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无放射性的同位素被称之为“稳定同位素”,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2H、13C、15N、18O、34S等常作环境分析指示物.下列有关一些“稳定同位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34S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B.2H+的酸性比1H+的酸性更强
C.16O与18O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D.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

分析 A、利用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来计算;
B、2H+1H+都是氢离子,化学性质相同;
C、同位素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C原子的质子数为6,N原子的质子数为7.

解答 解:A、34S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34-16=18,故A错误;
B、2H+1H+都是氢离子,化学性质相同,即2H+的酸性与1H+的酸性相同,故B错误;
C、16O与18O为氧元素同位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故CV正确;
D、C原子的质子数为6,N原子的质子数为7,则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7-6=1,故C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以信息来考查同位素及原子的构成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明确原子中的量的关系及同位素性质、氢离子酸性的方法即可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常温常压下,2.8 g N2和CO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0.2 NA
B.1 mol Cl2与足量Fe完全反应,转移3NA个电子
C.1 L 0.1 mol•L-1NaHCO3溶液中含有0.1 NA个HCO3-
D.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中C-H键数为4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矿物油污
B.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C.C12、SO2均有漂白性,可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
D.钠的金属性强于钾,工业上可用钠制取钾Na+KCl$\frac{\underline{\;850℃\;}}{\;}$K↑+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X、Y、Z、W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36.Z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基态原子是同周期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原子,X分别与Y、Z元素组合均可形成10电子微粒,W基态原子有10个价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以下问题均以推知元素符号作答):
(1)若YX3与X2Z、YX2-与ZX-、Y3-与Z2-性质相似,请写出Mg(YX22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Mg(NH22═Mg3N2+4NH3↑.
(2)已知X2Z晶胞中X2Z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与金刚石晶胞类似,相似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①②③.
①氢键的方向性 ②氢键的饱和性 ③水中氧的杂化方式与金刚石中碳的杂化方式一样 ④晶体类型相似
(3)WZ是一种功能材料,已被广泛用于电池电极、催化剂、半导体、玻璃染色剂等方面.工业上常以W(YZ3)•6X2Z和尿素为原料制备.
①W2+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其核外电子有26种运动状态.
②尿素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1mol尿素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为7NA
③YZ3-的空间构型平面正三角形,与之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如CO32-,中性分子如BF3;HYZ3与HYZ2 中酸性偏强的是(写化学式)HNO3
④WZ晶体的结构与NaCl相同,但天然的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种WZ晶体中就存在如图所示的缺陷:一个W2+空缺,另有两个W2+被两个W3+所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但化合物中W和Z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经测定某样品中W3+与W2+的离子数之比为6:91.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WxZ,则x=0.9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其可能的结构有(  )
A.4种B.5种C.6种D.7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A、B、C、D、E、F、G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B、C、D均能与A形成10电子分子,E单质可用于焊接钢轨,F与D同主族,F与G同周期.
(1)F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2)D、E、F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2->O2->Al3+(填离子符号).
(3)写出能证明G比F非金属性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Cl2+H2S=2HCl+S↓.
(4)F和G的一种化合物甲中所有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该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F单质、F的最高价含氧酸和G的氢化物,三种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6,甲的电子式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SCl2+4H2O=2S+H2SO4+6HCl.
(5)C能分别与A和D按原子个数比1:2形成化合物乙和丙,乙的结构式为.常温下,液体乙与气体丙反应生成两种无污染的物质,若共生成1mol产物时放热Q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2H4(l)+2NO2(g)=3 N2(g)+4H2O(l)△H=-7QkJ/mol.
(6)现取100mL 1mol/L的E的氯化物溶液,向其中加入1mol/L氢氧化钠溶液产生了3.9g沉淀,则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可能为150或35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如下:
Ⅰ.向5mL 0.05mol/L FeCl3溶液中加入5mL 0.05mol/L KI溶液(反应a),平衡后分为两等份
Ⅱ.向一份加入饱和KSCN溶液,变红(反应b);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显极浅的紫色
Ⅲ.向另一份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显紫红色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a为:2Fe3++2I-?2Fe2++I2B.Ⅱ中,反应a进行的程度大于反应b
C.比较氧化性:Ⅱ中,I2>Fe3+D.比较水溶液中c(Fe2+):Ⅱ<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松油醇的结构简式为,则其同分异构体可能属于醛类、酮类或芳醇类
B.甲烷和氯气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分子式为C4H8O2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有机物(不考虑立体异构和醛类物质)有6种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因为分子中均含有-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酸、碱、盐均属于电解质,它们的水溶液中存在各种平衡.
(1)氨水是中学常见的碱溶液
①下列事实可证明NH3•H2O是弱碱的是AC(填字母序号).
A.常温下,0.1mol•L-1氨水pH为11
B.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C.常温下,0.1mol•L-1氯化铵溶液的pH为5
D. 铵盐受热易分解
②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氨水电离程度增大的是BC(填字母序号).
A.加入少量氯化铁固体                 B.通入氨气
C.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                 D.加水稀释
(2)盐酸和醋酸是中学常见酸
用0.1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

①滴定醋酸的曲线是I(填“I”或“II”).
②滴定开始前,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最大的是0.1mol•L-1醋酸溶液.
③V1和V2的关系:V1<V2(填“>”、“=”或“<”).
④M点对应的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CH3COO-)>c (Na+)>c (H+)>c (OH-).
(3)常温下将0.2mol/L HCl溶液与0.2mol/L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6,求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计算结果(填具体数字):
c(H+)-c(NH3﹒H2O)=10-8mol/L.
(4)铵盐和氯化银是中学常见盐
①0.1mol•L-1的(NH42Fe(SO42溶液,与同浓度的(NH42SO4溶液相比较(NH42Fe(SO42(填溶质的化学式)溶液中NH4+的浓度更大,其原因是NH4+和Fe2+都水解呈酸性,水解相互抑制
②含有足量AgCl固体的饱和溶液,AgCl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AgCl(s)?Ag+(aq)+Cl-(aq)
在25℃时,AgCl的Ksp=1.8×10-10.现将足量AgCl分别放入下列液体中:
①100mL蒸馏水
②100mL 0.3mol•L-1AgNO3溶液
③100mL 0.1mol•L-1 MgCl2溶液
充分搅拌后冷却到相同温度,Ag+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①>③(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