ![]() 装置可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K2Cr2O7标准溶液 | |
D. | ![]() 装置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
分析 A.气体应长导管进入;
B.浓氨水与CaO混合可制备氨气,为固液反应不加热原理;
C.图中为碱式滴定管,K2Cr2O7可氧化橡胶;
D.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为分液法.
解答 解:A.气体应长导管进入,图中气体的进入方向不合理,故A错误;
B.浓氨水与CaO混合可制备氨气,为固液反应不加热原理,则图中装置可制备氨气,故B正确;
C.图中为碱式滴定管,K2Cr2O7可氧化橡胶,应选酸式滴定管,故C错误;
D.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为分液法,选择分液漏斗,而图中为蒸馏装置,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物质的制备实验、中和滴定、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X、Y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漂白性物质中既有极性共价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 | |
B. | 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Z)>r(Y)>r(X)>r(W) | |
C. | W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熔沸点高于W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熔沸点 | |
D. | 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 | ![]() | ![]() | ![]() |
A.吸收多余氨气 | B.Fe3+、Cu2+的分离 | C.酒精和浓硫酸制取乙烯 | D.充分利用反应中的能量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6H16O3 | |
B. | 1 mol该物质与浓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3 molBr2 | |
C. | 该分子中的氢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 |
D. | 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不能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X的分子式为C5H10O2 | |
B. | X可能的结构有两种 | |
C. | Y中含有的官能团有羧基和碳碳双键 | |
D. | X与Y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则X与Y互为同系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